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徐學聚讀書(2 / 2)

所以哪怕徐學聚以及福建百姓再三挽留,他還是決定去浙江上任。

徐學聚也早知道勸不住了,舉起茶杯說道:“得借將軍五年高枕,八閩百姓萬分感念,將軍八閩馳名,他日得閒,要多回來小住。”

“我們當大頭兵的再是努力,也不如建陽先生天下聞名的出風頭呀。”沈有容笑著轉移話題,打開了自己帶來的包袱,露出一部嶄新的《農業、地理與鋼鐵》。

“建陽讓他舅子李國助講這包裹走水路帶來福州,就寄在海壇水寨上,據說這書早在江南流傳開來了。”

江南的書籍主要是沿長江往西販賣,以及北上,福建有自己的運輸產業,對於江南的書籍一向是出超多於輸入,所以雖然福州離著浙江並不算遠,但福州市麵上到現在都還難得買到一部完整的《農業、地理與鋼鐵》。

當然,不要小看福建印書作坊的盜版能力,油印的《農業、地理與鋼鐵》已經在建陽的書坊之中趕工了,再等上十幾天估計就能充斥整個福建的書籍市場,還要返銷回江南去。

徐學聚拆開王文龍給他寫的信,快速讀了一遍,哈哈笑道:“建陽還真是古靈精怪,去一趟遼東找出紅山玉不說,居然還研究起什麼人類史來,早就聽聞這書是新奇的,隻是剛剛印刷,在報紙上隻見得做廣告,如今在福建想要搞到一套,沒有個七八兩銀子拿不來,拿下了都還不知全不全版呢。”

沈有容離開之後,徐學聚便點上一爐好香,讓仆人不要打擾,在書房中仔細《農業、地理與鋼鐵》。

看著最前麵關於西洋島嶼平鋪直敘的討論,徐學聚還在心中覺得王文龍這本書並沒有像他之前的作品一樣開篇就語出驚人,可當他讀完第一段,後麵轉進曆史學分析的內容,他頓時就被驚呆了。

條分縷析的社會學分析滴水不漏,徐學聚的思想隻能跟著王文龍的論述走。

等看到“生產方式決定社會製度”的時候徐學聚忍不住驚訝,“這論斷也太獨到了……”

不過仔細回想整個推論的過程,徐學聚又不得不承認王文龍的論述並無問題,自己覺得突兀隻是因為王文龍的思維太犀利,一針見血直刺要害。

徐學聚繼續看,斷斷續續,用了五天時間,看完了整部書,然後他便忍不住長籲短歎。

怪不得這一部書能夠在江南引起這麼大反響,傳入北方也得到許多大人物的推薦,連丁憂的李化龍都專門就此書寫了奏報,這書的分析深度實在是太厲害了。

徐學聚自己也是編書家,在福建巡撫這一任上他一直用著福建的官刻部門編書,已差不多將自己主編的史學著作《國朝典彙》刻完了。

但是將自己的成就和王文龍一比,徐學聚瞬間就覺得高下立判,他隻不過是整理了明朝的各種史籍書目,而王文龍直接在史論的高度點播出了人類史的發展路徑,兩者之間的檔次差彆幾若雲泥。

這時下人來報福州《旬報》總編張燮求見,徐學聚點頭讓他進來。

張燮一進書房就晃悠著手中一部《農業、地理與鋼鐵》,激動說道:“大撫,建陽此部新書非看不可,實在太為厲害了,無論是史料選取,還是議論水平,都是前所未見的作品,足可以名列諸子。”

徐學聚笑著點點頭:“隻憑這一部《農業、地理與鋼鐵》,建陽便算得上是文豪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