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登基前,壓根沒有對突厥布局,否則也就不會出現剛登基就迎來頡利的到訪。
自從登基後,開始著手布局突厥汗庭的眼線,可惜的是突厥各個部落的可汗更換太過頻繁。
當初躲避中原兵災的漢人又大多在兩國邊境,過得淒慘,甚至不少人跑去做了土匪。
最後他想到了蕭皇後,憑著她和義成的關係,會成為重要消息來源的一個口子,於是在去年底派去了人試著接觸蕭美娘,卻一直沒有肯定的回話。
便有了巧月提到的南方來人一事。
蕭美娘看了看屋外,四周無人,壓低聲音說道“南方什麼條件?”
“奴也就接觸一次,太後這邊沒有回話,奴也未再打聽了。”
蕭美娘終於做出最後的決定,說道“你安排一下,找個合適的理由讓來人見我。”
這一點義成是萬萬沒想到的,她可以理解李淵和李世民重用蕭家,但是絕不相信,李唐能善待楊家的血脈。
可惜啊,李世民當皇帝就這麼牛,胸懷當屬皇帝之最。
所以,義成沒有一點防備蕭美娘和李唐的往來,她更多的是養著兩人當一個旗號用。
巧月記下了,她本就屬於經常出入的人,由她去辦理最好。她記得來人說過,有事就去裁縫店。
突厥缺乏布匹,哪怕是粗麻布也沒有,大部分布匹需要大唐供應。獸皮那玩意兒的確沒有布匹穿著舒服。
況且兩國雖然在邊境摩擦不斷,卻從未宣布兩國進入戰爭,故而,一些必須的生活品,大唐也允許出關,換來突厥的獸皮,牛羊等物。
而巧月經常會去裁縫店,一來買一些布匹或者做點衣物,時間久了,裁縫店也就知道她是蕭皇後的貼身丫鬟。
一個時辰後,巧月回來,帶來幾件衣物。
“可見到?”蕭美娘關心今日交代的事。
巧月沒有說話,悄悄指了指手中的衣物,進得內屋,打開衣物,從衣物的夾層中取出一張信紙。
蕭美娘打開一看,竟然是弟弟蕭瑀的親筆。
換成任何人來看也是常見的家書,倒是見信紙的成色怕有好幾個月了。
“店裡說,這件衣物已經做好了幾個月,一直沒去拿。”
巧月解釋一句,言外之意便是這封信已經存放了幾個月了。
蕭美娘看了半天,見信中有一句詩昔日容顏百花藏,今夕敘舊唯托字。
藏和字兩字的寫法有點特殊,一個少了最後一筆,一個少了第一筆。
想了一下,又看了看書信的提行,頓時明白,這是一行取最後一字,隔之一行取第一字。湊起來就是
“早日回家,一切安全。互通消息,王師北定。”
蕭美娘看完,把信燒了,心中泛起一陣激動,看來大唐有對草原全麵用兵的心,是讓我互通消息,安心等著的意思。
“巧月,我看義成的護衛隊長對你似乎早有興趣,你可彆辜負了他。”
蕭美娘知道義成的護衛都是前隋跑出來的兵,其中護衛隊長三十歲出頭,還未成親,卻是喜歡巧月,畢竟皇室的宮女哪個不是有幾分姿色,幾分文采,儀態大方的人。
巧月一想“太後難道是要我去策反他。”答了一句“奴明白。”
蕭美娘微微一笑“若是他也立功而歸,我便成全你二人。”
義成千算萬算,卻沒有想到,看上去吃齋念佛七年的昔日皇後,玩起手段來,絕不遜色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