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當代人們的生產生活不像古人那樣深受氣候影響。但在極端自然災害麵前,人類仍然猶如螻蟻,毫無抵抗能力。
如果能人為調節氣候,就能在自然天氣演變為災害之前就施加乾預,彌患於無形!對付彆國操控的極端天氣自然也能應對自如!
溫正陽看著工作間裡洶湧的水麵說道:“據我們所了解,白頭鷹國對氣象武器的研究側重點一是雷電,二就是台風。”
據他們估計,一次雷暴的能量約等於一枚250萬噸當量的核彈,而台風就更可怕了。
僅僅一個氣旋,產生的能量就相當於一枚100萬噸當量的氫彈,而成熟的台風相當於每20分鐘引爆一顆千萬噸當量的核彈!
要知道,當年廣島那枚原子彈也就1.5萬噸當量。也就是說,一場台風平均每天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幾十萬到上百萬顆廣島原子彈爆炸釋放的能量!
自然界氣象變化所蘊藏的能量何其磅礴,氣象武器往往隻是起一個催化劑和倍增器的導向作用,通過釋放較少的能量就能引發“蝴蝶效應”的超強巨變!
就破壞力和攻擊範圍而言,氣象武器較傳統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有過之而無不及。白頭鷹國就曾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提出氣象控製比原子彈還重要的觀點。
鑒於這種威力大、隱蔽性強、經濟耗費低的顯著特點,雖然各國都在聯合國公約上簽了字,但實際上有點能力的國家都沒有放棄開發氣象武器的工作。
華夏,也被拖入這場新型軍備競賽中,幸好已經取得了一點成績。
“事實上,我們起步晚,對氣象研究的深度與廣度肯定和白頭鷹國還是存在差距的,這種差距需要時間來填平。”溫正陽正視季知行,“但是,你破解了NS方程!”
“這意味著什麼呢?”溫正陽帶著季知行往外走,一邊說道,“意味著各國對氣象武器的研究都能在相對短的時間內有較快的進展,但這其實是好事。”
啊?季知行先是糊塗,繼而又想明白了一點:“所以……是不是意味著以後氣象武器就像核武器一樣,基本就是起一個威懾與製衡的作用?”
反正你也有我也有,你給我扔個核彈,我也跟牌,大家一塊兒死!你敢朝我霹個閃電,我反手就是一個颶風,哪怕技術不成熟搞不了颶風,多來幾個氣旋也夠你受的了。
“沒錯,就是這樣。”溫正陽點點頭,“NS方程的通解能將各國的研究都迅速拉到跟白頭鷹國相差不大的水平上,就看哪個國家肯大量投入人力物力了。”
如今,華夏發展勢頭迅猛,國家在這方麵自然是不遺餘力。
“大家都發展起來,也就都不敢輕舉妄動。到那時候,氣象武器的研究重點才會真正轉變為為人們的生活服務。”
到這會兒,季知行從聽到HAARP項目起就沉甸甸的心才終於真正輕鬆了一些。
溫正陽也鬆了口氣,他就怕季知行因為沒必要的心理負擔從此畏首畏尾。
心態對於研究工作者來說至關重要,一旦心有顧慮,思維就會被扼製,靈感就會被絞殺。
季知行如今才21歲,研究生涯還很長,若從此一蹶不振,他於心何忍?所以才會特地破例帶著他在研究所裡走走看看。
見季知行終於放下心理負擔,溫正陽開玩笑說道:“你們年輕人不是很流行密室逃脫遊戲嗎?說不定,再過十幾年,這種密室就能模擬風雨雷雹、酷熱嚴寒等各種逼真場景呢。”
季知行心念一動,突然想到係統裡的虛擬空間。
虛擬空間提供了很多鍛煉場景,森林、大海、草原、荒漠以及各種各樣的氣候體驗都相當真實。是不是,這種全息技術就是奠基於此?
他突然有種見證曆史發展的奇妙感。
在研究所待了三天,季知行就覺得自己腦子裡所有的知識都被掏出來了。比起研究所裡的學者們,他真的是太膚淺了!
這趟研究所三日遊讓他更加認識到,什麼叫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學習是一生的事業!
