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顏思齊的恩公(2 / 2)

“弟兄是?”王文龍怎麼看都沒認出來。

王文龍連忙扶起道:“使不得,使不得。”他又對顏思齊拱拱手邀請說道:“裡麵說話,不知兄弟和楊海主如何稱呼?”

一一一.二五三.二零一.七九

前兩年徐學聚倡導福建衙門開墾台灣,正好趕上福建的災荒綿延,當時的福建巡撫金學曾也是個有眼光能做事的官員,所以開墾移民政策還沒受到太大衝擊。

聞言有一半少年直接跪倒道:“多謝建陽公活命之恩。”

這個時空他的遭遇沒有那麼悲慘,家庭還算安穩,但卻因此更加沒有後顧之憂,早在三年前就出海謀生。

“要是福建人都有這樣的眼光就好了。”王文龍無奈的笑道。

姚旅問:“要不要福建官府再給你們送些人去?”

姚旅拱拱手:“有建陽的話我就放心了。”

顏思齊自己今年不過十六歲,手下這幫馬仔年紀更輕,都是十四五就出海討生活的少年。

而在眾人目光之中這少年卻是神色如常,仿若不覺。

“那是我結義的大哥。”顏思齊笑著回答。

王文龍道:“園客兄可要想好了,去西洋的海途可是凶險呀。”

原本曆史上隆慶以降的開海政策一直實行到萬曆末年,之後隨著荷蘭人騷擾沿海,明朝的海禁政策就在開海禁海之間不斷變更。

顏思齊送完禮物之後就跟王文龍聊起《葡萄牙國史》和《民族國家論》。顏思齊識字不多但是頭腦靈活,並且有相當的國際眼光,講起這兩本書,說的頭頭是道,王文龍和姚旅與他聊的頗為投緣。

“你便是楊海主派來的弟兄?”王文龍向前詢問道。

王文龍奇怪道:“我何時救了你?”

王文龍問道:“可需要我的幫忙?”

“我是海澄縣人,姓顏名思齊,幾年前八閩大災,我全家的家產幾乎被奪,是恩公讓三一教放糧放銀賑濟,又派人到海澄縣去督辦,我家中才得了救命的銀錢。當年在海澄的三一教堂我遠遠是見過恩公一麵的。”

姚旅聽了這話,在王文龍耳邊小聲說道:“這少年眼力倒還不錯,小小年紀對於開墾事業竟能看得清楚。”

姚旅說道:“再等上小半年,把對三一教的監督會弄起個架子來,安排好之後,我便打算動身去往呂宋,先看看當地華人的情況。”

那少年看到王文龍突然臉露激動,下一刻卻是上前一步,果斷跪下:“多謝恩公救命之恩。”

王文龍連忙起身和姚旅一起去迎接。

顏思齊聲名鵲起之後就和到長崎貿易的楊天生拜了把子,如今他已經成為平戶閩人頭領,並且被平戶當局任命為華商“甲螺”,即日語“頭目”之意。

顏思齊進院子給王文龍送上禮單,然後坐下說道:“楊大哥過兩日就回福建,說了到時還要親自來拜會恩公的。如今楊大哥的移民村落進展順利,我們在台灣的人口也已破了三千。”

原本曆史上的姚旅年少時的確遊學四方,但是中年以後就待在老家莆田寫書,王文龍知道姚旅對於民族主義很上心而且關心殖民之事,他早就說過自己想去東南亞,但是卻沒想到姚旅真能下定決心。

可轉過兩天,福州方麵卻突然傳來消息,朝中的刑部主事南居益上書建議禁海。

這一提議正趕在抓了三一教漢奸、徐學聚剛剛派人去監督台灣民團之後,瞬間讓八閩的海商炸了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