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傅宗龍的苦衷(1 / 2)

大順第一謀士 寶城 5864 字 11個月前

範青微微點頭,這一戰他是有十分把握取勝的。但僅僅取勝還不能讓他滿足,如果能讓明朝一名有名望的朝臣屈服,那將會對以後招撫明朝官軍大大有利,利用他聲望,設官理民、治理地方,招攬人才方麵都有很大幫助。

這時,又有探馬來報,說傅宗龍的大軍沒走潼關,而是走的商州、內鄉、鄧州,沿著豫南和湖廣交界的地方迅速東進。

範青和李岩微笑著對視一眼,這和他們二人預料的一樣,傅宗龍從潼關出來,直接便可東進豫中到伏牛山與闖營決戰,可他沒這個膽子,隻從南邊走,應該是到新蔡、汝寧一代與保定總督楊文嶽會師。二人早就預料到了這一步棋,所以從伏牛山出來就沒向西走,而是直接向南,準備到西平、遂平一代與傅宗龍、楊文嶽決戰。

“走吧!大哥!”範青腳蹬一夾,胯下馬兒嘶鳴一聲,跑了起來,冬日的暖陽照耀在雄健的馬匹和戰士身上,隱約有白氣蒸騰,充滿了生機活力。

新任的陝西三邊總督傅宗龍是在崇禎皇帝的一再催逼下,不得已離開陝西,向河南進軍。當他離開陝西的時候,新任陝西巡撫汪喬年給他送行,汪喬年也是一個多少懂得一點軍事的文臣,知道傅宗龍此去河南凶多吉少,是不得已被逼出關。傅宗龍自己更是清楚,將領跋扈、糧草、軍餉匱乏,最主要的是這些士兵都是草草招收的,根本沒經過幾次陣戰磨煉,大戰的經驗根本沒有。如果好好訓練個兩三年或許有點用處,可這些新兵剛剛招收上來,就要參加大戰,簡直是送死一樣。

他不知道李自成昏迷,但他知道李自成現在今非昔比了,不僅在河南人馬眾多,號稱三十萬,且河南百姓望風歸順,十分的得民心,自己現在去挑戰闖營,無異於以卵擊石,以肉喂虎。但他也是身不由己,崇禎皇帝是那麼的急於“剿賊”,性情暴躁,不斷的有上諭和兵部的催戰檄文飛來,根本不考慮各鎮軍官的情況,也不給他整頓兵馬的機會。他明知出關是凶多吉少,但卻不敢違抗聖旨。當他和汪喬年在灞上相彆的時候,倆人手拉手,都滾出眼淚。

傅宗龍垂淚道:“我這次奉旨剿賊,倉促出關,好比以肉喂虎。”

汪喬年歎息道:“大人隻管放心前去,萬一大人作戰不利,喬年也跟著出關。”

倆人都明白這話中的意思,沒有彆的話說。

傅宗龍不敢從潼關出來,而選擇商州沿著湖廣和豫南的邊界急速行軍,他和楊文嶽密書約定在新蔡境內會師,再作計較。雖然這兩個總督是奉命專力剿闖,皇帝的手詔和兵部的催戰檄文,急如星火,但他們都不敢貿然同李自成作戰。他們得到的情報是李自成要二次進攻開封,但他們不敢去開封方向,就約定會師後,先到項城,避開李自成大軍的軍鋒,美名“牽製”。

傅宗龍和楊文嶽會師這天,初冬天氣,氣溫寒涼。在豫南的一條大路上,數千騎兵從西北奔來,馬身上流著汗,水氣蒸騰,好像在表麵漂浮一層白色霧氣。這隊騎兵隊伍整齊,規規矩矩的沿著大路而行,沒有一個騎兵敢踏入播種完冬小麥的田地。因為聽說到有軍隊到來,而四處躲藏的百姓,看到隊伍大大的一個“闖”字旗幟,紛紛從隱蔽處跑出來,跪在大路旁叩拜,還有人拿出來水給這些騎士喝。

