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53章(2 / 2)

林朗和許東陽被趕出實驗室簡直一臉懵,他們是請閻教授來勸季知行停下休息的,沒想到竟然適得其反。

可是,作為NS方程理論方麵的的專家,閻安瑾知道季知行正在創造什麼樣的曆史。

他不能允許有人來打斷季知行的思路,很多時候,靈感像肥皂泡一樣易逝,禁不得一點點外界的乾擾;他也不能叫季知行的草稿以照片或隻言片語等任何形式流傳出去,免得被有心人竊取其中奧妙,卑劣地冠以自己的姓名!

太陽自顧自地越升越高,照耀著大地的一切,又漸漸西斜。

在最後一絲餘暉將要熄滅的時候,季知行終於停下了筆,從無我的玄妙境界回過神來。還沒來得及複核自己寫下的一切,他就被眩暈感籠罩了,接著又被無比強烈的饑餓感吞沒。

閻安瑾伸手將他的草稿本掩上,和其他已經收拾好的草稿本疊在一起。然後轉身對一直守在實驗室外的林朗和許東陽點了點頭,示意他們進來。

林朗捧著尚有餘溫的晚餐放在季知行麵前,許東陽掰開筷子遞過去,可季知行手抖得根本握不住。幸好還有勺子,季知行就著勺子急切地將米飯鏟到嘴裡,連著三四鏟差點把自己噎死,許東陽趕緊端起湯給他灌了一口。

季知行狼吞虎咽地吃完飯,這才覺得自己真正活過來了。放下湯碗,他擦了擦嘴,轉頭正要對林朗說什麼,這才發現一直站在他背後的閻教授。

還沒等他開口,閻安瑾先叮囑道:“其他的事都往後放,儘快將你的推導過程整理成論文!”

聽到閻教授的話,季知行精神一振,他雖然在靈感迸發中推導出了NS方程的通解,但還沒有仔細複查過,尚不能確定是否有哪裡存在邏輯錯誤,但閻教授這麼說就至少是認可他的思路了!

閻安瑾又想到宿舍和實驗室都人多眼雜,於是從口袋掏出一串鑰匙,拆下一把遞給季知行:“這是我辦公室的鑰匙,你可以在那裡完成你的論文,投稿之前不要讓任何人看到你的草稿。”

季知行一凜,這才想到保密的事。

在學術界,竊取科研成果的事不在少數。比如,DNA的雙螺旋結構。

這個發現與原子彈的蘑菇雲並列為20世紀兩大象征符號,在當時轟動一時。其發現者沃森、克裡克、威爾金斯因此而獲得1962年的諾貝爾獎。

直至40年後,人們才發現,最先發現這個DNA雙螺旋結構的其實是英國女科學家羅莎琳.富蘭克林。

當時她醉心於研究,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成果已被同事威爾金斯泄密。又因為精益求精,一直在修改論文,沒有及時發表。最終因為發表論文的時間差,她的成就不受認可,遺憾地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林朗和許東陽這才明白為什麼閻教授要把所有人都趕出實驗室。

等到閻教授離開後,林朗才敢開口問季知行:“你寫的那些是關於什麼的啊?”

剛才,閻教授嚴肅的神情讓他充分明白季知行這回寫下的東西有多了不起,因此簡直是百爪撓心地好奇。

季知行摸了摸那一疊草稿本:“我可能……求出了NS方程的通解。”

在論文正式寫好並順利刊出之前,他還不能百分百地肯定自己求出的通解是對的。畢竟,此前也有各個國家的學者聲稱自己有了結果,但都被學術界的公開討論挑出了邏輯錯誤。

所以,在他的研究成果正式得到整個學術界的認可之前,他還不能誇口自己已經破解了NS方程。

林朗和許東陽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過季知行一向不是會誇誇其談大放厥詞的人,他敢這麼說就證明他至少有九成信心。

“見證曆史啊!”許東陽搖著頭喃喃自語。

林朗第一反應就是掏出手機,攬住季知行:“來!拍個合照。”

等到季知行正式發表了論文,因破解NS方程名垂青史,以後他這張照片說不定還能登上教科書呢!

雖然閻教授叮囑季知行先把彆的事情都放下,但他還是先花了一些時間去化簡釋壓結構的理論部分。

零重力座椅畢竟不是他一個人的項目,而且要整理NS方程的論文也不是兩三天就能完成的。

之前他打草稿的時候,因為筆速跟不上腦速,所以寫下的推導過程有大段大段的跳躍,需要補充的細節很多。所以,後續要填補這些細節也得花不少的時間,他不能叫大家寄予厚望的零重力座椅項目這麼拖下去。

求出NS方程的通解後,要根據零重力座椅的需要算出精確解簡直就像1+1=2那麼簡單。

花了半天時間,季知行就將原本長達37頁的釋壓結構算式壓縮到短短3頁。

他看著這三頁紙滿足地歎了口氣,果然要真正解決問題還是得求根溯源啊!之前他花了將近三周的時間也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如今半天時間就化簡了那麼多!

將新算法交給林朗後,林朗帶著釋壓小組重新研究銜接與耦合的部分,很快就將整個釋壓結構壓縮到35.7公分。

一般的座椅椅麵高度基本在40到50公分之間,所以這個釋壓結構的高度已經很合格了。後續再加上底座和椅麵材料,肯定能將零重力座椅的椅麵整體高度控製在合理的範圍內。

考慮到如今已到了秋冬季節,材料組集中精力與資源先共同對易戥組的碳纖維複合材料進行優化,然後與釋壓結構安裝在一起。

至此,零重力座椅已經有了雛形了。

作者有話說:

1+2+3+4+6……(累計數字為正無窮大)=-1/12的證明過程在第23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