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第02章 寧海龍鳳(2 / 2)

疫中七天 漁火 10514 字 9個月前

聽她的故事,柳青泥明白一個道理,信念是精神力量,它和身高、性彆、體重沒有必然聯係,它和執著相關。

每年四月下旬,是黑龍江開江季節,站在陀蘿山向北眺望,一塊塊或大或小冰排相互簇擁,冰與冰相撞之聲不絕於耳,形態各異冰塊在水流的作用下,浩浩蕩蕩,順流而下,氣勢如虹,晶瑩剔透的冰排、冰山仿佛從北極而來,從天上而來,形成一道獨特的北國景觀。

開江跑冰排那爆裂的聲音猶如亂石崩雲,驚濤拍岸,洶湧澎湃的景象猶如萬馬奔騰,大江東去,一瀉千裡,令人歎為觀止,讓人暗暗稱奇。

站在江堤上,迎著凜冽江風,望著的腳下從天而來的冰山,柳青泥不禁吟誦出那首詩:

開江冰排

冰釋前嫌一刻前,

一江兩國無限覽。

四月天,冰排開,

疑似冰山北極來。

中俄界河長2854公裡,流域麵積184.3萬平方公裡,中國境內流域麵積89.1萬平方公裡,黑龍江沿東南方向奔流,遇陀蘿山阻力被迫掉頭向東、東北方向浩浩蕩蕩,瀟灑而去,從地圖上看黑龍江形成一大大的u型底,寧海就位於u型穀底,而向東北方向流去的黑龍江為中國贏得一大片領土——三江平原。

寧海雖然地域偏遠,地緣優勢與資源優勢十分明顯。

寧海經濟發展迅猛。gdp增長年均10%左右,財政收入增幅在全省一直排在前例,人均收入排在全省老二,早在上世紀90年代,工商銀行個人存款已超億元。

直白說,寧海地處三江平原,丘陵,森林,平原,沼澤。

黑龍江,鬆花江,烏蘇裡江三條大江衝出肥沃黑土平原上,小興安嶺東南最後一座山峰就在寧海城北,站在紫嵐山滄浪雲台上往南極目遠眺,是一望無際的三江平原,向南能望到十裡堤林,那是鬆花江的防洪大堤。

一望無際沼澤水國,鳥和魚的天堂,如今被改造成萬傾良田,一小片濕地被保留,錢寧河國家自然保護區,這裡地勢低窪,泡澤相連,葦草叢生,是我國北方三大水禽棲息地之一和候鳥遷徙坐標區,是丹頂鶴、白鶴、黑白天鵝、大雁的故鄉。

每年春秋兩季,從南方飛來和飛回南方的水鳥,首先找到這裡的水源和食物,養精蓄銳,成千上萬的的鶴、鷺、鸛、雁、鴨、鴛鴦等數十種水禽在此繁衍生息。

向東,寧海蘭陵道高高城門卡口,高清攝像機甚至能清晰看到幾十公裡外,十方古鎮東山島上滄浪亭和小君觀,平湖港國際貿易口岸中俄往來客商,附近沙子洲,青雲臨海,玉寧宮和九曲灣農場,一覽無遺,東山島還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東山島對麵就是俄羅斯遠東地區。

在寧海還有一條美麗的河流鬆花江靜靜流淌,長度1927公裡。有一條連接鬆花江南北兩岸的大橋。

站在鬆花江大橋上,柳青泥時常想起那部前南斯拉夫電影《橋》的片斷,年青的遊擊隊員班賓諾在沼澤地上端著衝鋒槍跳躍矯健的身姿,沼澤激起無數的水花,班賓諾那句最痛快的聲音:“哎嗨”,一排的德國鬼子倒在他的槍下,打光子彈的班賓諾中了德國鬼子子彈,倒在沼澤裡,他呼喚隊友紮瓦多尼,那一幕讓柳青泥揪心。

遊擊隊員走在山崗上的身影,讓他難忘。

動作要快,姿勢要帥。

柳青泥常想,班賓諾為什麼不從倒下的德國人手裡取走子彈,要不然怎能犧牲,如果換作是我,萬萬不能發生沒有子彈的事情,班賓諾可愛的臉,稚嫩、單純而熱烈,他在生命的最後關頭,苦苦哀求同伴紮瓦多尼,心碎絕望地悲泣。

唉!為這事,柳青泥常常為班賓諾惋惜,為他流下過傷心淚水。

塔拉河峽穀大橋位於前南斯拉夫境內,現黑山共和國北部,橫跨歐洲最深的塔拉河大峽穀,是一座鋼筋混凝土公路橋,全長366米,,主橋拱114米,橋距離河麵149米,大橋淩空出世,那座橋建在崇山峻嶺中,使塔拉河峽穀大橋看起來無比壯觀雄偉,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

