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郡,最為平和的或許就是琅琊郡了。
誰都知曉,現在琅琊郡中有誰在。
一個布恩江南的蘇複,一個前無古人的年輕宗師。
兩個大周權勢最盛家族中的門麵男丁,秉承聖意與群臣期望,來這裡主持江南事宜。
在這兩位麵前,哪怕是最為底層的百姓,都知道不能在琅琊郡生亂,使蘇複和楊襲虎陷入動蕩環境之中。
要知道,大周朝廷,楊執輔和蕭立淵,不僅有恩,更為威呀!
琅琊郡大門敞開,蘇複一身天青色交領錦衣,與身側一身金甲的楊襲虎騎著大馬並列走出。
看著身前那密密麻麻的人群,或者悲憤,或者憐怯,或者期盼……但無一例外,他們的眼睛都在緊緊地看著蘇複二人。
蘇複分不清誰情真,誰假意。
但麵對這些人的目光,饒是他已經經曆過雙眼填滿血腥的殺戮,此刻仍覺一種愧疚從心中升起,哪怕……這一切並不是他所主導的。
“立高者隻見權勢傾軋,誰見俯低之人失親之痛?”蘇複心中默念,眼神也不由得柔和了兩分。
“諸位父老鄉親,我安排了人在四道城門外準備熱食,春寒衣薄,大家儘量吃點熱食,喝點熱茶暖暖身子。”
“以鎮為分,勞煩各位選出個話事人來,與我一同入城中細述,當今陛下聖明,蕭丞相亦在政事堂中,必不會讓諸位家中兒郎枉死,必不會讓施惡之人……逍遙法外!”
最後那幾個字,蘇複不由聲音頓挫了一下,他知道是誰主持了這一切,他知道是誰在縱容這一切。
但憑情理之外的法理,真就沒有可能“除惡務儘”呀!
蘇複的聲音並不足以讓所有人聽到,但他那平和與麵帶悲戚的模樣卻讓所有人都看得清楚。
情緒會傳染,光看表情,就已知蘇複之意!
“多謝蘇大人,多謝楊將軍憐我等犯上之罪人!”人群聲音哽咽,由前至後,齊齊跪拜下來。
這與以往書中所記載的民變大不相同!
蘇複動容的翻身下馬,側身不受,他不覺得自己有資格承此大禮。
聲音不自覺地變得哽咽與堅定。
“冤屈難伸,寄托於法度,何來犯上一說?”
“我蘇複就在這裡。”蘇複側頭看了楊襲虎一眼,楊襲虎亦持戟站立地麵之上,沉聲道:“我楊襲虎也在此!”
蘇複一笑,目光給予人無比的信任,鏗鏘有力道:“我和楊將軍必不叫諸位父老鄉親失望!”
“現在,還請快快起身,不然我二人可不敢正身相對各位!”
人群互看,最後哽咽著起身,隻得凝望,再難言語。
在琅琊郡城內,在看著這裡的人不僅有這些百姓,還有無數勢力安插於江南之人,如蒙紗的楚王府側妃雍檀,如平山會館的管事,如四海商會……如麵白無須,躲在人群中的影衛。
這一刻,不僅是那些百姓無言,就連這些大勢力之人都難以言語。
良久後,這些人眼中讚歎之色斂去,心中暗歎:“可惜,隻是一個贅婿。”
“大周不會再容許出一個蕭立淵了!”
兩個多時辰後,蘇複將二十多個老者親送出城,無需任何多言,琅琊郡的風波便化作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