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季知行帶著光子芯片項目組成功將矽的光路由能力整合到單一的芯片中後,樊繼安幾乎同一時間放出了傳統矽鍺半導體量子點器件量子比特的測量、製備和邏輯門操作成果。
當光子芯片項目組實現了在多路自由光學通道中控製納米顆粒的支路選擇,樊繼安當天也發布了半導體量子點與超導腔耦合的自旋量子比特以及複合量子比特擴展研究。
當光子芯片項目組通過參數優化完成了狹縫波導和納米線波導之間的偏振選擇性耦合裝置,樊繼安第二天就宣布已在實驗室實現二維空間的連續量子行走。
總而言之,雙方是徹底卯上了。
這場圍繞芯片的科研競爭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又因為季知行在光子芯片項目組中是絕對的主力,所以網絡討論熱情很高。
“光子芯片是個啥?跟量子芯片比哪個強?”
“不好說,就理論而言,量子芯片更成熟,光子芯片受限於結構和材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聽說季知行重新設計了結構,而且他們項目組也有新型矽基材料。”
“不是噱頭就是炒作,一個搞數學的跳去搞芯片,專業不對口啊,不是為了套取科研經費還能是為了什麼!”
“誰跟你說他是搞數學的,人家是物理專業的啊。”
“啊?!”
這句話叫部分吃瓜群眾大吃一驚,此前經過媒體的大肆宣傳,大家對季知行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的事耳熟能詳,也知道他拿到的那個菲爾茨獎是數學界的最高獎項,所以自然而然就默認季知行就是數學專業的,結果人家原來其實是物理專業的?!
“隔行如隔山,學物理不代表他就精通芯片領域好吧,彆人搞芯片跟便秘似的憋了半天隻憋出個屁,他那個光子芯片研究進度快得簡直像竄稀,說沒有貓膩誰信啊!”
“我信!科研有時候缺的就是靈機一點,愛迪生不都說了嘛,那1%的靈感往往比99%的汗水來得重要。”
“那什麼論文我反正一個字也沒看懂,不過我對季知行有信心,他一立項我就重倉國產芯片概念股了,嘻嘻嘻。”
“好家夥,“寒武紀”也敢進場,打白頭鷹國發布《芯片法案》起,國產芯片概念股基本就持續走跌吧?”
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
“聽說已經完成渦旋光束發射器等集成光器件設計了,這一步一步看來,走的還是腳踏實地的。”
“跳出傳統芯片結構另辟蹊徑,光是這點就值得為季知行喝彩了。”
“季知行運氣實在太好了,怎麼就那麼剛好有合適的矽材料支持呢。”
“但是矽基的二階、三階等低階效應恐怕難以避免在原子尺度去修飾材料的非線性響應。”
“那就在矽波導上添加刻槽結構引入具有平麵外光束偏轉和聚焦功能的片上集成光器件。”
“那這跟傳統芯片的集成化模式結構有什麼區彆?”
“對啊,光子芯片的最大優勢就在於顛覆傳統結構,以繞開EUV光刻機。如果失去這個優勢,還不如老老實實搞量子芯片呢。”
“不管怎麼說,芯片領域出現了一條鯰魚總歸是好事。”
“沒錯,沒的不說,那個溫溫吞吞的樊繼安終於不敢藏著掖著了。”
“哈哈哈,要是沒有季知行這條鯰魚,樊繼安恐怕都敢躺足三年才陸續發布那三項成果。”
“不知道他手裡還捏著幾張底牌。”
“我覺得不多了,樊繼安第三次跟牌的時候說辭已經很保守了,“在實驗室實現”。”
樊繼安對著電腦眯著眼將光子芯片項目組最新發布的論文看了又看,半晌之後一扔鼠標。可惡!竟然找不到破綻!
他拿下眼睛,閉上眼仰頭靠在椅子上,疲憊地呼了口氣。
他手裡的好牌已經都打出去了,如今僅捏著半張不成型的殘片。
在時間不夠寬裕的情況下,他並不能保證高霄和季知行下一次出牌時,自己能拿出具備優勢的階段性成果。
以光子芯片項目組的效率,他一旦落後一步,恐怕就沒有再趕上的機會了。
樊繼安倏地睜開眼,這樣下去不行!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