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隻是個漁村,但此地的風景卻是獨占太湖之勝,王文龍在來的路上就發現了這地方的風景視野絕佳,從沿湖窪地望出去,湖光山色儘收眼底,在後世絕對會成為網紅打卡點。
他又仔細想了想葉家浜的名字,這才了然,此處就是後世著名的東山啟園所在,那園子前世便是民國時富豪買了葉家浜的土地修的,這時的葉家浜雖然還沒開發,但是美景卻不會變,早在明代此處就是文人雅士聚會之所了。
村中也有富家專門修了亭台,半是莊院半是出租,眾人直接租了一處大院子住進去。
進院子之後,範允臨讓下人趕快采辦本地食物,而如今正是金秋時節,眾人卻是在院中坐不住,商量著出外走走。
範允臨說道:“這幾日湖上風大,遊湖怕是不妥。”
鄧道協建議:“那就爬山,或是探訪古刹。”
沈德符連連搖頭:“此間最有名的碧螺峰我上去過,那可不是容易去的所在,山路狹窄,如今又不是采茶的時節,定然是荒草漫道,咱們難得能上去。”
“也不知此間有什麼有意思的去處。”徐媛苦惱思索。
沈宜修雖然是蘇州人,但她之前一直是閨閣中的少女,出門的機會都少,對於太湖邊有什麼玩耍之處,更是全然不曉得,倒是王文龍前世還真到太湖邊上旅遊過,稍稍思索,便問此間的富豪家人:“東山鎮上可是有一處紫金庵羅漢堂?”
東山鎮的紫金庵泥塑彩繪羅漢在後世的旅行團中也是重點遊玩景點,那可是能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地方,王文龍印象很深。
可仆人聞言卻思索了半天才回答說:“老爺說羅漢堂,怕不就是鎮子西邊那個破庵?那裡聽聞是有幾尊彩繪羅漢,隻不過已破落多年,且彼處連主持都沒有,不知老爺哪裡聽來的?”
王文龍記得前世旅行時,羅漢堂的確在古鎮的西方,再三詢問,基本確定就是那裡了,聽他和仆人說的熱鬨,眾人也起了興趣。
何喬遠好奇問道:“建陽說的什麼羅漢堂?”
王文龍:“是我聽人提起此間一堂古老的羅漢雕塑,卻不想本地人也不熟知。”
徐興公連忙建議道:“既然有古廟可看,不如就去那裡。”
眾人本來就是想找個地方去,當下紛紛同意,因為是去踏青,也不要雇車馬轎子。
範允臨讓仆人準備好吃食後便送到羅漢堂裡去,一群人先徒步上路。
剛走出門時,大家還有說有笑,但走著走著,眾人就漸漸疲累起來。
王文龍、沈德符、範允臨和徐媛都是跑考古現場練出來的體格,跋山涉水,不在話下,有說有笑,走在最前麵,十分輕鬆。
薛素素經常騎馬,沈宜修年紀小體力也還跟得上,作為第二集團追在後麵有些吃力,隻能互相交談來分散注意力,緩解疲勞。
至於剩下的人,包括那位鄧道協鄧將軍都是體力極差,越走越掉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