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們今天作者丸漢三有話說欄目更新一下關於個人對於靖康之恥的一些看法。
先碎碎念一下,最近真的猛猛降溫,我前幾天明明還穿著單衫結果現在就要大衣加厚帽子了。因為是北方所以感受更強烈一些,這個寒潮真的來勢洶洶...
不過前兩天看東北地區,好家夥更是誇張,簡直堪比大型南極科考的現場。
同時也好羨慕現在還能穿短袖的地方...我覺得我真的就適合生存在熱帶地區。
雖然是這樣說,但是還是希望大家好好保暖注意身體哦!
好了,說回正題。
上一篇講了一些我個人對於宋朝基本國策的看法和後續的一些遺留問題,那麼靖康之恥導致的北宋覆滅我認為就是國策遺留問題的一個非常具象化的體現。
宋朝其實一直沒有做到完全太平,無論是跟金,遼,還是西夏。總之總有要行軍打仗的時候,仁宗雖然和遼關係還不錯,但是卻跟西夏打得火熱,但是西夏好歹還不能說強到吞並北宋的都城或者王朝,所以中心統治也一直算是相安無事的狀態。
說到這裡,我還是要講一下宋朝的左右派,隻不過那個時候並不稱為左右派,稱為熙寧和元豐,也是分成保守和激進。而靖康發生的時候,是宋欽宗在位的時候,那的時候還是求和要多一些,也就是說原本能守住的城池都被送出去以來祈求短暫的和平,而且宋欽宗沒有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仍然沒有啟用大將,大概還是我說的前麵那種情況。
我個人認為,倒不是說宋欽宗時期找不到能領兵作戰的能人賢士,而是說長時間的重文輕武導致了這片土地上很難滋生一個成功的將領,機會的確要留給有準備的人,但前提是有準備的空間。
所以可以想見的是,當時的求和政策導致整個北宋皇室都被連根拔起,一共涉及到三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