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憶(1 / 2)

美人善謀 十豆水 5468 字 9個月前

《美人善謀》全本免費閱讀

顧不言對自己的父親並無印象。

顧辰安率軍前往碧邏城那一年,他不過還是個繈褓中的孩子。

他沒見過父親在世時的風光,卻經受了父親死後諸多的譴責與排擠。

人前人後,“周國蛀蟲”、“奸佞之後”的罵聲不絕於耳。

他默默承受,從不回擊。

十四歲那年,一名陌生漢子找到了他。

深秋的夜晚,漢子對著少年“噗通”跪地,“公子,碧邏城之戰敗得可疑啊,葉開在關鍵時刻自戕,神機軍轉瞬沒了蹤影,顧家軍失去後援與南蠻人戰至力竭,十萬人啦,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國公爺更是數箭穿心,嘴裡一直咕嚕著‘藍色杜鵑花、藍色杜鵑花’,隻是,他沒來得及道明原尾……便咽了氣,可恨的南蠻人連他的屍身也不放過,割下他的頭顱,飲他的血……”

七尺漢子邊說邊痛哭,一聲聲,悲慟欲絕。

那時的顧不言已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麵色不變地問:“你究竟是何人,為何知曉父親軍中事情?”

漢子答:“卑職乃顧家軍副將獨孤蒼,沒護好國公爺,卑職罪無可恕,唯願在有生之年為國公爺洗刷汙名沉冤昭雪,哪怕因此搭上這條賤命也在所不惜。”

他於碧邏城之戰中僥幸撿回一條性命,多年來隱姓埋名苟且偷生,終於等到風頭漸弱時潛入京城,見到了國公爺獨子。

顧不言扶起聲淚俱下的獨孤蒼,詳細詢問一番後,再將其秘密安頓好。

自此,他便開始調查“藍色杜鵑花”。

並於次年春,在一片質疑聲中討得恩旨,率五千將士前往碧邏城抗擊南蠻國六萬軍隊。

五千人對六萬人,說出來就像個笑話,沒人看好他的這次出征。

就連年輕的皇帝也私下相勸:“子仁萬不可以身犯險,若無十足把握,定要確保自個兒性命無恙。”

他卻立下重誓:“不破南蠻身不還。”

相同的戰場,相同對峙的兩國。

不過是領軍的主帥從父親變為他。

沒有硝煙彌漫戰馬嘶鳴,也沒有刀光劍影血肉橫飛。

有的,卻是敵軍軍營裡蔓延的疫毒、病痛的哀嚎、來勢洶洶的死亡。

南蠻國六萬人無一生還!

他終是以最慘烈的方式打贏了這場戰爭。

遙望碧邏城,廣闊的大地屍橫遍野惡臭陣陣,卻也是綠意盎然百花盛開。

顧辰安慘死的山腳已是溪水環繞、春風拂麵,美得驚心而絕情,好似一切過往皆如夢——一切血雨腥風皆似煙。

因了這場勝仗,顧家順利翻身,在京城一時風頭無兩,曾將他們踩在腳底的世家轉頭又對他們阿諛諂媚。

顧不言更是一路晉升,直至坐穩現今錦衣衛指揮使的位子。

但當年父親的碧邏城之敗依然成謎。

事關“藍色杜鵑花”的調查也毫無進展。

他幾乎派人踏遍周國國土,遇見過各色各樣的杜鵑花,如紅、白、粉、紫、黃等等,卻獨獨沒見過長成藍色的杜鵑花。

後從一遊曆高僧口中得知,藍色杜鵑花乃是長在西域,因其品種稀有難於養植,並未引入周國。

那高僧還揮筆畫下一株藍色杜鵑花,其形狀色澤與李曼雲發簪上的三朵並蒂花一模一樣。

以至於他第一次見到這枚發簪時,忍不住直接從金毋意頭上摘了下來,滿以為能就此揭開真相,卻不想,一切仍是茫無頭緒。

夜又深了幾重。

冷風襲來,吹得祠堂內的燭火肆意搖曳。

顧不言將發簪收回兜裡,繼而燃上一柱香,在牌位前的蒲團上磕了三個響頭,轉身出了屋子。

剛拐上府中的遊廊,正好與匆匆趕來的江潮迎麵撞上。

江潮聲音發沉,“大人,丁寬傷勢過重,死了。”

顧不言步子一頓,英挺的五官在夜色裡愈加冷峻,“何時的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