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是華夏最老牌最具權威性的媒體,近年來各種新興訊息渠道發展得如火如荼,央視也在探索傳統之外更貼近年輕人的內容。
所以,記者會以及楊適在采訪季知行的過程中相對輕鬆的片段,當天就被截取出來放在微博作為新聞節目的宣傳片,很快就吸引了一波網友。
“哇擦!果然書中自有黃金屋,知識就是財富啊!光是這一回季知行就有900萬入賬,兩年後還有100萬美元等著他!”
“羨慕啊!嫉妒啊!”
“彆忘了之前他在他導師的實驗室乾活,還分到了2500萬呢!”
“再往前還有一筆,就是地震預測軟件那事,那時候各方的獎勵加起來也有200多萬了吧?”
“掐指一算,僅僅一年的時間,季知行淨收入高達3600多萬,外加100萬美元預定。”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嗎!終於感受到了,我的書呢!我的書呢!”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老子這就讀書去!”
“從今天開始,誰敢攔我讀書,就是擋我財路!”
這段視頻激起了許多人前所未有的學習熱情,而視頻播放到圖書館片段時,評論區便充滿了笑聲。
“哈哈哈,人家記者能不知道那是太陽曬的嘛,就是想煽情一下,季知行都不曉得配合一點。”
“其實記者沒有問出“你想爺爺嗎”之類的問題就已經煽情得很克製了,結果季知行直到一點餘地都不留。”
“文科生與理工男之間的思維代溝大概能有馬裡亞納海溝那麼寬。”
“記者:說人話!季知行:曬褪色了。哈哈哈!”
“我看記者前麵一直在引導季知行多說點,沒想到季知行一開始健談反而妨礙記者發揮,哈哈哈!”
“話說回來,為啥人的皮膚被太陽一曬反而會變黑呢?”
“啊,觸碰到我的專業區域了。因為紫外線對皮膚中的黑素細胞具有增殖活化的作用,黑色素沉著過多皮膚就會變黑。不過,黑色素可以防止紫外線對皮膚造成損傷,皮膚變黑其實是人體對光損害的一種自我保護。”
“哦哦,原來如此。但是我希望我的黑色素不要這麼拚儘全力地保護我啊!摔!”
“同感,我的黑色素可能覺得我柔弱到被太陽一曬即化,一點點陽光而已就奮不顧身地往皮膚表層衝啊,何苦來哉,嗚嗚嗚——”
圖書館采訪片段之後緊接著就是實驗室片段,季知行薅免費黃金宣傳機會的詭計得逞了,評論區有非常多人表現出對零重力座椅的興趣。
“這個零重力座椅好神奇,真的能做到完全無感嗎?”
“前段時間老是看見“零重力”這個詞,還以為真是偽科學,原來其實是真科學。”
“什麼時候能上市?超級需要啊!”
“我也要需要!才上班半年,屁股都坐塌了。”
“哪怕效果隻有宣傳的一半好,我也會買的,快上市快上市!”
許東陽潛伏在評論區,看著一眾期待的聲音,笑得合不攏嘴。趕緊發了條評論@宣傳號,把事先做好的官網也貼在評論區。
央視渠道的宣傳效果果然不同凡響,宣傳號的關注量迅速上竄,私信提示音一直就沒停過。許東陽最後不得不關閉通知權限,然後聯係公司宣傳部門,要求宣傳工作趁著這股東風快點上馬!
連著兩三天,線上線下到處都可見這次記者會的新聞,網友的實時討論度也非常高。
“給季知行的心理素質點個讚,麵對三千記者都能泰然自若。”
“記者們問的問題都好規矩啊,是有人拿木倉抵著他們嗎?哈哈哈!”
“太規矩了有點沒意思,我想聽點勁爆的邊角料啊。”
“這不是娛樂圈新聞,謝謝。”
“我敢說那幾個外國記者問的問題都不懷好意,幸好季知行應對得還不錯。”
“勁爆的來了,原來竟然還被退過稿啊,哪家期刊那麼有眼無珠?”
“我們群裡都在討論,大家都猜是《數學新進展》,不然沒道理三缺一。”
“從“缺乏新穎性”這個評價可以看出,《數學新進展》的編輯可能根本沒看論文就拒稿了,季知行當初大概是遇到學術歧視了。”
“靠!我還以為搞學術多純粹的事啊,竟然也有歧視!”
華夏14億人口,搞科研寫論文的畢竟還是少數,“學術歧視”這個概念從此才真正進入大眾視野,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在科研群體中,是否遭遇學術歧視往往很難界定。因為審稿權完全掌握在編輯手中,而絕大部分投稿者都沒有機會去詢問編輯的評價標準。
論文被拒稿究竟是因為確實沒有足夠的價值,還是因為學術歧視等間接因素,作為投稿人有時候難以分清。
不過,季知行的論文完全不存在“沒有價值”一說,所以因學術歧視被拒稿的可能性簡直約等於90%。
另外10%的可能就是編輯的學術水平實在太低了,以至於理解不了那篇論文的邏輯思路。
但頂刊的編輯並不是一般二般的人能做的,門檻相當之高,所以這10%的可能性還得打個骨折。
經過一場轟轟烈烈的討論,《數學新進展》在華夏的聲名每況愈下,普羅大眾對這本期刊的印象跌到穀底,而科研群體也開始有意避開這本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