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蘇複的話,蕭立淵帶著點審視地直起身子:“沒問題了?”
見蕭立淵一副認真模樣,蘇複縮了縮頭:“那我應該還有點?”
“啪”,蕭立淵拿起身旁小碗內的蠶豆,砸到蘇複額頭上:“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話說出清楚點!”
“沒有!”蘇複繃緊身子回道。
……
偏殿內先是沉默,隨後所有人“嘩嘩”地將視線看向蘇複,宗敏才率先開口,表麵雖然和氣,但聲音裡多是不信:“聽聞蘇縣伯對商賈之事頗有研究,不知對此次春闈中的商業發展題有何見解?”
蘇複隨手拿起自己看過的兩張考卷,將其置在身前,大聲朗道:“我不知其它考卷是如何回答,但是就我所看到的這兩張考卷來說,他們都忽視了一個東西的作用。”
“什麼東西?”
“錢!”
“嗬嗬……”,人群中有輕笑聲響起,但蘇複不為所動,自顧自地道:“世間為何有貧富之差?身懷巨賈卻不予外界一文,於國何利?家中赤貧,然衣食住行,皆與外易,可為國利?”
這個問題拋出來,人群中的笑聲小了些,他們知道,蘇複肯定會解釋緣由。
“國家的許多事,大到軍國大事,小到村裡打口水井,這都是需要用到‘錢’的,國家的錢越多,那我們能辦的事就越多,這錢從何來?不過稅也!”
“蘇複,你要妄談稅製不成?”王浦出聲阻止,稅這東西不管加還是減,都會得罪一批人,就連皇帝都忌諱的事,蘇複怎麼能談?
“不,不,我不談稅製,而是談收稅的次數,讓那些‘死掉’的錢,動起來,參與整個社會的生產與消費,它們隻有動起來,我們才能合理地‘收稅’。”蘇複連連擺手解釋。
“怎麼動?”蕭立淵帶著絲求教意味,他執掌大周朝堂多年,自然知道國家的弊病在何處,大周雖富,不過那是藏富於民,上到高官勳貴,下到普通百姓,有錢都喜歡攢著,很少會全拿出來用於消費。
方法有很多,但最簡單有效的莫過於建銀行和修路了,蘇複斟酌了下組詞,隨即緩緩道:“建立朝廷自己的錢莊,然後修路。”
宗敏才搖了搖頭,看向蘇複就像看一嬉鬨孩童般:“大周百姓,多數人還是喜歡把錢放在自己手裡,不然現在的商會也不會建立自己的錢莊來往了。”
大周現在雖然有錢莊,但也隻是為了方便,多數人隻會留下少量的銀票,多餘的會全部換成銀子運回自己家中,例如蕭家就是如此。
“那如果加上利息呢?”
宗敏才沉默了一會,然後開口道:“月利三分,你拿什麼去還?”
“三分?年利一分足夠,往後還能再降!”蘇複吧唧了一下嘴,月利三分,真當宗敏才說得出口。
“一分?還是年利!”宗敏才搖了搖頭:“誰能看得上這點息錢!”
“普通百姓呀!”蘇複隨口而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