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傅宗龍獻策(2 / 2)

大順第一謀士 寶城 6077 字 11個月前

傅宗龍道:“如此最好,白土崗周圍六個縣城,幾十個寨子,我可以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治理的井井有條,隻需半年時間就能成為一個百姓安居樂業的局麵。”

範青大喜,他就知道傅宗龍有這個能力,看看他的履曆,幾十年一直做官,政績顯著,若連區區幾個縣城的地盤都管理不好,還有什麼麵目稱之為名臣。”

範青又道:“還有一個難題,我與劉宗敏賭約,要攻下葉縣,你有什麼辦法?”

傅宗龍道:“葉縣難以攻克的原因是上下一心,總兵劉國能和縣城中的鄉紳互相支持,抱團堅守,要想攻克葉縣,必須離間他們之間的關係。”

“怎麼離間?”

“這很簡單,軍師不是已經確定了籠絡地方鄉紳的政策麼?可以先用軍隊包圍葉縣,但不攻打。然後在葉縣城外組織百姓春耕,重新劃分土地,把信息傳遞到城中,如果城中鄉紳投降的話,保留他們的家產土地,如果不投降,就把他們城外的莊子全部沒收,分給饑民。有彆的縣城優待鄉紳的政策做例子,我相信葉縣中的鄉紳很快就會想要投降了,這些鄉紳其實對崇禎和朝廷並不忠心,他們更關心的是他們的土地、財產,土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

範青連連點頭,“好主意!”這法子其實和他所想差不多,之所以問傅宗龍,是想考驗他是否真心投降。

傅宗龍又補充道:“葉縣縣令張我翼是我的學生,我給他寫書信一封,向他招降,他八成可能會偏向咱們義軍。”

範青微笑點頭,傅宗龍最後那句“咱們義軍,最合他的心思,這表明傅宗龍已經進入角色了,把自己當成義軍的一員,而不是流寇。

當天,範青又帶著傅宗龍拜見高夫人,高夫人勉勵了傅宗龍幾句,然後傳諭全軍,封傅宗龍為大學士,地位和軍師相等,主要負責設官理民,組織百姓,恢複地方生產的民事,可以看作文臣之首。

從高夫人那裡出來,範青從軍中選拔了十名有學識的人才,準備跟著傅宗龍學習做官理民、管理百姓。在大廳中,這十名下屬都穿著讀書人的長衫,恭恭敬敬的給範青做揖。

範青微微點頭,審視這十個人,這十個人都與他有這樣或那樣的關係,算是親信吧!按著親疏,從左麵數,有王誠、邵時信、李岩的弟弟李牟,後麵還有賬房先生和秀才出身的軍隊下屬。

範青緩緩道:“你們都是我從軍隊中挑選出來,讀過書,頭腦靈活,有些才乾之人。傅宗龍是一名很有經驗能力的官員,你們跟著他好好學習怎麼治理地方,怎麼管理百姓,等你們學好了,咱們的地盤漸漸擴大,我再給你們安排學徒。以後等咱們闖營擁有天下的時候,你們就是最高級的文官了,所以,你們必須虛心努力,不要辜負我對你們的期望。”

這十個人聽了範青的話都很激動,一起躬身給範青行禮,紛紛表態,絕不會辜負軍師的期望,範青滿意的點頭,讓他們跟著傅宗龍出發,去周圍州縣了。

轉眼間,又過了一個月,已經是三月初了,春天的腳步悄悄來到河南,積雪融化,土地濕潤,一些小草悄悄露出碧綠的尖角,曠野中,放眼望去綠茸茸的,讓人心生喜愛,肆虐河南一年的旱情已經結束了。

在官道上,範青帶領數十個騎士正在奔馳,他今天在附近的郡縣轉了一圈,當作視察,發現各個縣城寨子都已經換成了義軍的人做縣令,縣裡和地方上的事務一切井井有條,他選出來的人都很有才乾,且不憚辛勞,又有傅宗龍指導,進步很快,估計不久以後,他就能培養出來十名優秀的治理人才了。

