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儒林外史(2 / 2)

此時王金貴家裡隻有他、他的老伴兒張氏以及一個小孫子。

雖說古代人家裡吃飯女人和小孩不能上桌,但是王金貴家中隻有三口人,也不可能自己一個人坐在桌上吃飯讓老伴兒和孫子到廚房的小桌板去吃,所以一向是坐在一起吃飯的,王文龍寄居到王金貴家裡之後,自然更是拉張氏一起吃。

這幾天他一口一個伯母叫的五十多歲的張氏對這乖巧侄兒喜歡的不行。

吃飯時王文龍問王金貴:“不知道伯父是否認識書房中的東家掌櫃,能否幫我問問他們收不收話本?”

王金貴問道:“怎麼你想寫?”

王文龍點點頭道:“我也有些寫作的本事,想寫本試試看能否賣出去。”

王金貴頗為驚訝自己的這位外侄還有這樣的本領。

幾天的接觸他也知道王文龍不是一個胡吹大氣的人,對此十分重視。

王金貴想了一會兒,建議說道:“這事情不要去找東家,我明天找一位老爺來,讓他先看看你的書。”

王文龍自然點頭答應。

第二天王文龍花錢買了酒肉,交給張氏讓她幫自己整治。

買菜時王文龍故意多買了三斤肉,張氏見了那許多酒肉就說道:“就是請一頓飯,何必買這麼多東西?”

王文龍笑道:“我也沒做過飯,不知道該買多少,若是買的多了,便請嬸子留在家裡麵慢慢吃。”

張氏嘴上說著王文龍一個大男人哪裡懂得這些事情,下次她跟著一起出去買,免得浪費錢,卻是為自己家裡接下來幾天都能吃肉而感到開心。

至於幫王文龍煮飯的勞累,張氏自然是不放在心上了。

到晚上王金貴去送刻板回來時便帶了一位四十多歲的白胖先生一起回家。

王金貴和王文龍介紹道:“這位便是餘家書坊裡頭有名的鄧老爺,諱誌謨的。”

鄧誌謨這個名字王文龍聽著十分耳熟,隻是一時想不起來具體信息,但隻要有記憶,就說明這人肯定是古代文學史上有一號的人物。

王文龍知道這年頭管有秀才功名的人都叫做老爺,地位可是比他們這些普通人要高不少。

他連忙起身,一臉崇拜的拱手道:“學生王文龍見過鄧朋友,久仰大名,如雷灌耳,隻是無緣,不得拜識。”

王金貴以前隻道王文龍字寫的漂亮,但畢竟成長在西洋多半不知道什麼聖賢禮教,他此時突然聽王文龍這四六八句的切口極為流暢,不禁愣了一下。

而鄧誌謨則是眉開眼笑。

讀書人間往往自稱是學生,管考上秀才的人叫做朋友,而沒考上秀才的童生無論年紀多大都被叫做小友。

鄧誌謨聽王文龍如此說話,當下就把他當成了一個還沒有得到秀才功名的童生,也算是儒門中人,又被這樣捧上一番他瞬間與王文龍感覺親近。

他忙和王文龍互相拱手見禮,接著就被王文龍熱情的拉著進屋去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