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暖洋洋的太陽當空照。
把剛插下去的秧苗烘烤得舒展了腰身。
春小麥的種植周期比較短,大概90天就可以收成,金雞屯跟生產兵團的秧苗都是在3月中旬就種下去了,現在到了4月初,
正是分蘖生長期,主要是控製秧苗的高度,還有乾濕和土壤中的肥料。
剛進入四月,周嫿就忙了起來,不但要完善大隊部這邊的宣傳欄,更是被生產團這邊請過去好幾次,為的就是小麥的肥料問題。
大家還是第一次用這種自製的堆肥,一時間有些掐不準量。
負責生產團這邊的是退役的老團長金廣文,
一早就把周嫿請過去指導,“周宣傳員,你看咱們這肥料要撒多少合適?”
周嫿看了一眼綠茵無邊的麥田,隻覺得震撼,今年春雨來得早,眼看著是風調雨順,可她記得幾本書裡麵串聯起來都是這幾年的旱情。
67年冬旱,68年春夏連梅雨季節都沒有,空梅!
也就是說如果不保證這一季的豐產,接下來67年的冬小麥減產,68年的春小麥也依然收獲不豐。
這一片的人將會繼續麵臨缺衣少食的旱災年。
她突然就對這一季的春小麥上心起來,
“金團長,今年咱們的麥子長得好,肥料這邊咱們看著合適就給,不過我聽說咱們這邊幾年前發生過嚴重的蝗災,所以我建議在大片的麥田旁邊種上果樹,不要過度捕捉青蛙等蝗蟲的天地。再有就是把滅蟲的藥都給準備好!”
古往今來,蝗災過境對糧食都是毀滅性的打擊,加上這地方原來是荒地又有水源,更是蝗蟲棲息的溫床。
金團長點點頭,說到種田種樹這些,他自信這一塊沒有比他還要熟悉的了。
蝗災這個問題本來就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金團長的老爹以前就是地主家的長工,常年跟田地打交道,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種地的兒子天生對土地有敏感性。
他十分讚同周嫿的話。
在金團長接收紅旗農場變成生產兵團之後,其實年年都在減產。
去年更是跟61年大旱的時候一樣,糧豆畝產隻有110公斤,要知道還是紅旗農場的時候平均畝產是有過180公斤的
。
所以壓力這邊就給金團長了他今年是給上麵做下了保證一定要拿下市區增產比賽中的前三名。
名次不名次還是其次主要是給他爹這個長工出身的農民丟臉啊。
他爺他爹今年都發狠話了
“兒啊工作要努努力老子種了一輩子的田原指望你出去當兵了能光宗耀祖沒想到你退伍了居然還要去種田這也就算了三年了你當上這個生產團長三年了年年墊底!今年要是還墊底探親就彆回來了!”
金團長亞曆山大啊。
當天就跟周嫿討論了這個堆肥還有打蟲藥。
當然周嫿知道的這些都是從空間集結出來的知識就有那麼一本小說叫做
《從堆肥開始逐鹿天下》。
很愉快地解決的她現在麵臨的所有問題。
楊團長邊聽邊做筆記最後聽完整個人都茅塞頓開
“周宣傳員您這些理論知識太重要了待到大豐收我們團一定給你們婦聯送一麵錦旗過來。”
“今天就把這些筆記讓士兵們抄下去至於果樹後山有不少黑棗子樹按照你說的我們把它移栽到麥田周圍也可以給士兵們納涼。”
將肥料治理蝗蟲的各種筆記詳細又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