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雲快速記憶了一下教室的布局,估算了一下尺寸,心裡開始盤算如何裝扮。
“孔老,國子監的課室都是這樣的嗎?”
“皆如此。可有什麼不妥?”
“暫時沒有。”寒雲也不好給他說自己的改造計劃,想起一事又問道“政學除了我外,還有其他助教、教官之類的嗎?”
“政學也是陛下新辦的學科,聽聞是教授為官之道的,國子監哪有此等博士和助教?至於教官,國子監也沒有此等教職。”
“國子監可有女子助教?”寒雲又問道,他想到二人,一個韋弦,一個望舒,也就是薛韜。
韋弦可教授雲陽供銷那一套,而薛韜適合講解經濟學那一套。
至於紀律教官,寒雲覺得讓程處默來。
中間再請戴胄來客串律學,賈茂客串農學,李春客串建築工程學,甚至把甄權、孫思邈、李世民也請來客串。
如此他的教學團隊就搭建完成。
“學問無老幼男女,隻是能到這裡教學的女子,司業怕是要請皇後前來才行了。”
孔穎達知道有學問的女子不少,問題是除了皇後,哪位女子能鎮住這些官員呢?
“隻要國子監不反對女子助教就行。如此,晚輩就告辭了,這就回去準備一下,初五正式開課。”
寒雲已經有了主意。還有三天的時間,足夠了。
告辭後,寒雲先去東宮見了李世民,奏報了大理寺的事。李世民一口答應,將鄭家和盧家的官員移交禦史台審理,指定禦史大夫杜淹辦理。
其後,一路趕回雲陽縣,找來了韋弦、薛韜、賈茂、李春、李青雲和程處默。
開門見山,寒雲把自己的打算說了一下。瞬間場麵凝固了,沒有人相信還有這種騷操作。
韋弦先提出問題“雲峰,你這話是不是有點兒戲了。讓我等去國子監教授官員為官之道。”
寒雲首先要把這些人的思想做通,於是說道“各位認為大唐的政學應該教授什麼呢?”
“忠君之道。”處默搶先答道。
對於處默能搶先答出,寒雲一點不意外,其父程知節就是如此乾的,所以官位一直很穩。
“你們都讚同?”寒雲問道。
幾人都點了點頭。在她們的傳統思維中,做官是為了皇帝做官。
寒雲也不想過多解釋,一時半會兒也扭不過來的。
“忠君之道那是選官的時候要做的事,非政學所教授。”
幾人一聽,似乎有理,又點了點頭。
“這樣我來提問,地方官主導糧食生產,需不需要了解農耕?”
“需要。”
“審理案子,需不需要了解律法?”
“需要。”
“規劃縣城、道路、交通需不需熟悉建築工程?”
“需要。”
“增加人口需不需要熟悉醫療?”
…………
寒雲連續問出地方官管理的各個方麵,連他都嚇了一跳,大唐的地方官需要掌握這麼多知識。
最後寒雲總結一句“綜上所有的事,核心就在一點,地方官得會賺錢。用官麵上的話說就是會發展經濟。沒有錢,一切都是空談。”
“所以政學的核心就是教授地方官如何發展經濟,如何賺錢,如何花錢。再輔以其他各行知識,這才是一個合格大唐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