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片刻,李平還是決定收著點來。
想了想,他還是決定按照曆史的走向來。
“孟子有言,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我認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並非一家一姓。”
此言一出,魏征和李世明都愣住了。
在朝中,他們聽過了各種各樣的論調,類似的話並非沒有,可後麵那句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並非一家一姓之物可就沒人敢說了。
李世民拍案叫絕,豁然起身道:“好,不愧是我兒,你且細細說來。”
李平點了點頭道:“荀子有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便很好地解釋了天下為何物,可惜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將相卻都將百姓視之為草芥,無足輕重,認為自己高人一等,認為自己靠著努力積累了財富權利便能夠高人一等。”
“他們的下場似乎都不怎麼好。”
“我之愚見,不管是皇帝也好,將相官員也罷,本質上都無法脫離百姓存在,準確地說,正是因為天下百姓的供養他們才能夠有超然的地位,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所謂的機會是建立在無數百姓的努力之上的。”
“人之初,本性善惡為之,所處環境,所有過的經曆造就了形形色色的人,有愚昧者,有努力者,有善良者,也有為非作歹不知是非者。”
“其中有些人走得快些,走得遠些,便自認為了脫離了他們,瞧不起他們,認為他們是泥腿子,天生如此,活該如此。”
“這是不對的。”
“如果沒有了他們眼中看不起的那些人,他們自身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就如同水上行舟,沒有了水,舟也沒有了存在的必要,瀚海行船,思之令人發笑。”
“自古以來,曆史上不缺少埋頭苦乾的人,拚命硬乾的人,為民請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正是這樣的人存在,才讓我們的曆史源遠流長,讓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著廣闊的天地。”
“先生以天下為題問我,我的答案便是如此。”
“世間的普羅大眾便是天下,站在百姓對立麵的人便是與天下為敵,與百姓站在一起的人便可民心所向,無往不利。”
李平說完之後許久,李世民和魏征方才從震撼之中回過神來,眼中滿是震驚與讚賞。
這番話可謂是將為君之道,為官之道說得十分透徹。
於公而言,是看透了君王百姓之間的關係在為民請命。
於私而言,這是帝王之術,說出了如何才能夠鞏固地位。
而且是堂而皇之的陽謀正道。
“這孩子說了我的心聲呀!”
李世民激動地拍了拍手,激動不已。
魏征也是點了點頭道:“有此見識,公子不需要我教導也能成就大事。”
對於二人的誇獎,李平表麵上感謝,內心卻無動於衷。
大道理誰都會講,可落到實處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千古以來,除了那個人恐怕沒有人真的能夠做到為民做主,替百姓發聲。
人的私心和欲望是無窮無儘的,在做選擇的時候,明明知道是對的,卻也難以抵擋誘惑。
忽然,魏征開口道:“近來朝堂之上對突厥用兵之事爭論不休,你認為如何?”
剛才李平一番言論讓魏征覺得遇到了同道中人。
既然以百姓為先,那就不該妄動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