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雲一番高談闊論,展示了他的超凡才能。
為什麼說超凡,那是因為他的這一套,此時壓根就沒有古籍記載,這些世家何曾聽過、見過,自然佩服的五體投地。
古人特彆信這一套,諸葛亮一個隆中對,成了劉備的軍師。
大唐就更多了,張蘊古一篇《大寶箴》一共十九段,六百多字,就從幽州錄事參軍升為了大理寺丞。馬周一個門客代筆一篇政論,就入仕為官得償所願。
最後,寒雲來了一句絕殺“鄭公知道為何,鄭家用了百世也才占據鄭州這麼一點地方的主導地位嗎?說穿了就是土地束縛了發展,生產力限製了勞動力的釋放。土地的價值不在他產出的糧食上,而在它所處的位置上。”
嘶,鄭簡一想還真有一點道理,他鄭家也是靠堆土地的數量,依靠佃農、奴農的勞作,還經過了百世傳承才積累出現今的財富。
“副使此番言論,令老夫耳目一新,不知可有更好的法子?”
鄭簡不光想知道原因,更想知道如何改變。
“法子自然是有的,不過今日叨擾已久,本官還有其他事務辦理,下次再議。”
魚餌拋出了,就要放長線了。寒雲相信,等鄭家去雲陽摸一下底,會主動找他的。
留下一個口子,讓鄭家的人覺得他有拉攏的可能,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
刀子是要割在肉上,才能給藥。
鄭簡親自將寒雲送出門,看著他離去,這才返回,腦袋裡都是寒雲給他灌輸的神奇生意經和商道大勢。
他都不知應該擔心寒雲來了滎陽救災,還是該慶幸寒雲第一個找到鄭家。
阿珠剛才也聽了一通,腦袋更糊,她就想到一點,這套能不能用在處月部,讓自己的族人不再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回去的路上,阿珠便問起“雲峰,你那麼厲害,能想到如何讓處月部也和漢人一樣傳承數千年而不斷。”
嘶,這個問題,讓寒雲如何回答。想了一陣,給出一個答案“處月部都讀書,或許還有可能。”
“為何非要讀書呢?”阿珠的思想中,認為讀書最沒有用。草原生存靠的是騎馬和射箭。
“不讀書,今日之話誰來記錄,又怎麼告訴下一代,口口相傳你能記多少呢?記住一點,文明要傳承,首先就要有文字,有文字自然就需要識字辯理,這不就是讀書了。”
“原來讀書這麼重要。”阿珠尋思著,是不是她也要多讀書才行。
“能不能傳承千年,我不知道,我倒是可以讓處月部延續百年,或者更長一點。”
“什麼法子?”
“以武立國,一生都打仗,大致是可以的。”
寒雲絕不是開玩笑,差不多這個套路就是很多帝國文明生存的辦法。
“你不會讓處月部和大唐開戰吧?”
寒雲一愣,這野丫頭的腦回路可以啊,尷尬一笑“眼光向西看。和大唐做朋友不好嗎?”
此時的阿珠哪裡知道,向西還有比大唐更大的陸地。她隻知道,西邊還有一些小國和叫大食和波斯的兩個大國。
寒雲覺得他這一代也就做成這樣了,以後大唐和西方的國家、民族如何相處,他是真無能為力。
但是在他這裡一定要把北方草原的威脅去掉,免了以後中原被屠殺的隱患。
寒雲是離開了,卻留給鄭簡無儘的思考。
世家前麵為何總會加上一個地名,又或者被稱之為郡望,還不是世家看起來大,影響力最強之處,往往還真在那麼一個小地方。
老謀的鄭簡也不急,在沒有得到關於寒雲準確的信息前,按兵不動。
寒雲也不急,中間抽空還去了最缺糧的許州和陳州。詳細摸了一下底,受災麵積很大,人口卻不多,兩州加一起缺糧的人口也就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