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明白。”
於是,
通譯被賜酒,勒令當場喝下,出宮後不久即暴病身亡。
理藩院尚書嗅到了一點風聲,但絕對不敢多事,遂按照正常流程撫恤、讓死者兒子頂班。
乾隆回到養心殿,反複思索艾默生的供詞。
供詞的真實性不必懷疑,此人已經被打碎了心理防線,隻想活命~
“艾默生,撒克遜王國第45步兵團校官,指揮2000人,嗯,相當於咱大清的一個副將。20年服役生涯的老行伍。”
“此人供述根據兵力和戰鬥結果推算,吳賊軍隊的實力接近撒克遜的正規陸軍,在歐陸也能算二流陸軍。”
“此人還供述撒克遜王國絕對沒有摻和吳賊的軍火供應,猜測幕後是尼德蘭人的可能性最大。不過,尼德蘭人向來恭順,猜測似站不住腳。”
……
乾隆對著地圖又沉思了半個時辰。
艾默生的那些話在他腦海裡反複出現。
甚至,
艾默生還指出了江南叛軍最大的弱點是海上!還有財政!
可大清朝的水師實力不如人~
不然乾隆早就調動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北上了。
想到這裡,
他想起了在大沽口逃脫的那2艘撒克遜戰艦,如果乖乖投降為大清效力多好。
財政問題不止是吳賊的軟肋,更是我大清的軟肋。
繼續打下去就需要更多的槍炮、更多的精兵、更多的後勤糧餉,最終就是一個字:錢。
“秦駟。”
“奴才在。”
“召集宮中的和尚、道士、喇嘛、薩滿同堂作業,許願江南頻發洪水、地震,若明年靈驗,朕會重重賞賜他們。”
……
“和珅,戶部還有多少存銀?”
“回皇上,還有640餘萬兩。”
“這麼少?”乾隆詫異的幾乎跳起來。
“這還是山西查抄晉商案贓銀310萬兩,長蘆鹽商報效100萬兩,再刨掉江北會戰的前期的一應開銷後最終結餘。”
乾隆從禦案後繞下,直勾勾的盯著和珅:
“朕的銀子呢?”
和珅後背汗津津,硬著頭皮說道:
“奴才百般支應,確是開銷太大,進項太少。近5年國庫存銀每年愈降。奴才請皇上派員進駐戶部銀庫查賬。”
乾隆腦袋都大了,知道國庫空虛,隻是不知道已經空虛到了這個程度?
640萬兩對於偌大的帝國來說杯水車薪。
馬上年關,
京官俸祿、地方養廉銀、蒙古王爺的賞賜、江北戰死綠營兵的撫恤銀、八旗的撫恤銀,還有重建軍隊,製造槍炮。
這一係列都需要用錢,省略掉哪一個都會帶來嚴重後果。
以上全部妥善打發掉,640萬兩可能就剩40萬兩。
這還沒算愛麵子的乾隆爺自己揮霍所需。
例年宮裡過年,除了宮殿樓宇其餘物件都要換新。珍饈美味就不提了,隻是小頭。
……
“和珅,你起來。”
“謝主子。”
“伱說怎麼辦?”
和珅定定心神,他早有準備。
小心翼翼的道出了他的建議:
“奴才建議,抓一批殺一批,嚇唬一批。”
“嗯?”
“派3法司聯合調查戶部3庫、以及內務府廣儲司6庫。如今非常時期,奴才建議普遍推行議罪銀,對地方督撫道台小罪勿問,大罪嚴懲。”
乾隆點點頭,問道:
“這些都是臨時措施,可解燃眉之急。但賦稅?”
“賦稅自然要加。奴才建議長江以南州縣每畝田稅再加2分,長江以北每畝田稅加1分。並昭告天下,吳餉隻是暫時的,待平亂結束後立即取消。”
“朕準了。”乾隆想了想,又叮囑,“務必要讓天下百姓知道,這多繳的賦稅事出有因。”
“嗻。”
“朕還有一點顧慮,百姓可堪如此負擔?”
“皇上聖心仁厚,體恤百姓。奴才派人在直隸調查過,百姓不會因為多交了三五鬥而餓肚子起亂子。加征吳餉的影響也就是每個人每個月少吃1碗飯。”
“那就好,那就好。”
……
和珅不愧是最懂乾隆的臣子。
他回答問題總是能切中要害。
乾隆表麵問“百姓能否承壓?”~實際上問的是“百姓會不會造反?”
隻要北方安穩,其餘的代價都不算代價。
死掉一些人不打緊。
偌大的帝國,哪天不出點事,不死人。
不出意外的話,大清地方士紳的權勢會進一步提升。
士紳們居於鄉間,最能防微杜漸。
朝廷隻要適度給他們增加一些權柄,例如“保甲、司獄”方麵的自由,那他們就會積極充當第一道防火牆。
乾隆很理智,他知道正治的本質就是——妥協、合作。
……
次日,太和殿。
大臣們詫異的發現老皇帝精神飽滿,氣色頗佳。
這說明什麼?
說明江北之敗不足掛齒,疥癬小疾而已。
眾人振奮,山呼萬歲。
端坐在龍椅上的乾隆表麵雲淡風輕,實際上挫敗感極強。
沒法子。
若是自己都慌了,底下的臣工們就會更恐慌。
恐慌一旦蔓延開來比瘟.疫都可怕。
信心,比黃金寶貴。
培養起來需要百年,摧毀卻隻需要寥寥數月。
……
乾隆陸續口授了好幾條旨意。
“兵部會同陝甘、安徽兩省組建新軍。”
“湖北、湖南、江西、福建4省之賦稅錢糧暫不必上交。地方上可截留用於剿賊。多修壁壘,多駐堅城,多募兵丁。4省亦可自行製造槍炮。”
“朝廷當前的第一要務就是剿賊。凡是剿賊有功之臣,朕都不吝封賞。剿賊途中或有小瑕,朕一概不問。”
“吳賊氣候已成,非一兩日可解決之患。但我大清地大物博,有三萬萬臣民,就是敗上十次八次也不會撼動根本。些許小敗,朕明白的告訴你們,無妨。”
太和殿內,
萬歲聲響徹雲霄。
就連紫禁城的太監們走路都帶風~
皇帝的狀態會不知不覺影響到宮殿的每一處。
皇帝喜,則紫禁城喜。皇帝悲,則紫禁城悲。
……
散朝後,
和珅、於敏中還有幾位王爺奉旨留下陪皇帝一起用膳。
乾隆突然冒出一句:
“朕思慮再三,欲再次南巡。”
眾人目瞪口呆,一時間不知該讚同還是勸阻。
乾隆望著眾人反應,
笑道:
“你們以為朕是去禦駕親征?還是遊山玩水?”
“都不是。”
“朕是要勉勵士紳,安撫百姓,凝聚人心。吳賊攪的江南數省烽煙四起,如今又僥幸小捷,有些愚人這會怕已是心思鬆動,左右觀望,待價而沽了。朕要簡拔忠誠士子,震懾宵小。”
和珅拱手道:
“奴才願隨駕。”
於敏中眼睛渾濁:
“臣年老體衰,隻怕不堪車馬,拖累聖駕。老臣願留京為皇上和前線大軍籌措糧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