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阻止掘洞是關鍵(1 / 2)

大順第一謀士 寶城 6199 字 11個月前

劉巡捕磕了個頭,起身退出。

高名衡望著大家道:“楊總督大軍將至,左良玉大將軍尚無消息,這是何故?”

陳永福拱手道:“左良玉將軍從湖廣過來,路途較遠,所以消息還沒送到,但屬下以為,左軍也就一兩日內,必到開封城下,與楊總督會師,兩支大軍左右夾擊,就如同兩支鐵鉗合攏一般,再加上咱們城內守軍,此戰必勝。”

眾人聽到這話,都十分欣喜,紛紛笑著點頭。

陳永福又道:“援軍將至,如此喜訊,還請大人將蠟丸書的消息向守城軍民宣布,鼓舞士氣。”

高名衡點點頭道:“那就請王奎知縣去城頭宣布這件喜事吧!”

王奎拱手道:“如此重大消息,宜由撫台大人、藩台大人親自登城宣布,更能振奮人心。”

因為高名衡身體不適,今日連蒞臨會議都很勉強,平日守城之事也並不依靠他。所以巡按任浚趕快說道:“請撫台大人不必操心,現在下著雨,大人身體不適,萬一淋雨之後病情加重,可就糟了。由學生上城去向軍民宣布吧!然後學生再出一告示,讓全城官紳軍民,都知道此事。”

陳永福拱手道:“我同巡按大人一起登城吧!”

大家紛紛表示讚同。有人說:“這樣好,既有封疆大吏,又有總兵大人,文武同時上城頭宣布,更能鼓舞軍民士氣。”

於是,任浚吩咐一位掌管文案的幕僚去起草安民告示,自己則去內宅換衣服。高名衡乘機帶著陳永福轉入內間,揮手使一個跟在身邊伺候的仆人退去,小聲問,“陳將軍,賊兵在城下掘了三十六個洞,能否阻止賊兵掘洞才是咱們守城的關鍵。否則賊兵一旦放迸,城牆四麵坍塌,根本無法可守,一城生靈不堪設想。你我輩文臣武將一死不足惜,隻可惜開封一座名城陷落敵手,周王又是當今皇上的親叔父,如果同福王一般死難,咱們有何麵目去見地下的先帝,所以還請將軍儘力阻止賊兵掘洞啊!”

陳永福道:“大人放心,末將寧死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賊寇掘洞成功,城牆四麵坍塌的慘狀。”

高名衡皺眉道:“將軍有什麼計策?”

陳永福拱手道:“大人不必擔心,末將已經有了禦敵之策。今日已經挑選了兩千敢死之士,今晚就與賊寇爭奪地洞,使流賊沒有機會放進火藥轟城。”

高名衡微微點頭,不再細問,轉而問道:“你看,楊總督和左將軍這兩日能否會師城下?”

陳永福站起來,鄭重的向高名衡拱手道:“大人在上,末將不敢欺瞞。所謂的蠟丸傳書,還有之前挖出的大炮,鐵子都是末將安排的計策,目的是給守城軍民以希望,鼓勵他們英勇守城之策。”

“啊!”高名衡大吃一驚,呆了半晌,才歎道:“我正奇怪,怎麼今天忽然有這麼多好消息,原來都是你設下的局。”

“正是。”陳永福拱手道:“如此一來,讓守城的軍民都感覺到援兵將至,神靈也在庇佑開封,守城時將更加勇敢無畏,士氣大增。”

高名衡長長的歎了口氣,白高興一場,原來是陳永福設下的騙局,他剛剛升起的希望又沉了下去,好一會兒才開口道:“楊總督和左良玉將軍都接到聖旨,讓他們援助開封,這消息總是真的吧!”

陳永福輕輕搖頭,微微一笑道:“大人,請恕末將直言。以目前形勢看來,縱然全城軍民望救心切,也不過是望梅止渴而已。且不說,他們現在根本沒有消息,而破城就在這兩日,他們根本來不及救援。就算他們已經到了開封附近,又有什麼用處?楊總督不過三萬人馬而已。他和傅宗龍一共五六萬人馬,被流賊一萬騎兵,一個照麵就給擊潰了,而現在開封城下有五十萬流賊,他敢來麼?哼,我猜他現在畏敵如虎,根本就不敢到開封附近來。”

“再說左良玉,他向來狡詐,在湖廣故意保存實力,放縱張獻忠,害死楊嗣昌大人。這樣的人肯犧牲自己的精銳,全力以赴救援開封,與數十萬流賊血戰一場,這附合左將軍的性格麼?”

高名衡也是多年的朝官,深知大明朝地方武官的稟性,左良玉狡詐多疑,跋扈囂張,這兩年根本不聽朝廷指揮,隻因為手中有這些強悍的軍隊,反過來要挾朝廷,皇上也是沒法子,隻能忍讓籠絡他,這種武將跋扈,尾大不掉的情況在明末很常見,也是任何一個朝代末期常見的情況。

陳永福最後低聲道:“現在咱們指望不上任何人,一切都要靠咱們自己了。末將說句真心話,這次流賊不同以往,他們意誌堅定,訓練有素,炮火強大,再加上主帥範青足智多謀,所以開封城被攻破的可能性很大。”

高名衡聽了這話,幾天來盼望救援,到今天經曆幾件喜事的高興心思都被冷水給澆滅了,他近乎懇求的道:“咱們開封城現在上下齊心,不怕死傷,與流賊血戰到底,難道還保不住這道城牆?”

陳永福見高名衡近乎絕望的表情,心中不忍心再打擊他,隻是低聲道:“如果一切順利,勝負在五五之間吧!”說完,拱手走出內堂。

這時,巡按任浚也已經換好了衣衫,此時,外麵的小雨已經停了,天空明亮了許多,一條彩虹彎曲在西邊天空之上,十分美麗。

任浚坐著八抬大轎,陳永福騎著馬在一群兵丁和奴仆的傭促下,向北麵城門而去。一路上,因為城中軍民已經知道這幾件喜事,街上民眾無不喜氣洋洋,歡呼雀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