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什麼承諾?”許東陽心裡隱隱有些猜測。
薛樺盯著許東陽的眼睛,說道:“我希望你們現在就能許諾公司成立後的股權激勵。”
這話一出,活動室的人就麵麵相覷,現在說這話未免也太早了吧。
大部分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現階段他們所做的僅僅是按照季知行設計的實驗方案在軟件中點選可行的材料,然後交由軟件合成推導,再記錄最終結果。這樣的工作量與對項目的貢獻度實在是不足以置換股權。
許東陽都氣樂了:“未免也獅子大開口了吧!”
按照他的預想,股權激勵應該至少是在天使輪融資之後才需要考慮的事。
那個時候,他們的實驗差不多已經步入正軌,可以開始著手成立公司。得到天使輪融資後資金寬裕,可以適當地給社員發放補貼甚至正式的薪資,而對於參與項目後期攻堅任務的核心研究人員才有可能給與股權激勵。
薛樺對許東陽的拒絕也早有預料:“那就算了,我不勉強。”
他轉頭對其他社員說道:“你們真的要繼續留下來當苦力嗎?大家應該都是衝著季知行才敢相信這個項目能成功的吧,可除了一開始那幾次活動,季知行後來出現了幾次?人家在閻教授的實驗室奔他的前程呢,隻有我們還傻乎乎地在這兒浪費自己的時間。”
林朗聽見這話都氣炸了:“實驗方案難道不是知行設計的嗎?他難道沒有參與軟件模擬實驗嗎?隻不過沒有天天到活動室來罷了,可他哪天沒有遞交至少50組數據?”
薛樺嘲諷地一笑:“不一樣,我希望他能跟我們並肩作戰,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心二用,甚至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彆的實驗室裡。”
“嗬嗬!”易戥比他笑得更諷刺:“你要是有本事也可以一心二用啊,一天隻能完成二三十組數據,怎麼好意思指責彆人!”
易戥肯站出來說話,林朗和許東陽都很感激。他倆身為社團負責人,又是實際上的既得利益者,很多話不好由他們來說。
薛樺表現出這樣的態度,林朗和許東陽已經不可能再挽留他了。
薛樺也不糾纏,撕了張紙當場寫了一封退社申請書。
許東陽接過一看就直冒火。
紙上除了標題“申請書”和落款以外,隻有一句話: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誰是燕雀?誰是鴻鵠?薛樺這是看不起誰呢?!
可退都退了,許東陽也不想再生事端,鬨出動靜來,名聲受損的隻會是他們社團。他們的社團現在不能給社員任何實際的福利與許諾,那麼一個意義上好名聲就至關重要。
豈料薛樺還能說出更過分的話來。
他走到活動室門口,轉過身來,輕輕一笑:“我成立了納米電極材料科研社,有意向的可以來報名。”
這是當麵挖牆腳啊!林朗差點跟他動手,許東陽拚命攔著才沒讓事態失控。
聽完了過程,季知行拍了拍林朗:“你為什麼會覺得自己有錯?”
林朗看了看季知行的臉色:“我就是想,你那麼看重薛樺……”
季知行搖搖頭:“我看重他是因為他的能力,但是如果妨害了社團的凝聚力,再有能力的人都不能留了。”
他當初直接放紀素安離開也是基於這個原因,一個團隊的凝聚力至關重要,過於冒進的、愛挑刺的、愛爭鋒的都會影響團隊的和諧,進而影響科研活動的順利運轉。
就比如在閻教授的實驗室,他們四個都相處得很好。這種好並不是能成為摯友的那種深交,而是在工作上能互相幫助、互相肯定,共同維護實驗室積極、和諧的科研氛圍。
也正是因為這點,閻教授的實驗室從來沒有什麼烏七八糟的事,所有人都在朝著同一個目標使勁,科研就進行得很順利。
但他去彆的實驗室維修儀器的時候也見過各種各樣的內耗。
有嫉妒彆人的進度太快而故意汙染培養皿的,有在合作課題中故意修改數據導致他人難以跟進的,有故意打亂彆人整理好的樣品袋的,有敝帚自珍不肯教導師弟師妹的。
這樣的實驗室一走進去就能察覺到連氣場都不對勁,身處其中的人怎麼可能全心全意、心無旁騖地去搞研究呢?