他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尤其是開闊了眼界之後,他覺得應該要好好規劃一下自己未來的學習與研究方向。
第三天,季知行被溫正陽送到研究所門口,然後還是齊主任一路將他送回學校。
齊主任將季知行交到朱仁手中,又客氣地跟季知行道謝,然後就離開了。
朱仁將季知行從頭看到尾,見他精神狀態不錯甚至很振奮,這才鬆了口氣。
那天,齊主任來得很突然,一來就排出好幾張證件證明身份,表示要請季知行去外地協助研究。
他那時候心裡那個忐忑啊,那些證件從來都是隻聞其名不見其實,他哪裡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萬一是喬裝而來想要綁走季知行的不懷好意的人呢?
後來,齊主任見他疑慮重重,特地致電本市警察局,請局長來證明他的身份,朱仁這才敢把季知行交到他手裡。
雖然如此,這幾天也一直懸著心。如今見著人,心才穩穩地放回肚子裡。
“你既然回來了,有好幾件事等著你呢。”朱仁說著打開備忘錄,“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國際數學家大會邀請你下周對NS方程的研究成果做一次學術報告。”
“國際數學家大會?”季知行納悶道,“不是七月才剛開過嗎?”
國際數學家大會是國際數學界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學術會議,被譽為數學界的奧林匹克盛會,每四年才舉行一次。而今年的7月,第二十九屆大會才剛開完。
“所以,這此大會是特地為你一個人破例增開的!”朱仁說得滿麵紅光,深覺與有榮焉。
“啊……這樣啊。”季知行說道,這麼一說,他也覺得挺高興的。
他不是純粹的數學家,對NS方程沒有那麼強的執念。不過想想也可以理解,對於數學家們來說,NS方程是探尋了200年的謎題,如今答案就在眼前,大家肯定都想知道更多的細節。
就好比,如果有人宣布觀測到了某個星球有外星人的活動痕跡,他一定抓耳撓腮地想知道更多的消息。
人同此心,國際數學家大會一年雙開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第二件事呢?”季知行問道。
“第二件事就是這回跟學校要求要采訪你的媒體是在是太多了,那叫一個絡繹不絕啊!”朱仁心有餘悸地說道。
一開始,他和校長接受媒體采訪還挺樂嗬,這畢竟是長臉的事,尤其是暑假才剛發生了那麼一件糟心事,他們就更希望借這次季知行帶來的榮光洗刷範傳朔父子帶來的負麵影響。
看!我們學校的學生多出色!一兩個敗類並不能說明什麼。
但是,預約采訪的媒體實在是太多了!他們僅僅是接受各種正規官媒的采訪就已經疲憊不堪。
素材也就那麼多,對著幾十上百家媒體一個勁兒地重複,真是嘴累心也累。到後來,就是誇獎的話也說得沒什麼感情了。
他現在口袋裡隨時有一板“金嗓子”潤喉片,校長辦公桌上常備一杯胖大海。
現在,正主兒回來了,就輪到他了。
季知行撓頭,他有點不想麵對媒體:“您和校長肯定都說得八九不離十了,我就沒必要再接受媒體采訪了吧。”
朱仁歎了口氣,他和校長隻能是泛泛而談,對於學術問題說不到點上。
實際上,想采訪老閻這個物院院長的人也很多,但他躲在實驗室,誰也不敢硬要他露麵,可季知行肯定是逃不了的。
“不是我不幫你啊,實在是這回托各種關係來的媒體實在是太多了,這個長那個長,都得罪不起啊!”
一開始,他如實告訴記者們季知行不在學校,被視為是推托之詞。於是各方媒體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遞條子的級彆越來越高,他們實在是擋不住啊!
“而且,這次記者會其實還是有意義的。你想啊,下周就要對著全球頂尖的數學家作報告了,緊不緊張?”
季知行想了想,點了點頭。
雖然不知道會來多少人,但估計應該是不會少。最主要的是,可能會見到很多出現在教科書上的人,叫他怎麼能不緊張。
“是吧,你就把媒體采訪當做一次演練,記者們的嘴可是很狡猾的,數學家們總不至於更毒。你練習一下,到時候不至於怯場。”
季知行這才同意:“那……行吧。”
雖然他覺得自己的心理素質還可以,但到時候在學術會議上肯定需要跟很多專家學者辯難。雖然記者與學者提的問題肯定不一樣,但如今提前適應一下類似的氛圍也不錯。
“那你看是車輪戰,還是一網打儘乾脆開個記者會?”朱仁問道。
“一網打儘吧,速戰速決!”季知行說道。
作者有話說:
咱們文案寫著世界背景現代架空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