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葡萄牙國史》的印刷就不同了,首先裡頭有大量的地圖,再加上格外設計的裝幀和牛皮包邊,售價十分高昂,無釘裝版售價十五先令,釘裝版本售價一英鎊,後者相當於此時一個英國熟練工人三個月的工資。
沃爾特原本以為這樣的書籍不會賣得太火,隻是將之作為權宜之計,但是書籍開賣兩個星期之後以紡織業迅速富裕的西英格蘭地區的書店主就大量來信索求更多貨物,接著倫敦北部東英格蘭以及南部地區的書店也紛紛來催貨。
這本書居然直接大火,四百冊的印刷數量瞬間賣光。
《葡萄牙國史》這樣的書籍對於底層英國人來說根本讀不懂,他們連歐洲的地理位置都搞不清楚,但是稍有學識的人物卻紛紛追捧。
這年代的精裝書籍隻能走上層精英路線,而此時,英國許多新興的資產階級以及王公貴族都購買了這本書,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這年頭的英國,因為紡織業已經催生出一大批小工廠主,這些人富裕了之後,也追求貴族的派頭,往往在家中學習貴族的裝潢,弄得雕梁畫棟,出門在家也學些貴人打扮,見到有名人物都購買這《葡萄牙國史》並加以稱讚,鄉野之間稍有家資的小工廠主都積極附和。
《葡萄牙國史》在英國直接火了,甚至連七十多歲的伊麗莎白女王都難得的在宴會之中說到此書:“《葡萄牙國史》是一本極富東方色彩的神奇作品,讀起來深刻又有趣,對於治國理政也有極高的價值……這本書確實是我這幾天都在看的書籍。”
伊麗莎白一世突然評價《葡萄牙國史》其實是沃爾特在背後使了錢財,但是毫無疑問,再次將《葡萄牙國史》推上熱門話題。
幾個月後,《葡萄牙國史》的銷量直接超過一千冊,在英國這已經是絕對的暢銷書印刷量。
這樣的銷量足以引起歐洲其他國家的注意,《葡萄牙國史》迅速飄洋過海,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先是在荷蘭,接著在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創下赫赫聲名。
歐洲人熱衷於談論《葡萄牙國史》的內容,不過此時依舊強大的西班牙和占有輿論主導權的天主教世界對於《葡萄牙國史》的評價是褒貶兼雜。
許多西班牙人認為此書雖然寫的有意思,但遠遠稱不上完美,那個中國人居然預言西班牙帝國已經走向衰落,甚至表示現在才剛剛開始從事殖民活動的英國可以依靠特許公司模式崛起。
雖然王文龍在書中已經對此詳細論證,但是西班牙人卻普遍傲慢地表示王文龍的論述有種種問題。他們相信占有南美洲廣袤土地,無數金礦銀礦的西班牙殖民帝國必然將永遠繁榮下去。
《唐吉柯德》的作者,塞萬提斯·薩維德拉從小出生於教會學校,成年之後擔任過當地主教的侍從,後來參軍和西班牙軍隊一起輾轉於希臘和羅馬作戰,還當過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軍需官。此時他已經是著名詩人,家,雖然境遇有些窘迫,在作品之中也沒少諷刺貴族和僧侶,但塞萬提斯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受益於西班牙殖民成就、忠誠於天主教會的西班牙人。
他了《葡萄牙國史》之後對這本書籍高度讚揚,但是卻駁斥王文龍認為西班牙帝國終將沒落的觀點,他表示隻要西班牙帝國能夠堅持“正派”,那麼就一直能受到“主的福蔭”,“看不出任何帝國衰弱的可能”。
讀者看到他的評論紛紛大聲稱讚,認為塞萬提斯無愧是最偉大的西班牙作家。
而隨著越來越多來自歐洲關於《葡萄牙國史》的消息傳回西洋,西洋華人也發現《葡萄牙國史》在歐洲火了。
之前王文龍的名字隻是在大明的海主之間流傳,雖然算火,但是隻在上層階級之中才聽得到他的名氣,許多在西洋的華人已經多年沒有回過大明,根本不知道王文龍這號人,即使聽過《葡萄牙國史》的名字甚至看過原書,但也對王文龍並不了解。
直到此時《葡萄牙國史》被歐洲人重視許多華商才真正驚訝。
東衝古剌的華商領袖楊七專門給李旦寫信表示:“近日此地的荷蘭人經常說起《葡萄牙國史》一書,此書在他們的海主中已經引起轟動。巴達維亞的荷蘭人已經組成新的東印度公司,其公司人物初到西洋卻對大明萬分景仰,和我交談之時見到華人便主動聊起《葡萄牙國史》一書,對此書衷心讚歎,表示看了此書才知道中國有何等賢哲之士。如今荷蘭人都極為推崇此書,敬仰王文龍。我聽人言及王文龍原本是西洋華人,回到大明也並未做官,李公何不若將之招攬於麾下,與紅毛、荷蘭、葡國人商談之時推出王文龍名字定然大有益處。”,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