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東山雅集(1 / 2)

看到這些個人物配置,王文龍瞬間也反應過來,這不就是西泠雅集嗎?

曆史記載屠隆、馮夢禎、曹學佺、李夢華等人在杭州西泠定期聚會,薛素素也經常參加,稱之為雅集,現在屠隆剛剛下葬,這些人多半因此改到了蘇州聚會。

這些人弄出來的西泠雅集又叫“西湖會”,留下了大量的文藝作品,在明代文人之中影響極大,杭州西泠橋也成為後世文人聚會吟詠的場所。

原曆史上到了清代光緒年間,一群後世慕名而來的金石篆刻家於此處平台樓閣之間定期聚會,漸漸結成一個研究金石篆刻的藝術團體,後來發展個“成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

“建陽先生好。”薛素素連忙的走出來,看著王文龍斂衽一禮,上次在屠龍的靈堂前看到王文龍的詩作之後,薛素素就對王文龍的氣度印象頗深,可惜之前見到王文龍時她沒仔細看王文龍的模樣,而王文龍寫完詩不久也就離去,他都沒看清王文龍長什麼樣子。

這時她終於能細細瞧著王文龍的像貌,發現王文龍雖然三十出頭,但是麵白無須,不顯年紀,且身長體健,氣度風流,不禁暗暗點頭。

薛素素也是西泠雅集的常客,貢獻了集會之中不少的樂趣。

這妹子多才多藝,不光能夠寫詩對文,還充當了席間文藝表演的主力,文人筆記中記載薛素素常作的表演是穿著男裝,在騎馬疾馳的同時,一手拿著彈弓,另一手取兩顆彈丸,先向天上打出一顆彈丸,然後迅速發射第二顆,用後彈擊中前彈,兩顆彩彈一起在空中碎裂。這一手彈弓技巧就是老獵戶也比不上,薛將軍的名號便是由此而來。

另外薛素素還有一個稱號是“針神”,她能夠閉著眼睛縫紉而針腳不亂,這關鍵不是縫紉技巧有多好,而是她能夠一心二用。

俏生生的美女一邊跟你聊天一邊手裡忙活著,你以為她在下邊剝瓜子,但說著說著,突然見她拿起針線和香囊,貝齒一下咬斷線頭:“先生說的真好,這個香囊送給先生。”

“鏡山先生!”

……

“在杭?竟有如此之巧?”

後麵緩緩走來的謝肇淛、鄧道協等人也看到了船上熟人,都頗為驚訝。

蓮社和西泠雅集都是江南聞名的集會,卻不想兩邊人馬一起撞上,這要不同遊東山都說不過去。

這年代的文人有一個算一個,都得被攻略。

太湖是後世中國的五大淡水湖之一,湖泊麵積有兩千多平方公裡,約是西湖的四十多倍,太湖連接著無錫、湖州、常州、宜興、蘇州,遊湖一圈,屬於各州府的風光旖旎之處數不勝數。

範允臨連忙邀請眾人上船,旅行人數一下增加到了十多人。

其中屬於蘇州太湖風光之中最有名的就是東山。

東山是東洞庭山的簡稱,其實是蘇州吳中延伸入太湖的一個半島,三麵環水,湖光連天,天天有魚蝦,季季有花果,島上還有一座碧螺峰,峰上所產的茶葉就是蘇州名茶碧螺春,山下的白沙鎮又產白沙枇杷,有吃有喝有玩,使得此地早在唐宋就已經成為文人雅集的遊棲之所。

範允臨等人原本定下休息的地方是臨湖的一處小漁村,叫做葉家浜,這個村中的葉家說起來還是葉紹袁那個蘇州吳江葉家的一脈,隻不過分家的早,如今葉家浜一村都以打魚為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