範青一麵奔馳一麵看路邊的田野,他剛從白土崗出來,白土崗周圍是他去年開墾荒地,種植的冬小麥,已經開始抽穗灌漿了,再過兩個月就能收獲一茬冬小麥,可以有效的緩解闖營的糧食危急。因為闖營的政策改變了,從地方鄉紳中抄沒的糧食家產就少了,這批糧食收獲將會對他的政策形成有力的支持。

離開白土崗地界,土地漸漸變得荒蕪起來,不過,田野上已經能看到正在翻地的農民,正在準備春耕,有時還能看到闖營的士兵也在地裡乾活,這是由於荒地太多,所以由士兵進行屯墾。所有士兵輪番屯墾,一麵開荒種地,一麵堅持訓練,範青的要求是開荒、訓練兩不誤。範青要把闖營現在控製的六個縣地盤內所有的土地都開墾,準備春耕,哪裡有荒地就對他派出的十個屬下,進行追責,組織饑民春耕是所有政治任務中的重中之重。

沿著官道,一直馳出百裡之外,範青對一路上的見聞比較滿意。前方就是葉縣了,縣城外麵,軍營密密層層,旌旗招展,往來巡邏的士兵不斷。半個月之前,範青就率領兩萬人馬包圍了葉縣,他打算把這個釘子拔下來,葉縣是通往開封的必經之路,隻有攻克葉縣,下一步才能順利進攻開封。因為葉縣以東的襄城已經投降,接受闖營管理,所以葉縣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座孤城,周圍方圓百裡,都是闖營的地盤。

剛剛馳入軍營就聽到轟隆隆的打炮聲音,範青讓張鼐帶來百餘門大炮每天轟擊城牆,但葉縣城牆很厚,大炮是打不破的,這麼做隻是為了給城中軍民施加壓力。範青的要求是隻用炮轟,並不派士兵真的攻城。不過數百義軍在城壕外麵,趁著打炮的間隙,不停向守城的士兵呼喊,勸他們將劉國能綁來投降,可以免遭屠戮。守城的士兵聽著他們的叫喊,往往就不再發炮還擊,有時還趁著長官不再身邊,大著膽子,探出頭來,跟義軍士兵搭腔說話。

劉國能一共有三千兵馬,根本沒有力量突圍,坐困愁城,早晚都要被殲滅,這些士兵也想留一條後路。但劉國能本人對明朝卻非常忠心,他見不能突圍,便決心死守,他見城中百姓不同他一心,就發出布告,有敢擅自勾引城外流賊的,全家斬首,同時嚴禁守城的士兵同城外義軍說話。可這些底層士兵卻不想死,他們仍然冒著危險同義軍搭腔,想知道投降後,會不會被處死。有時被長官看到,大聲嗬斥,甚至以砍頭相威脅,卻不敢真的動手。

劉國能和闖營的大將都是老相識了,範青讓郝搖旗、田見秀、李過等人也來到城壕外麵呼喊劉國能搭話,劉國能一直都站在城頭上,卻不肯露麵,他的左右親將都勸他搭話,聽聽闖營諸將的口氣。他說:“老子不同他們說話,能戰就戰,不能戰就死,我既然已經被招安,就死心塌地的跟隨朝廷,橫豎同這些闖賊沒有任何交情了!”

一名親將勸道:“將軍雖然現在和闖營沒有交情,但聽說闖營現在主事的軍師範青,正在實行仁政,招降明朝官員,除非罪大惡極的人,否則一律不殺。將軍以前曾和闖王結拜過,闖王還要叫你一聲大哥呢,就憑這一點,多少也有點舊情,而且闖營將領都很講義氣,說不定會優待咱們。”

劉國能瞪著眼睛道:“你們說什麼傻話啊?我現在歸順朝廷,已經是王臣了,跟他們車行車路,馬行馬路,各行其是,涇渭分明,情誼早已斷絕,還和他們講什麼義氣。我劉國能對朝廷絕無二心,必須死守葉縣。如果破城之後,你們自便,我劉國能甘願以身殉國,做大明的忠臣,流芳百世。”說完向城牆上的士兵呼喝,“趕快點炮。”

見士兵軍官還有些遲疑,劉國能大怒喝道:“不點炮,我現在就斬了你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