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劉宗敏笑道:“李哥你放心,軍師安排的很好,我剛才在洛陽周圍轉了一圈,見咱們的人把洛陽圍的好似鐵桶一半,彆說福王這三百多斤的大胖子,就是一隻蚊子都飛不出去。”說的眾人都笑了。
李自成滿意的點頭,又道:“洛陽是沒問題了,這兩天我一直在考慮開封,開封是河南省會,也是數朝建都之所,目前人口百萬,比洛陽繁華十倍,富庶十倍,也重要十倍,咱們要是能在攻下洛陽之後,再攻下開封,就是連續給崇禎兩記重拳,打的他兩眼發黑,頭昏眼花,從此以後再也直不起腰來了!”
眾將一陣大笑,都對攻打開封躍躍欲試。範青卻道:“開封處於豫東,那裡的旱災不像豫中這麼嚴重,開封總兵陳永福有勇有謀,是名宿將。開封的周王也不像福王這麼不得人心,所以,攻打開封要謹慎一些。我立刻派一些細作去打探開封的情況,等細作回來之後,咱們再決定如何打法。”
李自成點頭道:“打人就打在致命的地方,不可輕打,咱們先洛陽,再開封,一連兩拳。”說完大步走出長廊,翻身上馬,笑道:“走,咱們看看洛陽城到底什麼樣?”於是帶著眾將在清晨金色的陽光下,向附近的一座小山丘上奔馳而去。
在李自成已經把洛陽城視為囊中之物的時候,洛陽城中的官紳還在做著死守待援的美夢,甚至有些人認為這些流寇不會攻城,圍困一段時間就會自行撤退。於是,依然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不知道一場滅頂之災已經迫在眉睫。
而在洛陽城的下層百姓中,從夏天起,人們就開始談論李自成,真實消息和虛假消息混在一起,飛滿全城。雖然洛陽官府和警備總兵會發布告示,禁止謠言,但謠言越禁越多。文武衙門都不敢對百姓壓的過火,隻好掩耳不管。實際上一些關於李自成的消息就是從文武衙門中傳出來的。
和往年不同,往年傳播的都是李自成的部隊如何殺人、奸淫搶奪,甚至還有屠城,形容的繪聲繪色。而近來種種傳說和新聞九成都是說,李自成的兵馬如何紀律嚴明,秋毫不犯,如何隻懲土豪大戶,保護平民,如何開倉賑濟,救濟饑民,以及窮苦百姓如何夾道焚香歡迎,爭著投順。一些有關義軍的口號和小故事非常新鮮有趣,生動逼真,讓人不得不相信。
在洛陽的官紳中也不是完全掩耳盜鈴,一些有點見識之人對現在洛陽的境況非常的擔心,他們串聯到一起議論,商量如何才能應對眼前的危機。
這一日,眾人又都聚集在曾任南京兵部尚書的呂維祺家中,呂維祺在洛陽官紳中名氣最大,不僅僅是因為他曾做過兵部尚書,而是他致仕後在洛陽創立了伊洛學院,他親自講學,宣傳程朱理學,在整個中州都有很大名氣。雖然他沒有官職,但地方上有什麼大事,當地官紳都會向他求教。在關係重大的問題上他比現在的地方官作用更大,明代的鄉宦大多如此。
今日,他憂心如焚,背著手在廳中走來走去,廳中十幾個鄉紳正在把從城內外得來的消息講給他聽,其中李自成在豫中地區,如何行仁義,賑濟災民,尤其是提出了一些關於土地和賦稅和口號,更讓他心驚不已。
一名鄉紳道:“闖賊趁著楊嗣昌總督追剿獻賊入川,中原空虛的機會,忽然來到河南,號召饑民,偽行仁義,看來此人確實誌向不小,不是一般草寇。現在屯兵洛陽城下,必欲得之而後快,絕不會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輕易撤軍。老先生見多識廣,能不能想想辦法保護洛陽父老。如果洛陽被攻破,李自成羽毛豐滿,隻怕以後更難製住他的勢頭了。”
呂維祺連連歎氣,道:“我最近日思夜想,十分憂慮,現在看來不是洛陽危急,而是整個河南省,甚至整個中原都要不可收拾了!自從流寇泛濫以來,十多年了,咱們在河南見過的賊寇也有十幾支了,但你們見過現在李自成這般的軍隊嗎?其實,流寇燒殺搶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不燒殺搶掠,而同朝廷爭奪人心,所以我一聽到他們用土地、賦稅來鼓動百姓,我就悚然而驚。”
呂維祺拿起桌上的一張闖營散發的傳單,連連搖頭道:“你們看這些口號,‘吃他娘,喝他娘,闖王來了不納糧。’‘均田免賦,五年不征’,‘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叫大小都歡悅。’這些言論厲害啊!”
在座的鄉紳紛紛點頭,都覺得這些口號通俗易懂,卻又特彆鼓動人心。
呂維祺道:“百姓無知,聽了這些有關土地、賦稅的口號,能不心動?有多少人會因為謀求土地和免稅而去投順,即便沒投順的,也會在心中暗中歡迎。以前隻聽說過李闖王‘剿兵安民’的口號,哪成想,到了河南之後,搖身一變,仿佛解民倒懸的王師形象了!這不是流賊的作風,這是要反天了!”
眾鄉紳都是臉色一變,知道呂維祺的意思,李自成這是要和朱家爭奪天下呢!
一名鄉紳道:“此子其誌不小,作風與彆的流寇確實不同。聽說現在闖賊不殺讀書人,還要重用,先前有一名秀才叫範青的,投順之後被封為軍師,獻計獻策,十分厲害,後來又有兩名舉人,牛金星和李岩先後投順,都受到重用。”
眾鄉紳對範青不大熟悉,隻是聞名而已。但牛金星和李岩都是河南人,同為舉人鄉紳,都彼此認識,還有人是二人的同鄉或同學,一提起二人登時議論紛紛,連連感歎。
呂維祺哼了一聲,“衣冠敗類,日後拿獲,必將寸斬不赦。”
這時候,有仆人進來報告,說:“洛陽知府馮大人過來拜見。”
呂維祺連忙吩咐請進,然後立起,整理襆頭,對眾人道:“各位老先生稍坐片刻,知府馮大人忽然過來拜訪,必有重要事情。”說完,便來到前廳。
二人做揖行禮之後坐下,仆人獻茶完畢,知府馮一俊立刻拱手道:“老先生,大事不妙了,現在城中人心惶惶,到處都在哄傳闖賊李自成的傳單,說他如何仁義,如何隻殺官,不殺平民,隨了闖王就不用交納錢糧,不再受官府豪紳的欺壓。此前據聞南陽城內外的愚民受此煽惑,信以為真,頓忘了咱們大明朝三百年的雨露之恩,紛紛焚香迎敵,成群結隊的投順,還主動給闖賊做內應,結果南陽城不攻自破,土崩瓦解,唐王也已經被斬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