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許東陽覺得自己還得繼續修煉,以後要管理一家公司可不是容易的事。方方麵麵的事情不考慮得周到一點,以後公司就是敗於人事而非敗於技術。
季知行很高興許東陽有這樣的覺悟,以後他肯定是要專心科研的,管理公司最好的人選就是許東陽。
三人一起往實驗區去,季知行邊走邊給林朗和許東陽介紹;
“這邊是A區,範傳朔借給薛樺的實驗就在這邊,範傳朔現在用的實驗室在A區後麵的D區。我覺得這人挺陰險的,咱們有事沒事都儘量彆靠近這片……”
季知行說著說著,突然想起來一件事。範傳朔那天中暑據說就在這條主路上,但不管他是從行政樓、還是教師公寓樓到D區,根本不用經過經過這條主路啊。
D區後麵的那條路離行政樓、教師公寓樓更近、綠化做得更好。大熱天還是中午,他是有什麼理由非得這麼繞著路走?就算是去彆的實驗室拜訪同僚,大中午的哪個導師會在實驗室啊。
總之,季知行更加認定範傳朔偶遇薛樺這件事必有古怪,而他借實驗室給薛樺的舉動肯定也是暗藏禍心。
“你們覺得要不要去提醒一下薛樺?”薛樺是傲慢了點,但又不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季知行覺得不跟這人來往也就罷了,但眼看他即將掉入不可測的陷阱,不提醒一下良心好像有點過不去。
這回連林朗都不同意:“真這麼跟薛樺說,除了自取其辱沒有彆的可能。那天在109,佘猷不也勸他多考慮一下嗎?薛樺都懶得聽。人家還是朋友加舍友呢,我們算什麼?”
季知行想想也是,薛樺如今視他們為對手,他們說的話肯定聽不進去,沒準還要被他曲解為嫉妒。算了,還是不多此一舉了。
“前麵就是B區了,閻教授的舊實驗室在三樓。”季知行抬手往東邊一指,“我們先去二樓找閻教授。”
到了二樓,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閻教授正在斥責實驗室新來的實習生。
除了顏久升搞丟數據那會兒,季知行在實驗室半年還從沒聽過閻教授的訓斥聲呢。當然,他們四個都很自覺也很努力,失誤也少,確實沒什麼好斥責的。
他本來以為閻教授發火是因為新學生偷懶呢,沒想到聽話音竟然是因為勤奮過頭了……
看來閻教授以利動人的勸學方法真的很有成效啊!
“現在,立刻收拾東西回去補覺,以後再有通宵的,通通取消實習資格!”
哇,通宵啊!真是太勤奮了,不過這確實不是長久之法。
閻教授一向是不要求他們加班的,到點下班,回宿舍好好休息,第二天才有精力再戰。休息時間不足,做實驗就容易走神,腦子也木得轉不過彎,就容易出實驗事故。
季知行三人貓在樓梯轉角等閻教授訓斥完了才繼續往上走。
一見著季知行,閻安瑾直接從口袋掏出鑰匙遞給他:“原先的儀器都還在,你能用上就用,用不上都搬到倉庫裡去。”
“謝謝老師。”季知行沒有說什麼客套話浪費閻教授的時間,他不愛聽這個。
許東陽適時上前:“閻教授,可以請您擔任我們的項目顧問嗎?”這是來時的路上,他們就商量好了的。
閻教授好意將實驗室借給他們用,也沒提錢的事。他們當然不能就這麼心安理得地接收,可提租金什麼的就太市儈了,反而不合閻教授的脾性。
不如趁機請閻教授幫忙指導項目,還可以順理成章地給閻教授發顧問費,一舉兩得。
閻安瑾哪裡聽不出他們是要找個名目給他實驗室的使用費,不過他也沒拒絕。拒絕了,季知行他們反而不能坦然地使用實驗室。
有了實驗室之後,就得采購儀器和材料了。
這點許東陽早就做好了市場調查,在查看過實驗室舊有的儀器後,他一一聯係之前選定的儀器供應商,訂購儀器。然後又按照季知行定下的材料單子采購了一批材料。
很快,實驗室就有模有樣的了,十位社員參觀之後也都很激動。比起那個幾十平的活動室,眼前的一切才是他們夢想的真正起點啊!
