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農場再次迎來一年一度的收獲季節,看著上百人收割水稻的場麵,幫忙運糧的劉盛文,也覺得這場麵很壯觀。而劉山江的鹿倌職業,越做越覺得適應。
尤其看到,在自己照顧之下,那些溫順的母鹿誕下小鹿時,劉山江也覺得很有成就感。每天最喜歡做的事,就是陪那些新生的小鹿玩耍,照顧剛生產的母鹿。
等到許思文再來農場,看到在曬場扛包倒水稻的劉盛文,還有在鹿舍清理鹿糞的劉山江,表情顯得極度不可思議。他相信這一幕,京城那些人看到也會覺得難以置信。
看著身邊的牧山河,他很是好奇道:“老牧,你怎麼做到的?”
“什麼怎麼做到的?”
“就是怎麼讓劉大父子這麼聽話?我怎麼感覺,他們跟換了一個人一樣。”
“以前他們不識人間煙火氣,更不知人間疾苦。讓他們體驗一下,難道有什麼錯嗎?”
“錯是沒錯,問題是他們怎麼會心甘情願的留下呢?”
“那你去問他們,這種事我怎麼知道?”
沒打算告知實情的牧山河,雖然看到父子倆的變化,但他依舊沒結束考核。在他看來,既然父子倆想改變,那就讓他們在農場,真正完成蛻變再離開。
反正父子倆如今在京城,也不受彆人待見。還不如待在農場,跟這些樸實的老百姓多接觸。在農場這裡,沒人知道他們父子是誰,隻知他們是農場的臨時工。
一個是身體有點虛,但為人熱情乾活也賣力的雜工老劉,還有一個則是不愛說話,性格有些孤傲的瘸腿鹿倌。很多人都覺得,他們能留在農場,應該是牧山河可憐他們。
對於附近百姓的猜測,劉盛文雖然有些哭笑不得,卻也認同的點頭道:“是啊!多虧牧場長仁義,願意給我們父子一份工。要不然,我們父子生活都成問題啊!”
侄子牧山河樂善好施,在仙橋當地已然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劉盛文看來,牧山河會形成這種做事風格跟性格,跟當年獨自撫養他長大的那位親家公有很大關係。
這也難怪,牧山河在最後會選擇隨母姓,而舍棄看似很光鮮的父姓!
隨著農場進入收獲季,這也意味著今年的邊貿交易即將開始。好在商業渠道,基本已經完善好。如今許思文要做的,除了撥款就是安排各地物資陸續發貨。
等到農場收獲的水稻,除自留之外多餘的都被用於出口,西瓜更是早就銷售一空。而接下來的農場,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溫室大棚的采摘跟銷售事宜。
鑒於這一點,牧山河思索一番後,把劉盛文給找來道:“這段時間,還適應吧?”
“適應!雖然累了點,可心裡暢快。尤其看到小江的改變,再累也值!”
“那你覺得,他現在真的改好了?”
麵對牧山河的詢問,劉盛文想了想道:“還是再等等吧!來到農場經曆這麼多事,我才知道這孩子如你所說的一樣,確實很天真。當個普通人還好,彆的他真乾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