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流賊也有科舉?(1 / 2)

大順第一謀士 寶城 5878 字 11個月前

她心裡有事想對丈夫說,長久的等待讓她感到焦心,最後還是忍不住到了門口輕聲叫道:“孩兒他爹!你出來一下。”

香蘭正像許多“書香人家”的少婦一樣,溫柔沉靜,從來不大聲說話。今天雖然心緒很亂,但仍然沒有改變說話小聲細氣的習慣。張成仁在滿屋蒙童的讀書聒噪聲中聽見妻子的聲音,知道她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對自己講,便放下書本,走出學屋。

他先摸了摸兒子的頭頂,問道:“回來了嗎?外麵有什麼消息?”

香蘭憂鬱的搖頭,“二弟還沒回來,我去孫師傅那裡打探了,他也很焦心,外麵謠言很多,怎麼好啊!”

張成仁回頭望了一眼,發現有幾個大膽的學生正在門口張望,見他回頭,趕緊縮了回去。他便對香蘭使了一個眼色,說:“我們到後麵說吧!”

說完,他牽著小男孩的手一直走進二門。二門裡邊是個天井院,幾隻母雞正在覓食。忽然一隻雞從東邊的雞窩裡跳出,拍著翅膀,發出咯咯的叫聲。

小男孩跑到雞窩前,笑著說:“娘,雞下蛋了!”說完撿起一隻白皮雞蛋給香蘭看。

香蘭沒心思理睬兒子,皺著眉頭,跟丈夫身後走進上房。上房又叫堂屋,是朝南三間。東麵一間住著父母,當中一間是客廳。張成仁夫婦住在西廂房。他們除了這個小男孩之外還有一個八歲的女兒。如今這小女兒也在堂屋裡隨著祖母學作針線活。祖父有病,正靠在床頭坐著,這是一個很普通的三代同堂家庭。

他們一進上房,不等坐下,成仁的母親就急切的問:”你去鐵匠鋪打聽了什麼消息?德耀回來了麼?“

母親問的德耀是張成仁的叔伯弟弟,他的父親同成仁的父親早已經分家,住在城外鄉下,因為被當地惡紳欺負,被迫同大戶打官司,吃了敗訴,傾家蕩產。父親一氣病故,母親也跟著死了。那時德耀隻有五歲,被成仁父親接來開封,撫養到十二歲,送到孫鐵匠的鋪子裡學手藝,現在早就出師了。因為德耀彆無親人,而張成仁家也人丁單薄,南屋尚有一間空房,就叫德耀住在家裡,像成仁的親弟弟一般看待。

自從開封城被義軍攻陷之後,大家都提心吊膽,生怕闖營會殺人放火。此後雖然城中平靜,井然有序,但大家提起來的心始終不能完全放下。直到十幾天前,忽然有紅袖兵挨家挨戶的通知,要家家都出壯丁。德耀知道成仁是讀書人,不慣乾粗活,便自告奮勇的去了,豈料一去之後,這半個月就沒一點消息,城中很多家都有這樣的情況,也在互相打探。城中有流言說,這些壯丁都被拉走了,在闖營攻打城池的時候,當成炮灰,這更讓大家擔心憂慮。

香蘭怕她公婆操心,不敢把聽到的話全部說出來,隻說,現在還沒確切消息,好像是沒事的。

公公閱曆很深,從兒媳說話的語氣中就猜出來可能是不好的消息,連連唉聲歎氣,“這世道啊,怎麼讓人活下去。平民百姓連保住一條性命都這樣難。”又對張成仁說:“成仁啊!你一天隻會教書讀書,天塌了你都不管。德耀畢竟是替你當了壯丁,你也應該出去打聽打聽才是。”

張成仁安慰父親道:“爹,你放心,開封這樣重要的大城,朝廷不會放棄不管。流寇縱然一時猖狂,也不能長久。官軍一定會回來的,德耀也會被放回來的。”

“什麼流寇,彆亂說話!”老頭子緊張的看了一眼窗外,“小心禍從口出啊!現在畢竟是人家的開封城。”

張成仁知道自己失言,默默點頭。

老頭又道:“你也不能光指望朝廷來救兵,還是趕快出去打聽一下吧!你不要隻管教書,隻管自己用功。城中這麼多青壯被帶走了,總要知道去了哪裡?”

張成仁斯斯文文的說:“我也覺得最近幾天城中似乎有些不對頭,前幾個月,因為圍城,人心驚慌,學生們都不怎麼來了,後來開封淪陷之後,市麵平靜,這些學生又陸續回來了,但這兩日又有幾個不來,難道是又有了壞消息?抑或官軍已經來救援開封,又要發生大戰了?”

老頭經曆的世事比張成仁多,深知官軍的德性,歎息道:“爭來爭去最苦的還是老百姓,咱們小民百姓又沒錢,又沒強硬的後台,還不是任人宰割,官兵土匪一個樣。唉!開封城如果能保持現在的樣子,那就謝天謝地了!”

張成仁低頭道:“隻是如果這樣,我明年的鄉試就要泡湯了。”

聽到這話,老頭不說話了,香蘭也跟著垂下頭,全家人都知道張成仁的誌向,中舉也是全家人的希望。鄉試每三年一次,錯過這個機會,就要再等三年。張成仁已經考了三次。照他看來,不完全是他的八股文寫的不好,好像命中注定他在科舉的道路上要有些坎坷。上一次鄉試,他的文章本來做的很好,但因為在考棚中太過緊張,不小心在卷子上落了一個墨點。匆匆收走卷子之後,他才想起來,沒機會挖補。就因為這個墨點,他竟然沒有中舉。這次他對明年的科舉考試抱著很大的希望,想著一定能夠考中,從此光耀門庭,可現在看來又要完了,他不覺歎了口氣,說:

“唉!我的命真不好,前幾次鄉試都沒有考中,原準備這次鄉試能夠金榜題名,不枉我十年寒窗,一家盼望。唉!誰想到又遇到開封被流……攻破。”

母親也知道兒子的心情,見他憂愁成這個樣子,就勸說道:“開封府二州三十個縣,讀書秀才四五千人,不光你盼著金榜題名。要是明年的鄉試耽誤了,估計等朝廷收回開封,會進行一次補考,也說不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