這部電影給柳青泥留下了永難磨滅的印象,從小就津津樂道於劇情和台詞,學吹口哨哼唱電影中的插曲《啊,朋友再見》,後來他知道,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並非南斯拉夫民歌,而是二戰時意大利遊擊隊之歌。

德軍司令官:“馮·菲爾森先生,我們失敗了。”

馮·菲爾森上校:“可惜,真是一座好橋。”

他奶奶的,二戰德軍軍服真帥,柳青涵羨慕,明明是德國國家保安總局上校,卻偏偏喜歡人們叫他霍夫曼博士,德軍第238山地團團長,卻被稱作馮·菲爾森先生(馮是德國貴族姓氏),說明德國人崇尚學識,以擁有知識為榮譽。

老虎完成上級交給炸毀塔拉河峽穀大橋的任務,執行任務出發時7人遊擊隊,7天後回來隻有3人,三人走在前南斯拉夫一片山穀沙礫中,老虎手持衝鋒槍回頭看看那座炸掉的橋,意味深長地說:“可惜,真是一座好橋。”

柳青泥心中默念:“可惜!真是一座好橋。”

他想,我想去黑山共和國塔拉河峽穀看看那座雄偉的大橋。

回首不遠處的寧城山,掩映在寧城山裡的桃山農場,西邊是摩雲山下的月亮湖農場,然後再往西、西南盤駝嶺農場,北大嶺農管局。

最為神奇的是寧海龍鳳大街連接鹿港和石塘縣公路,小興安嶺和三江平原的分水嶺,這條大街以南水稻盛產區,東北大米稻花飄香,三江平原上的漁米之鄉,龍鳳大街以北產玉米做大碴子、小碴子,香甜無比。

龍鳳大街以南玉米做飼料最好,因為寧海龍鳳大街大致是積溫帶劃分,以北屬第四積溫帶(2100度~2300度),以南屬第三積溫帶(2300度~2500度),龍鳳大街以南一望無垠三江平原無蛇,龍鳳大街以北小興安嶺是野豬、黑熊、麅子、東北虎、紫貂、鹿、灰狼、野兔、獐、麅、狐狸、黃鼬、獾子、鬆鼠等野生動物的天堂。

三江平原黑龍江、烏蘇裡江和鬆花江三條大江浩浩蕩蕩,彙流、衝積而成的一片沃土。

域內水資源豐富,總量187.64億立方米,人均耕地麵積大致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帶還分布有252萬公頃的針闊混交林,被譽為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倉”。

“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說的就是這個地方。

三江平原也被作家梁曉聲稱作“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如果把中國比喻成一個公雞,那麼寧海就位於雞鼻子位置,它有著一馬平川,肥沃的黑土地。

高中地理課這麼介紹世界三大黑土地:

一、分布於歐洲第涅伯河畔的烏克蘭大平原,黑土麵積約190萬平方公裡,素有歐洲糧倉之美稱;

二、分布於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麵積約120萬平方公裡;

三、分布於中國鬆遼流域的東北黑土區,總麵積103萬平方公裡,其中典型黑土區麵積約17萬平方公裡,以彎月狀分布在我國的黑龍江和吉林兩省,這裡的黑土地是我國最肥沃的一塊土地,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

具體來說,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區,分彆是亞洲的東北平原、歐洲的烏克蘭平原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

中國東北平原地區有著廣闊的黑土分布,主要分布在鬆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等地,總麵積約為35萬平方千米。黑土的厚度大約為1米,大約每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需要200至400年的時間,這是一筆自然界用了2萬年以上的時間才積澱的財富。

在寧海城東有一座千年古城奧裡米城,這是一座遼金時代,有著千年曆史王城,鬆花江支流敖來河從古城南部流過,城北兩米多深的護城河。

古城全長3224米,上麵有18個叫“馬麵”的半米多高的土堆,古時有士兵在“馬麵”上看守。古城的東北側還有一處甕城,長21米,寬34米,整個城牆近似於方形,建築風格明顯具有金代特點。

奧裡米古城是遼金時期北方五國部落的第四座中心城市,這一地區,既是金國的發源地,也是滿族的故鄉。

遼代居住在鬆花江、黑龍江、烏蘇裡江下遊的女真人建立了越裡吉、奧裡米、剖阿裡、盆奴裡、越裡篤五大部落,史稱五國部。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五國部。

依蘭是五國部第一城之越裡吉城,為五國部會盟之城,因此稱為五國頭城。

1127年金滅北宋後,將徽宗、欽宗二帝押解北歸,於1130年7月抵達五國城,並囚禁於城內。

1135年和1156年,二帝相繼埋骨於此,便有二帝"坐井觀天"的故事流傳神州大地。

我們故事的場景就發生在這裡,三江平原寧海龍鳳鎮,在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徐徐展開,拉開大幕,所有的人物將依次登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