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活著,早晚都會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遠活著。
柳青泥從奧迪q5下車,臨關車門之際對殷素素說“你回去,彆等我,謝謝你送我”。
“你對我還這麼客氣。”殷素素噘嘴說。
“當然,尊重必須的,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教養,你說是不?”柳青泥反問道。
“你說的是,柳大官人。”殷素素懶羊羊地說。
他看著她倒車調頭離開殯儀館大院,這才轉身朝裡走。
柳青泥正往裡走時,忽聽有人喊他:“老柳,等會,一塊走。”
他回頭一看原來宋慶豐日產黑色天籟開進停車場,見到他急忙打招呼,他停下來等宋慶豐,和他一起下車還有原單位職工孫彬。
宋慶豐和柳青泥再次來到殯儀館,每次來這裡,都會讓柳青泥內心感慨萬端。
他記得有次在休息廳,有人曾說出這樣一句話:“我們來這裡能不能回去,證明你是不是還活著,回不去,就撂在這裡。”這句話給他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寧海殯儀館梅花廳外麵有幾棵高大柳樹,人站在柳樹樹蔭下,陽光透過樹葉縫隙,投影在人的身上,投影在地麵上,晃動斑駁陸離的光。
寧海殯儀館廣播仍然播放關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通報:
寧海廣大市民朋友們,您們好!
現在播放最新通知,現在播放最新通知:
依據寧海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文件
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現就做好我縣殯葬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
通告如下:
1、即日起我縣殯儀館暫停舉行遺體告彆儀式服務;
2、遺體接運、冷藏、火化等業務正常進行。
3、嚴格控製前往縣殯儀館辦理治喪家屬人數,人員不得超過10人。
4、凡進入殯儀館辦理業務的喪屬,經工作人員進行體溫監測,體溫在37.3c以下人員,允許進入場館辦理業務和開展治喪活動。
5、家屬進入殯儀館後,請佩戴口罩,儘可能避免人群交集,降低交叉傳染幾率。
6、請進入殯儀館人員,服從管理,不服從管理或惡意擾亂公共秩序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7、晚上6點殯儀館關門,喪屬不得夜間守靈,每天早上5點開門。
8、取消遺體告彆儀式,恢複日期視疫情情況另行通知。
9、請廣大市民朋友遵守以上8條規定,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寧海殯儀館
播放這條消息間隔時間延長,每半小時播放一次。
殯儀館梅花廳門口站著給科長送行生前親朋好友,柳青泥盯著鐵柵欄劉禹錫名句,覺得唐朝大詩人寫的真他媽貼切: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在慵懶的陽光下,柳青泥思緒萬千,想起自己在科長手下工作時,那些可笑時光,有點幼稚不是嗎?他問自己。
他們仨走進梅花廳,對科長子女表示慰問,進到裡間看到棺槨冰櫃,他們仨脫帽、低頭、彎腰鞠躬,以此表達對老領導深深的敬仰之情。
科長在以往工作中的認真勁,現在想來,多麼可笑。
那時他剛剛上班,見到單位最高領導,內心不僅是尊重,而是摻雜莫名害怕和膽怯,為什麼要害怕呢,他自己也說不上來。
比如說辦公室人員下班,他們幾個小青年要晚下班,比正常下班要晚兩小時,物資商店靜悄悄,一個顧客也沒有。
“咱們也走吧,”小吳睜著大眼睛忽閃忽閃地說,她是吳書記小女兒。
等他倆拉上鐵門要走,恰在此時,張科長回來檢查工作,也許落下文件,也許要辦事?反正發現他們要提前下班情況,科長什麼也沒說,隻是咳嗽一聲,就嚇的他們大氣不敢喘,心怦怦跳,趕緊打開門,跑回自己工作崗位上。
科長意味深長地看他們一眼,這一眼給柳青泥很深印象,那雙眼睛如鷹眼一樣銳利。
第二天,科長沒提這件事,他們以為這件事過去,但在後來工作會中,科長還是不點名提起這件事。
這件事隻不過是柳青泥在單位經曆過一件小小的插曲。
隨後有一件事,孫彬曾給柳青泥提起老王一件事。
老王單位更夫,有一天晚上值班,他喝不少酒,到警衛室躺床上就呼呼睡覺,科長吃完晚飯檢查工作,發現老王睡覺,並沒有叫醒他,也沒有打擾他,他把老王自行車推到院落偏僻的地方藏起來。
老王第二早上醒來,回家時傻眼了,自行車找不到,可是還不敢高聲找,忍氣吞聲地走回家,單位離家很遠,足有5裡路。
老王很鬱悶一段時間,這時科長找他談話,指出他喝酒誤事。
張科長問柳青泥有輛自行車是誰的?柳青泥跟科長去認自行車,想好一會,想到好像是王師傅自行車,他很奇怪王師傅怎麼把自行車放在那裡。
柳青泥趕緊把王師傅車推到後院,晚上上班時,老王很奇怪自行車怎麼又回來,他忍不住來商店問大夥怎麼回事,柳青泥便說事情經過,老王心裡明白這一定是張科長惡作劇,他什麼也沒說就走了。
單位有件事,許多職工一直不能理解,如果一家無論雙職工,還是三職工在同一單位,分福利不是按職工人頭計算,而是按戶計算。
比如說單位職工分蘋果兩筐,雙職工是不是應該分4筐蘋果才對,實際上不是分4筐蘋果,還是兩筐蘋果,這讓雙職工覺得非常憋氣,因為你的勞動價值沒有體現出來。
張科長也有他的理由,比如冬季取暖煤每戶分4噸煤,正好夠冬天用煤量,難道還要給你分8噸煤?
這時給男戶主分煤,女職工就沒份,理由也是難道你男人在另一單位分4噸煤,還要在本單位分4噸煤嗎?這時不論職工,而是論男職工和女職工。
這是無法更改的事,科裡一直就這麼規定,至於什麼開始,沒人說清楚,就如二十二條軍規一樣。
張科長親自挑選,培養接班人,張恩德同誌在單位一直不言不語,任勞任怨,他媳婦陳木香卻是怨聲載道。
張恩德同誌接科長班,立馬變臉,不給科長冬季分煤,不給報銷醫藥費,張科長坐在家裡氣鼓鼓,但已毫無辦法。
柳青泥下崗都有20年,有一次他和三哥聊天,才知道原來這是場部傳統,也是部隊傳統。
這並非是科長獨創,並非是他憑空想象出來,科長也是繼承部隊光榮傳統。
這沒什麼公平不公平,打破公平唯一方法就是離開單位,或者有一天你主持單位工作,這一切隨著單位破產,這一不公平現象,才無聲無息消失。
就象平靜水麵投下一枚石子,激起一圈圈漣漪,最後平靜如鏡。
不過這些都是小插曲,科長公正廉明大家有目共睹,這也為科長贏得良好口碑,贏得人們對他的尊重。
每年年底上級領導來檢查工作,都贏得職工對科長信任,對他投下全體職工信任票。
昨天來看躺在棺槨裡科長,他身上還蒙著白布,現在他身上蒙著白布被取下來,看著熟悉科長麵容已經有些變樣,身材也不似以前那樣高大。
殯儀師開始念叨那些出殯前準備工作。
宋慶豐在物資科開油槽車,有一次,油槽車在油庫高高平台上卸油時,東風140油槽車發動機下突然不明原因起火,濃煙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