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1 / 2)

大順第一謀士 寶城 5903 字 11個月前

這些士兵不敢違拗,還是放炮還擊,於是城壕邊上的義軍人馬便稍稍後撤。

義軍這邊見城中守軍不肯投降,也開始轟隆隆的打炮,炮彈擊中城牆和箭垛,砸碎的磚石四麵亂飛。劉國能見狀,便讓大家散開,伏身躲避炮彈。義軍的炮口有時調的過高,炮彈便飛過城牆落到城中,打破百姓的草房,燃燒起來。

範青便讓炮兵暫時停止打炮,以防止誤傷百姓。隨後又讓士兵從城的四麵射箭,把闖營的曉諭用響箭射入城中,曉諭上寫明:“限於兩日之內獻城,對縣城百姓鄉紳秋毫無犯,保全一城生靈,隻誅守城將領劉國能一人。如果負隅頑抗,攻破縣城之後,定然會城內鄉紳抄家清算,沒收城外土地。”

城中百姓一聽見響箭的聲音,就知道必有闖王的“曉諭”射進城中。凡是響箭落下的地方,立刻就有許多人跑去揀拾。儘管有劉國能的士兵吆喝著“不許拾響箭!”但在葉縣城中,劉國能並無威信,誰也不肯聽從,爭拾響箭,傳閱“曉諭”,還把“曉諭”講給彆人聽。

官紳們都看到了這些“曉諭”,兵丁們也有人看到了,大家私下紛紛議論,無法禁止。因為葉縣同襄城是臨縣,襄城投降的消息早就傳到了葉縣,大家都知道襄城縣令曹思正接到闖營的曉諭之後,在縣衙門連夜召集士紳會商,紛紛主張投降,換取闔成平安。隻有舉人張永祺不肯投降,帶著家屬出城逃走。結果張舉人沒遇到闖營將士,反在路上被土匪打劫,全家曝屍荒野。

據說襄城士紳在商議是否投降的時候,有人拿出一本“皇明通記”的書,指出成化年間,劉六、劉七兄弟二人率領人馬來到河南,也是曉諭州縣,投降者免攻。當時襄城投降之後,隻是顯出了一些騾馬、糧食,果然一城保全,事後朝廷也並沒有深責。

於是襄城選擇投降闖營,據說投降之後,闖營對百姓秋毫無犯,隻抄沒了縣衙的金銀糧食,對縣城的鄉紳十分寬大,隻懲處了一名素有惡行的劣紳,但也隻殺他一人,不涉及他的家人。縣令隻是免職而已,換了義軍自己的縣官。除此之外,縣城鄉紳大戶的土地、財產皆如其舊。滿城鄉紳歡呼雀躍,組織百姓夾道歡迎義軍進城。但義軍卻拒絕了,說是怕士兵進城,對城中百姓會有騷擾。

葉縣鄉紳聽到這些消息,人人驚訝,以前隻知道流寇燒殺搶掠,禍害百姓,雖然聽說闖營的軍隊好些,但也將信將疑,還是把他們看成流寇。知道此刻才知道闖營是真的仁義之師,是吊民伐罪的王師。於是,又有人傳言說是闖營的軍師範青主事,製定的保護鄉紳的這些政策,於是滿城的鄉紳或是讀書人又都開始傳誦範青,說他是聖人轉世,就為了救苦救難,解民倒懸而來,全城鄉紳百姓沒有不想投降的。

城中百姓鄉紳的想法,劉國能其實很清楚,他召集了幾名親信商議,大家拿不出什麼主意,反而有人說軍心不穩,有人吞吞吐吐說他和闖王是結拜兄弟,現在主事的範青也優待投降將領,為什麼不與闖營接觸一下,看看他們心意。大家說來說去,就差說出“投降”兩個字了。劉國能聽到這些議論,心中更加鬱悶,他讓這些親信退出,一個人留在屋中,反複愁思,想不出什麼好辦法。這時,城外又開始打炮了,他不禁頓腳長歎,繞柱彷徨,自言自語道:“唉!沒想到我劉國能竟然落到如此地步!”

將近中午的時候,城中官紳父老到軍營中求見,劉國能將大家迎入議事廳。今日廳中景象與半年前,劉國能初到葉縣,在廳中接受城中鄉紳接風宴時的情景完全不同了,那時,劉國能在廳中十分威風。宴會上城中鄉紳輪番給他敬酒,滿口諛辭,說葉縣的父老鄉紳,滿城百姓安危全都仰仗將軍。

宴會中,賓主儘歡,大家都認為李自成暫時不會來,即便來了也定然攻不破劉國能守衛的葉縣。官紳們紛紛在酒宴上誇讚劉國能的兵馬隊伍整肅,地方上倚做長城。然而曾幾何時,局勢已經變了,看看今日大廳中一片愁眉苦臉,氣氛沉重,就好像馬上破城了一般。

大家坐下之後,一個為首的士紳先說:“現在一城官紳父老來見大人,不為彆事,隻是為了請大人設法保全一城百姓官紳的性命。”

劉國能知道這些鄉紳的心意,故意說:“本鎮現在竭力防守,準備和流賊死戰,就是為了保全一城百姓官紳的身家性命。”

另一位鄉紳道:“死戰決不能取勝,守城斷無把握。如果堅守,不但不能保全城官紳百姓性命,反而將遭屠城之禍,將軍可曾想過?”

劉國能慷慨激昂的說:“我什麼都想過,我身為王臣,又為大將,決無投降之理,我所想的隻是如何堅守,如何死戰,其他的概不過問。”

一位士紳年紀較大,原本是縣中有名的一位舉人,也做過外縣教諭的官,如今回家住在城中,聽了劉國能的話,很不以為然,問道:“將軍獨自為了自己的一個‘忠’字著想,可曾為全城百姓的身家性命著想?”

劉國能長歎一聲道:“我身為武將,隻有三個字在心中。”

舉人問:“哪三個字?”

劉國能說:“不怕死!”

另一位士紳憤慨不平的說:“單有‘不怕死’三個字不夠,應該還有三個字‘愛百姓’才行。”

劉國能道:“我因為愛百姓所以才來到這裡。駐守葉縣之後,士兵們從來不敢騷擾百姓,這是各位都看得到的。”

有位鄉紳緩緩道:“將軍來到縣城之後的軍記,大家都看得到,確實是不騷擾縣城中的百姓,比一般官軍好多了。但今日不同於往日了,今日或降或戰,必須決定。降則一城保全,戰則滿城屠戮,將軍到底何去何從,還請慎重斟酌?”

劉國能道:“我看葉縣可以久守,闖賊決不會逗留此地太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