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錢佳寧的攙扶下站直了身子,挺直了搖杆,然後道:“我雖然不讀書,但也知道三從四德,相公為國為民抗擊倭奴,這是男子漢大丈夫的行徑,我身為她的妻子,不能幫他上戰場殺敵,又怎麼能拖他後腿呢?”
此話一出,就連林嶽也有些懵,他沒想到,平日裡自己這個柔弱似水的外甥女,竟有如此剛強的一麵。
劉茂則更是激動,他對吳招娣解釋道:“小昭啊,我不是說了,不是我們不支持劉淩,實在是這件事太大。”
“他是魏縣都尉,若無朝廷調令擅自出兵,可是造反的罪名!到時候,你們全家都要滿門抄斬的!”
吳招娣自然知道造反是什麼罪過,她冷靜的回複道:“茂叔我知道什麼是造反,但我們這次並不是造反,而是去救人,我相信,皇帝陛下一定會明察秋毫,不會治我們的罪的!”
在吳招娣心中,皇帝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所有的事情都逃不過他的法眼,是好人是壞人,他一眼便能看出來,而且他也總會幫助好人,懲治壞人。
劉淩這次東出抗擊倭奴,是好事,隻要是做好事皇帝便不會怪罪。
或者說:好人做好事,又為什麼要被按上造反的罪名滿門抄斬呢?這在道理上是說不通的。
所以,吳招娣才會如此篤定的支持劉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想法十分單純。
因為皇帝並不是神,而是人,雖說皇帝一般都比較聰明,但聰明人卻並不一定講道理。
為了利益,為了平衡,為了王權,為了穩定,犧牲些許好人的利益甚至是性命,在這些當權者的眼中,不過是動動手指罷了。
眼見吳招娣說不通,劉茂隨即又看向一旁的錢佳寧。
在他看來,雖說吳招娣在劉淩家算是管事之人,但若論聰明和明事理,飽讀詩書的錢佳寧應該要比她強上不少。
然而,他目光剛落到錢佳寧的身上,後者便篤定道:“我也支持夫君的所作所為,他一心為了大周國,為了魯州百姓,不惜犯生命之險去平定倭患。”
“若陛下因此事將他滿門抄斬,那我錢佳寧,甘願同夫君一起人頭落地!”
此話一出,劉茂頓時瞠目結舌。
好家夥,這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他原以為自己將此事說明之後,劉淩的幾個老婆會極力反對他冒險。
但沒想到,這家夥的老婆竟和他一樣剛烈,不僅不反對,而且還有大力支持的意思。
這下,他是徹底沒話說了。
一旁的林嶽也看出了幾人是鐵了心了,於是他便對劉茂說道:“算了,舍命陪君子吧!”
“此番出征,若能平定魯州之亂,哪怕人頭落地,你我也未必不會名留青史!”
聞言,劉茂體內的血性似乎也被激發了出來。
在這個平均年齡隻有三十來歲的封建社會,人命確實不大值錢,腦袋大了也就碗大個疤瘌。
可若是死了之後,能被史官記上幾筆,供後人傳唱,那這一生也不算白活!
更何況,劉茂也對那經常進犯大周郭靖的小小倭奴恨之入骨,若此次能手刃一兩個,他也算是活夠本了。
想到這,劉茂也咬牙道:“幾個女子,都有如此氣概,我劉茂自然也不能落後,我這就讓人加緊準備!”
說罷,劉茂轉身便走。
林嶽也對吳招娣說道:“你們好好在家,彆亂跑,等我們回來。”
說罷,林嶽也轉身離去。
雖說隻是二百人的隊伍,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這些人的吃穿住行都是問題,一定要全部想好,而且還要做好沿途遇到敵人的遭遇戰問題。
這對他這個指揮官而言,是不小的考驗。
二人走後,趙玲綺也立刻走出門去。
錢佳寧見狀趕忙問道:“玲綺,你去乾嗎?”
趙玲綺回頭道:“去找我爹要我的寶貝去!”
說罷,她翻身上馬揚長而去。
朱聰和朱壽對視一眼之後,也溜了出去,蘇元寶見狀連忙跟了上去。
錢佳寧想將二人叫住,但一旁的吳招娣卻像是透支了體力般的身體一軟。
她無奈又隻得將其扶住。
這時,蘇如意似是想到了什麼,她一邊往外跑一邊說道:“佳寧姐,你照顧小昭姐吧,我出去一下,一會就回來!”
“哎,你……”錢佳寧開口的時候,蘇如意已然不見了蹤影。
這時,吳招娣說道:“沒事,放心吧,他們一個個都鬼精著呢,吃不了虧!”
“咱先回屋,給相公準備行囊吧!”
錢佳寧聞言重重的點了點頭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