要將團隊裡的人都擰成一股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時候跟個人的相性有關,有時候跟領導者有關。而林朗和許東陽在這方麵也一直很注意,他去了幾次活動室,活動室的氛圍都很好,大家該認真的時候認真,該開玩笑的時候開玩笑。
所以,對於像薛樺這樣恃才放曠的人,他們目前肯定是要主動或被動地剔除的。
或許將來,他們的團隊壯大了,公司能站住腳跟了。他們可以有足夠的空間去包容個性,或以高薪資高福利來填平有能力者的需求。但是在起步階段,這樣的人隻會導致他們剛啟航的小船搖擺不定,甚至傾覆。
見到季知行能理解,林朗和許東陽雙雙鬆了口氣。
季知行又問道:“其餘10個人怎麼樣?有動搖的嗎?”
許東陽這才有點笑意:“我也擔心其他人想退社又不好意思說,留這樣的人在社團裡也沒意思。所以就搞了個不記名問卷調查,就簡單地打勾打叉。本來以為可能多少也會有一兩個要跟著走的,沒想到留下的意願都很堅決。”
他想,以後應該是不會再有這樣中途退出的糟心事了。
季知行想了想,問道:“你們覺得,現在是不是到了該發福利的階段了?”
……
另一邊,薛樺回到宿舍後,他的舍友就圍過來問。
“怎麼樣?他們什麼反應?”
薛樺滿不在乎地說:“就驚訝唄,挽留唄,還能有什麼反應。”其實他心裡仍有一絲不滿,在想象中,他們挽留的力度應該更大一些才對。
“那我們什麼時候開始乾?”
“就明天吧,明天就發納新貼。”
薛樺早就有自己創業的想法了,這幾個月也一直在思量這件事。今天晚上是最後的試探,如果季知行他們願意承諾股權激勵,繼續留著也不是不行,結果他們還是沒有留住人才的魄力啊。
反正都是乾活,與其為他人做嫁衣,不如拉個班子自己乾!
“現在納新會不會太晚了,都五月了。”
薛樺已經打開電腦,開始寫納新貼了。
“我都考慮好了,直接就承諾分出10%的股份給入社的人,還怕沒人來?”
自從季知行、林朗、許東陽開啟了科研社團的先例,對這種創業模式心動的人不在少數。
很多大學生都有創業熱情,隻是苦於一沒資金二沒人手。當然,沒人手也是沒資金造成的。而以科研社團的形式吸納在校學生為社團乾活,這兩個問題都能暫時性地得到解決。
所以,在零重力座椅科研社之後,廣陵大學各種科研社團就如雨後春筍,一個接一個地冒出來。然後很快的,又一個接一個地倒閉了。
所以,當廣陵大學論壇裡又出現一個“納米電極材料科研社團”納新帖時,大部分人的態度都是不看好。
“又來一個,真是前仆後繼啊!”
“怎麼好像都覺得成立科研社團有多容易似的?前後倒了那麼多還不夠作為教訓啊。”
“太天真!季知行他們的社團之所以能立住腳跟,是因為有CUPT競賽一等獎作背書,那是正兒八經的項目。”
“而且還有季知行這樣的牛人掌舵。”
“化院的薛樺?我好像記得當初季知行他們社的錄取名單就有他啊。”
“看來是獨立出來打算自己乾了。”
“嘛,有本事的人自然不會甘心屈居人下。”
“嗯,尊重他的選擇,但是不看好。”
“這是直接拿他的畢業論文來做項目吧,也不算離譜,比之前那些沒定好項目就草率成立的社團還是好一點。”
“10%的股權激勵啊,有魄力哦!”
“魄力個鬼,公司都沒影呢,空頭支票罷了。”
“拭目以待吧——”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