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這是朕的雲陽?(1 / 2)

大唐升官記 偉翰 5420 字 10個月前

“那邊是賣糧食的,去看看。”

李世民見一處排隊最長,而且基本都是穿著簡陋之人,一看就是平常百姓。

想著自己是微服私訪,這小子斷不可能找這麼多人來演戲,便想著去看看此地糧食的供應情況。

看了一下糧價,粟米五文一鬥。

百姓都是拿著銅錢支付,一次買四鬥,合三十八斤,裝滿半個背篼,然後再買一點其他東西裝滿一背篼。

“這些粟米從何而來?”李世民指著堆滿米櫃的粟米問道。他記得雲陽全縣都是播種玉米。

“從各地調入。其實就是從各地存糧的世家和富商手中平價把糧食換出來。”

“如此說,此處存放了不少粟米,有多少?”

“二十萬石。”這個數字寒雲還是知道的。

二十萬石就是二千四百萬斤,災年人均一日半斤即可,平時人均一日一斤。

“你小子可以啊,提前用平價從世家手中換出了糧食。”

“李兄不會認為小弟會傻到災年再去世家手中買糧吧。”

“不錯,我看這小小的集市不比長安的集市差。長安令和萬年令真該好好學習學習。”

“小弟認為民生物資還缺乏幾樣重要的,一是鹽,二是糖,三是調料。”

寒雲說出一直想乾又不敢乾的三件事。

蔗糖【唐稱石蜜】出現在大唐貞觀,但不是現在,而是貞觀二十一年。

【出自《唐會要》卷一百二十一年三月十一日。…西蕃胡國出石蜜。中國貴之。太宗遣使至摩伽佗國取其法。令揚州煎蔗之汁。於中廚自造焉。色味逾於西域所出者。】

李世民看著寒雲,心裡嘀咕,難道這小子要打這三樣東西的主意。

“你想問我要鹽引?”

“不。讓小弟製鹽、製糖、製調料,再由大唐官營。”

嘶,李世民愣了,換做世家但凡有這三樣的資源,誰會交給他官營,能按期供貨就謝天謝地了。

議價,世家會說,對不起,你沒有這個實力。

“官營?提及官營,我很想知道,若是雲陽供銷做大做強了,該如何控製?”

“這個簡單,變為大唐供銷,依據控製的資源進行拆分。任命非世家官員管理,三年一換。另外錢財權、稽查權獨立,直屬皇家控製。用一些商人參與管理會更好。”

“大唐開科舉,總有寒門和普通百姓考入,與其讓世家收攏,李兄何不先下手為強?”

李世民聽完,似乎找到了對付世家的新思路。

關鍵寒雲一套組合拳,都是在維護皇權。這就讓他很心動了。

寒雲也是苦啊,這時候誰敢給皇帝說民權,那不是嫌自己的腦袋多了嗎?

但凡能如春秋戰國秦國一樣連續出現明君,貫徹國策的延續不亂來,大唐未來也是可期。

不過,寒雲對李唐的家庭教育不太抱希望,反正他的後路也想好了,至於未來多少代以後的皇帝行還是不行,他也無法控製,除非這次的穿越能讓他長生不老。

看完雲陽集市,李世民乾脆步行。

本打算讓長孫皇後坐車先去往縣衙,可長孫皇後也稀奇雲陽的不同,要陪同一起看看。

一路上兩人都能看見,百姓主動和寒雲打招呼,那樣子就像是老熟人一般。

走了一段路,李世民發現大街上隔一段就有一個大木板,上麵貼著一張大大的紙,畫著一幅大大的畫。

好奇靠近一看,雲陽城區改造規劃。嘶,這小子要重修縣城啊。

仔細看看,類似長安的分區,在城外有一大片規劃為雲陽貿易批發集市。

城內有文化娛樂區【寒雲不好在上麵直接寫青樓區,反正唐代的青樓文藝範是足夠的】、餐飲區、居民區、客棧區、商業區。

再仔細看,還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名字和圖標。醫館、學堂、公園、茅廁、治安亭、馬車場、運動場……

嘶,朕的長安都沒有如此詳細的布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