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武經》《道經》(2 / 2)

隻不過太祖藏了私心,在《武經》和《道經》中不僅摻雜了很多私貨,而且也刪掉了不少要命的關鍵點。

修煉不慎,輕則受傷,重則喪命。

後來可能是為了禁武,也可能是為了不釀成大禍,於是就下令銷毀這兩本巨著。

並且頒布禁令,凡私藏著,重罪。

殷啟按下心中的激動,他將近百冊的《武經》和《道經》取了下來,直接席地而坐。

他先是拿起《武經》第一冊,開篇就講:武學最終,乃是堅固肉身,超脫生死,絕非殺戮逞強。世間如苦海,肉身如渡海之筏。若肉身堅強,則能載人直達苦海彼岸。

按武經上所說,武道修煉分為七大層次,分彆為練肉(武生),練筋(武徒),練膜(武士),練骨(武師),練臟(先天武師),練髓(大宗師),換血(武聖)。

至於武聖之上的人仙境界,這武經中卻是沒有記載。

不過倒是有印月和尚注解,人仙要煉竅。

殷啟一目十行,快速翻閱著。

雖然看得粗略,但殷啟也深深震驚,這陽神世界的武道真是完善到了極致。

若是將陽神武道融入洪荒武道,那必然可以徹底完善洪荒武道。

不僅如此,他還要融入明勁、暗勁、化勁。

至於抱丹,殷啟一直猶豫。

因為丹田就一個。

若是凝聚了血丹,就沒法存儲真氣,隻希望未來能夠找到解決之法。

粗略地看完《武經》,殷啟沒有急著尋找其中的《過去彌陀經》,而是拿起了《道經》,他對陽神修道之法同樣好奇。

《道經》第一冊,開篇就是:世間如苦海,人之肉身如渡海之筏,然苦海無邊,筏終腐朽,唯有神魂堅固,則可舍棄舟筏,以自身之力,遊至苦海彼岸。

武道煉體,以肉身不腐超脫彼岸;

修道煉魂,以神魂不滅超脫彼岸。

兩者雖然道路不通,但卻殊途同歸,都是為了追求不腐不滅的不朽。

但殷啟知道,必須道武雙修。

唯有陽神加粉碎真空,才有可能看到彼岸。

至於超脫。

原著中洪易最終都沒有做到。

按殷啟猜測,陽神和粉碎真空都相當於仙境,也就是地仙境。

超脫彼岸應該就是天仙境了。

但受限於世界等級,天仙境便是遙不可及的彼岸。

收回思緒,殷啟繼續往後看。

修道煉魂,共分十大境界,分彆為:定神,出殼,夜遊,日遊,驅物,顯形,附體,鬼仙,雷劫,陽神。

相比《武經》,《道經》裡麵就充斥著大量的廢話。

絕大部分都是灌輸如何忠君愛國,以及培養高尚品德的,真正的修道之法是少之又。

特彆是附體之後的鬼仙。

要不就是空洞的理論,要不就乾脆是通篇廢話,有用的信息沒有幾句。

很快,殷啟就翻完了《道經》。

“現在,我也初步了解了陽神的修煉體係,該取出《過去彌陀經》了。”

殷啟再次拿起了《武經》,以微弱的真氣開始一冊一冊地仔細檢查起來。

若是藏有《過去彌陀經》,他肯定能夠發現異樣。

許久,殷啟眼睛大亮:“找到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