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本官給你指條路(2 / 2)

大唐升官記 偉翰 5638 字 10個月前

嘶,鄭簡一聽,好大的口氣,若不是寒雲就在眼前,他這句話,誰人會相信是出自一個毛都未長齊的年輕人之口。

可偏偏寒雲的話就點到了鄭簡的痛處。

如今李唐天下,李氏不必說,占儘了皇親國戚的優勢,本來五姓之中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都是墊底的,如今一個翻身跑到了前麵。

這時候的五姓七望,還沒把李唐看得很重。畢竟李唐也是靠武力奪了天下,就目前而止,尚未一統全國,這些世家還處於觀望的態度。

也就不怪他們不與李唐聯姻了。萬一聯姻了,江山易主豈不是給家族帶來禍害。

寒雲也是唏噓,世家不知道後來的黃巢起義、李自成的農民軍還有太平天國的洗禮,還以為但凡造反的勢力都必須依靠他們世家。

哪想到,這些他們最看不起的底層百姓起義是直接搶殺世家以充軍資。

“我等家族也是傳承百世,靠著祖先庇護,搏一些清名而已,哪會去想這些?”

“清名二字鄭公講的極好啊!”寒雲哈哈一笑,不知道是真心讚許還是嘲笑。

他內心裡並不反感世家的存在,隻是看不起世家的手段而已。

世家的存在的確對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乃至是皇朝管理國家的基礎。

看看唐代官員的編製就知道。

貞觀天下分三百五十八個州,一千五百五十一個縣,官員編製一萬八千八百五員。(內官二千六百二十一,外郡縣官一萬六千一百八十五。)【出自《通典》卷十九 職官一】

平均一下,一個縣才十名官員。這點官員放在千年後,同樣的一片土地上,完全不夠看。

所以,古代的皇朝主要靠什麼管理基層百姓?靠得就是世家、鄉紳。

也正因為這一點,世家、鄉紳不斷吞並土地,從而控製人口,又成了皇朝不穩定的一個因素。

印證那句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副使,這邊請。”鄭簡越和寒雲交談,越發有一種知己的感覺,讓他很是詫異。

且不說兩人出發點都是對立的,僅憑兩人的年紀來說,也不是有共同話題的人。

鄭簡態度的輕微轉變,讓寒雲察覺出交流有用了。哪一個世家的家主不想傳世百代,又獲得皇家的信任呢?

隻是江山易改,世家永固的心態占據著主導思想,但凡經曆了後來的諸多起義,怕就不會如此想了。

“本官聽說,鄭家在鄭州地界占據有一半的土地,且把控著天下紙張和書籍印刷,不知可屬實?”

“把控天下紙張和書籍印刷,絕非虛言,也是鄭家的立家之本。隻是副使所言占據鄭州地界一半土地,有點言過其實了。”

鄭簡心中一緊,果然還是落在土地上。

李世民反對土地集中,人儘皆知,否則李淵和李世民就不會強力推進均田製,又嚴令禁止永業田的買賣。

“鄭公無需緊張,在本官看來,相對於大唐的天下土地而言,鄭州那一點土地不過滄海一粟。本官說一句托大的話,鄭公看得不遠啊!”

嘶,好大的口氣,鄭簡好想看看寒雲的心是怎麼個大法。

要知道就鄭州這點土地,都是鄭家百世傳承而來,當然也少不了巧奪暗取,弄了不少百姓的地。

寒雲看了看四周,掰下一根枯枝,乾脆蹲在地上,就在土裡畫起了圖。

“鄭公你看,天下財富分幾等。一等,謂之農業,土地產出,糧也。二等,謂之工業,衣食住行,金銀銅鐵之加工。三等,謂之三產,皆其他可生財之道。”

“鄭公你想想,鄭家做到了那一等?天下之大,財富之多,僅僅著眼在鄭州,著眼在土地,豈不是看得不遠?”

寒雲有一種思路方向,借助世家的力量去控製域外之地。

大唐最蛋痛的是啥?武力超強,卻隻管滅國不管治理,先後滅了四十多個小國,沒一個能管好的。

你們世家喜歡土地,喜歡奴隸,那就去域外搞,不但盤活了土地,還控製了域外人口。至於域外人口是不是奴隸,不是現在寒雲考慮的。

鄭簡也是聽得稀奇,古人此時哪有工業革命後的那一套思維。

堂堂一個世家家主竟然也蹲在地上。此幕讓身後的仆役看得咂舌,何曾見過家主像一個孩童一般蹲著玩泥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