在正式開始實驗之前,季知行還特地找來之前打過交道的齊畢安,請他講故事“恐嚇”一下大家。
齊畢安如今研三了,在試驗區混了三年,聽到遇到的實驗事故數不勝數。他明白季知行的用意,特地挑了一些聳人聽聞的實驗事故來講。
比如有算錯物料濃度加了100倍,導致反應釜壓力表炸飛爆掉一隻耳朵的;有搭參量放大器光路時被搭檔誤觸的二倍頻綠光灼燒得一隻眼睛永久失明的;有在配氣過程中出現失誤造成氣瓶爆炸,不幸炸斷一條腿的……
十位社員一開始都當故事聽,可故事裡的血肉橫飛讓大家的表情越來越嚴肅。
在紮紮實實地讓大家明白實驗操作規範的重要性後,齊畢安這才規規矩矩地開始做安全常規培訓,大家都聽得很認真。
最後季知行出麵總結並安撫大家的情緒:“我們的項目所用的材料並沒有什麼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的物質,但是大家在做實驗時還是要集中注意力,避免因操作不規範傷害到自己……”
而後他將十位社員分作兩組,一組負責研發椅麵材料,一組負責研究壓力與反作用力係統。
相對來說,壓力與反作用力係統更為複雜。但先期的項目論文已經將這種複雜性解決了一大半。這一組的社員隻要再進一步篩選效果更優的零部件,打磨各零部件之間的耦合即可。這一組由擅長計算機的林朗領導。
而椅麵材料是先期的項目理論基本沒有涉及的部分,所以現階段就得根據第一階段電腦軟件模擬出來的幾個方案挑選材料、調整配比、調節形狀,以恰如其分地配合壓力與反作用力係統,最終達到零重力效果。
季知行領導這一組的實驗,將6個成員又分作3小組。
一組負責掃蕩市麵上所有的座椅材料,如蜂窩凝膠、中空記憶棉、3D空氣纖維等,看能否通過適當的修改,使現有的材料配合壓力與反作用力模擬係統發揮出零重力效果。
另外兩組負責自己研發材料,分彆從極軟和極硬兩頭漸漸往中間度靠攏。
對於座椅的軟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而他們要考慮的是什麼樣的軟硬度能更好地配合表達零重力效果。
在實驗室,十位社員迸發了比第一階段更澎湃的科研熱情,所有人都很珍惜這個也許稍縱即逝的機會。
有季知行指導,閻教授也表示可以帶人去他實驗室觀摩,大家很快就度過新手期,順利上手了,實驗推進得很順利。
季知行一邊為實驗進度高興,一邊等著看範傳朔究竟要搞什麼名堂,不料陸陸續續聽到的竟然都是關於他的好話。範傳朔知恩圖報的事如今已經傳得人儘皆知了,學校論壇裡還有個熱帖,都在誇這位教授的德行與風範。
出於對範傳朔的提防,季知行還特地花了一點時間將帖子從頭看到尾,越看越覺得發帖人很有心機。
先是起了個很容易讓人共情的標題《八一八我那個特愛徇私的奇葩導師》吸引眼球,然後以埋怨的口吻陳述自己的導師特彆偏愛某個“補錄”的研究生,一應資源都無條件向他傾斜。
帖子八到這裡,已經引起很多人的憤慨了。“補錄”這個詞語特彆容易戳到“教育公平”等大眾敏感點,而帖子裡描述的導師行為也更加印證了背後必然存在徇私的違規行為。
大家群情激奮地質疑那個研究生的補錄資格,很快就有人扒出了薛樺的名字,對應的導師就是範傳朔。
然後立刻有人跟帖,以校附屬醫院實習生的身份簡述了薛樺救助範傳朔的事,還特地描述了當時範傳朔的情況有多危險,再晚來一步就神仙難救了。
至此,大家的情緒就不那麼一致了,開始有一部分人覺得範傳朔補錄薛樺並偏袒他是一種知恩圖報的行為,可以理解。而薛樺熱心救人,也算善有善報。
帖子圍繞“公”與“私”的界限打了一天,等到有人貼出薛樺的考研成績後,帖子裡的負麵聲音幾乎就都消失了。因為薛樺的成績確實很不錯,即使沒有救助範傳朔的事,他也完全有補錄資格。
然後帖子裡就基本在誇這段正能量的故事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樓主時不時地冒泡。今天說薛樺為了自己的私人課題挪用了什麼儀器,明天說他又搬空了什麼材料,害得範教授正經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多次受到影響。
樓主和其他同門都很不滿,但範教授因為顧念薛樺的救命之恩而屢屢縱容他的得寸進尺。
漸漸地,薛樺與範傳朔的名聲呈一個此消彼長的反相關狀態,薛樺的名聲越來越糟,基本都在罵他貪得無厭。而範傳朔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讚揚與同情,名聲越來越好。
季知行從頭到尾看完,隻覺得毛骨悚然,這要不是範傳朔在有意引導輿論才怪了,他究竟想乾什麼?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