這些年,河南百姓聽慣了“流賊”的說法,認為李自成的軍隊縱然軍紀好些,也終歸是賊,燒殺搶奪這類事情是少不了的。但闖營縱橫河南以來,這些百姓是真正見識了這支部隊的紀律嚴明,他們還常常的宣講口號“不拿百姓一針一線”,不但不騷擾百姓,看到百姓饑餓的,還會拿出繳獲的糧食放賑,這在官軍中是從來沒有的。官軍隻有搶奪禍害百姓的份,哪管百姓死活,所以闖營的仁義之名是真正的傳揚開了。

大路兩旁數百百姓夾道歡迎這支闖王的隊伍,但這支隊伍並沒有停下來,他們隻是善意的向百姓微笑,然後騎著馬疾馳而過,隊伍中間有一位年輕的將軍,精乾剽悍中帶著一絲文雅,騎在馬上疾馳而過。一些百姓悄悄打聽,這人是誰?這就是李闖王本人麼?可年紀不像啊!有接觸過闖營的人嘲笑道:“這人你都不認得?這是闖王身邊的重要人物,叫做範青,和劉宗敏將軍齊名,是闖王身邊的左膀右臂。”

然後又補充道:“這可不是我說的,這是從闖營戰士中傳言出來的。”

有人喃喃道:“可他看起來很年輕,隻有二十三四歲的樣子,這可真是年輕有為啊!”

範青是聽不到這些議論的,他駐軍西平和遂平之間,探得傅宗龍和楊文嶽要在新蔡會師。他和李岩分析,認為傅、楊會師之後,不外有兩個趨勢,一個是趨守汝寧,汝寧是一個城府,是明朝宗室崇王分封所在,所以傅宗龍和楊文嶽固守汝寧似乎是理所當然。可是範青估計,他們可能害怕駐紮在汝寧,會和汝寧守軍一起被包了餃子,所以駐紮在項城的可能性更大,這樣可以互為犄角,也方便逃跑。

範青怕明軍逃走,自己親率八千騎兵疾趨汝寧和項城之間,其餘大隊人馬在後。當晚範青駐軍射橋,下令部隊不許進入民宅,雖然是冬天,但也隻能露營,或找空無一人的宅子才可以進入。深夜,在鎮外的空地上搭了許多軍帳,曠野間,星星點點,一望無邊。

鎮子裡的人開始好一陣兒擔心,怕這些兵會進入鎮子騷擾百姓,但見他們隻在鎮外露營,不由得十分感佩,於是當地十幾名父老抬來牛酒犒軍。範青笑著對他們說,闖營的隊伍是義軍,宗旨是剿兵安民,將殘害百姓的官軍斬儘殺絕,將踩在百姓頭上的鄉宦土豪除掉。所以牛酒我們收下,但一定要給銀子補償。

這些父老推托不過,隻能收下銀子。在回去的路上,議論感歎,早就聽說過闖營的隊伍在豫中殺富濟貧,對百姓放賑。百姓一旦看到闖營的人到處焚香禱告祝願,巴不得闖王前去解救苦難。這種事情聽得多了,但也半信半疑,此刻真見識到闖營的作風,沒有不佩服的。

當晚,範青再次強調軍紀,有騷擾百姓,奸淫擄掠的,一概殺無赦,全軍凜遵,無人敢違抗。

此時,傅宗龍和楊文嶽剛剛在新蔡境內會師,他們本想進入新蔡城中休息。但新蔡的鄉紳共同商議,緊閉城門,不許他們進入。所以他們隻好在城外會師,駐紮在嶽城鎮,還有鎮子周圍的村落。

因為糧草不足,所以派出一部分人馬去新蔡收繳糧食,新蔡縣令站在城頭上大聲回稟:“兩位大人,新蔡接連遭受兵災饑荒,城中十分困難,自救不暇,實在沒有多餘的糧草供應大軍,萬請原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