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生命(1 / 2)

似乎是為了堅定自己的選擇,伊兆又重複了一遍,“能找到外祖家已經是萬幸,旁的都是身外之物。”

王隰和和王從鈺兩個人都沒有說話,對於伊兆能有這樣的選擇也是意料之中。雖說朱家的財力雄厚,而伊兆又正好需要這樣的助力,可以說是雙贏的局麵。

可是對於伊兆來說,君子之禮才是他更加在乎的,若是為了金銀財寶而犧牲自己的原則,才是真正的損失,原本伊兆也有這樣的打算,隻是不知道朱樹皮具體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而無法做出最後的決定。

當然,伊兆也猶豫過。

畢竟當年母親走丟以後,從朱家的大小姐一夜之間變成了乞討過日子的可憐人,為了活下去,伊母吃了不少苦,雖說朱老夫人也是受害者,可是伊母走丟的確又跟朱家脫不得關係,若是當年照料伊母的嬤嬤再上心些,伊母也就不會有之後種種。

若是這樣考慮,伊兆代替母親得到朱家的補償便是情理之中,原本伊母便有這一份家產,如今也算是物歸原主罷了。伊兆再執拗些,完全可以借著朱老夫人的光來掙錢更多的家業,隻要他想,朱家二老永遠是他能打出來最大的牌麵。

當金銀財寶真正的出現在伊兆的麵前,說不動容那是假的。隻要接受這一切,自己就可以不必受製於人,搖尾乞憐的討生活過日子。當時朱老夫人一下子掏出來數十張田產要塞給伊兆,對於伊兆來說,無異於天上掉下來一個又大又香的餡餅。

但是隻是猶豫罷了,君子論跡不論新。再巨大的錢財麵前恍惚以後,伊兆便生出一陣子後怕,他一直將自己和滕子硯那樣趨利奪士之人劃分開來,雖說窮苦,但總算是堅持保住了自己的一身清白。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如今,也算是保全了自己的清白之軀。

伊兆與蘇逢春到底是不同的,雖然他們都曾出身於底層,但是蘇逢春的底色便是樂觀向上的,雖然受過苦楚和歧視,但是蘇逢春神經大條,就算彆人罵到蘇逢春臉上了,隻要不是指名道姓,蘇逢春都反應不過來。

這樣的頓感,讓蘇逢春少受了許多傷害,無形之中也保護了蘇逢春。沒有經曆過自卑和窮途末路,大抵是不會生出這樣的心境。

因為太純粹,也不理解世間的運行規律,所以蘇逢春天然就帶著一股子憨厚和可愛。

蘇逢春可以毫不猶豫拒絕任何錢財,是因為她沒有切實的享受過好處,當然也沒有經曆過一窮二白的難處。

與伊兆相比,蘇逢春大抵是幸運的。

可是伊兆早慧,小小年紀便熟知時間的運行規律,他也知道世間萬物的殘酷和無奈,也曾經心中有過不解和疑問,不知道自己讀這樣多的聖賢書到底是為了什麼。伊兆出生沒有幾天,哥哥姐姐就被天災奪去了生命,也正因如此,伊兆將所有的壓力都背到了自己身上。

他必須敏銳,必須強大,才能守護自己身後的母親。

所以伊兆與蘇逢春出身有些相同,但他們卻又有所不同。

在伊兆猶豫不解的時候,在伊兆叛逆抗拒讀書的時候,是伊母一次又一次把伊兆拉了回來,告訴他,“世間萬物皆有苦難,你不是特殊的那個人。”

“但是選擇克服還是妥協,全在你的選擇。”

伊母溫柔的摸摸伊兆的腦袋,告訴伊兆,“但問前程,無問東西。”

這句話,一直深深地刻印在伊兆的腦海之中,支撐他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涅盤。

也因為伊兆的清醒和入世,能做出這樣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知道自己即將放棄的是什麼,但是相應的,他也知道自己得到了什麼。

哪有兩全其美的買賣,全在伊兆的一念之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