“這是未來之雲陽縣城?”李世民問道。
他有點激動,從來沒想到兩萬人口的縣城能弄得這麼爽心悅目。
“這是明年的雲陽縣城。”寒雲糾正了一下李世民的錯誤。
“明年?”李世民簡直不敢相信,這張規劃圖讓給任意其他縣令,完工期至少十年起步。
寒雲何來的底氣?
一是,縣城的土地不要錢,節省最大一筆支出。
二是,大唐人力便宜,隻要不發生戰亂,短工人力不缺。
三是,下半年湧入的關中災民就是最大一塊人力。
四是,大唐的百姓淳樸聽話。
五是,雲陽現在的縣衙班子給力,都是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對寒雲下達的任何命令均是無條件執行。
六是,後世的物資和科技的加入。
說著說著,一行人到了縣衙。
一到縣衙就是小寶的地盤,他乾脆帶著李麗質進去玩。長孫皇後也沒管,自然有護衛跟上。
她就聽韋弦講解雲陽供銷,當聽到百姓女子每月也能掙到上百文的月錢,甚是驚訝。
若是女子也能出工掙錢,大唐的人力一下就多了很多。
李世民一看,好嘛,這小子竟然在縣衙大門邊上開那麼大一個鋪肆,光進入的大門就有四個。
再一看,頂上幾個大字,雲陽結算行。一個門左邊排著隊,依序進去,右邊出來都拿著一個錢袋子。
“這就是你口中的發月錢,如何操作?”李世民問道,他想起給官員發俸祿了。
“做滿一個月的工後,會拿到出工單,每月按照出工單的日期和時辰來結算行換取就行。”
“每月工錢能有多少,又做什麼工?”李世民今天完全成了一個好奇寶寶,什麼事都要問。
“一百文到三、四百文不等。看工種,若是一般的耕種,月錢百文;若是負責管治,月錢兩百;若是技術骨乾,月錢三百。”
李世民又看見另外一道門,門口也有排隊,明顯人少很多。
“這些人又是做何?”
“這些是各地來提貨的商隊,來此辦理提貨手續。”
“那道門又是做何?”李世民指著第三道門問道。
“那是兌換銅票的。外地來的商人一般帶有大量的銅錢,在雲陽使用不便,就先把銅錢存放縣衙金庫,換成銅票,持銅票在雲陽使用就行,需要銅錢的時候再換回來。”
“類似銀票的作用。”
“是。”
“你小子當真令我刮目相看。我突然發現你很適合當戶部尚書。”
“彆了,我在雲陽都忙不過來,還去管戶部,每天都要被要錢的愁死。”
李世民苦笑一下“你也知道國庫空啊。”
“李兄不是免了雲陽今年的賦稅嗎?”
“可我現在就很窮。”
李世民開始耍賴,當初免了雲陽的賦稅,那是因為雲陽遭受了突厥人的掠奪,如今雲陽富得流油,怎麼也要刮一點下來才行。
“要不先調兩萬貫墊一個底?”
“好,明日我就安排戶部來交接。”
李世民也是感慨,若是大唐每個縣都如此,估計他要擴建金庫才行。
尉遲敬德和程知節對這些不感興趣,倒是對差役的裝備興致盎然。
一個玩著防暴棍,一個玩著防暴盾。玩弄一番後發現這玩意兒隻適合治安,不能用在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