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嫁了個基建狂魔[清穿+紅樓]》全本免費閱讀
黛玉從不知道,有人會貧窮到衣不蔽體,也不知道有人為了活下去在寒風中步行數十裡。
隻為尋求一個機會。
一個賣身的機會。
黛玉坐在馬車內,懷裡是溫度適宜的手爐,湯婆子這種灌熱水的東西,王嬤嬤從不給她用,說不小心弄破會燙傷。
“入奴籍後,除非主人家心善,否則便是湊夠贖身銀錢也是世代為奴為婢。”
允初比她大,自識字後,什麼書都看,奴和民,是不同的。
打死彆人家的奴,隻需銀錢賠償,打死民,有實證被告到官府有人受理,皇子也得挨板子,但要以命償命幾乎不可能。
“若非逼不得已,百姓是不會賣兒女為奴的。”
允初想起什麼,又道:“富貴人家的家生子又不同,有吃穿有銀錢,比許多百姓過的更好。”
民與民不同,奴與奴也不同,跟人與人不同沒什麼兩樣。
就像允初生來便是皇子,黛玉生來便是官家女。
但他祖上並不是皇帝,黛玉父親也不是生來便做官。
他們將來成什麼樣,也隻能靠自己去爭。
有野心有能力什麼得不到。
黛玉看看他,又低頭看自己。
說的好像有道理,但又有點兒沒道理,說不上來為什麼。
雪雁從馬車外進來。
“趙太醫說那對姐弟不太好,紮了針也給了湯婆子,還是要吃藥才行。”雪雁想起那衣衫下的膝蓋,比手上凍瘡更可怕的傷,還是不要說出來更好。
“那便送他們回去煎藥吧。”
這外頭連個火都升不起,煎藥是不能了。
路上雪雁也說了,這附近就這一個村,他們就是玩兒也隻能到這村子裡。
雪雁得了話,便扭頭告訴車夫往村子去。
允初自然不會阻止。
但沒一會兒他便覺得,還不如阻止呢。
他們一路都是走的官道,雖比不得京城平坦寬敞,也能過馬車,鋪上厚厚的床褥毯子,又走的慢,不會晃的難受。
眼下這是什麼路?晃的叫人想吐便罷了,沒走多久連馬車都隻能停下。
聽到這個消息,二人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竟有不能過馬車的路?這還叫路麼?
允初從未出宮,黛玉上京走的水路,更沒出過揚州城,自然不懂如今的路隻容一輛馬車單行,路之下還有隻容人行走的徑。
允初倒是在書上看過,此時太過震驚沒想起來。
也不知道是什麼心思,兩個吃過最大的苦便是喝藥的小孩子,堅持要送姐弟倆到家。
諸人勸不住他們,隻能想法子,最終馬夫將馬解下,兩個主子一人一匹,剩下的便給隨行太醫。
黛玉裹著厚厚的披風被王嬤嬤抱著坐在馬背上,隻露出雙眼,風一吹都覺得有冰刀往眼睛裡紮。
兩位主子需要的東西自然帶著,不能帶去的便留在馬車裡,留人看守的同時還派人去驛站叫人來此地。
這麼走,今日是回不去了。
黛玉和允初倒沒意識到,隻是見路越來越窄,眉頭緊鎖。
出京後話多的黛玉也沒說話。
就是不解。
為什麼有這種路,為什麼趙平安會說已經很好了,還有更難走的路,更難走的路得長什麼樣兒。
兩個小孩兒能想象的隻有遍地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