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你的名字》定檔,新穎的宣傳方式(1 / 2)

千禧大導演 顧屈屈 11968 字 2024-05-01

第131章 《你的名字》定檔,新穎的宣傳方式!

2004年的春節,吳淵過的並不算開心。

準確的說,每年春節他都不會開心。

朋友們有自己的家要回,有自己的親人要團聚,吳淵卻隻能一個人守著四合院,一個人吃團圓飯,看春晚。

就連今年的春晚都沒往年好看。

本山大叔的《送水工》和《賣拐》等經典小品比還是差了點意思。

倒是郭達和郭冬臨的《好人不打折》,還蠻好笑的,讓吳淵樂嗬了一陣。

隻是這熱鬨的春節,終究還是與他沒什麼關係。

大年初二,在朋友們都陸續串門走了親戚,拜了年後,吳淵就踏上了飛往美國的航班,離開了正陷入春節喜慶氣氛的華夏。

《你的名字》經過小五個月的漫長後期製作,終於將特效做完了。

之所以做的這麼慢,並不是難度大,隻是工業光魔的人手不夠。

吳淵畢竟是插隊的,就算隻做一分鐘多一點的特效,一兩百個特效鏡頭,但工業光魔隻給他調派了幾個特效師,分的渲染電腦也不多。

所以拖拖拉拉做了小五個月才完成。

吳淵這回來美國,就是檢驗成品的。

效果還不錯。

作為好來塢數一數二的特效公司,工業光魔的水平還是很可以的,也就維塔數碼能夠與之並肩。

能夠做《獨立日》這種大型科幻電影的團隊,做點隕石、流星雨之類的場麵絕對不是問題。

在完整看了一遍全片後,吳淵滿意的付了尾款,帶著成片的原始帶,又回了國。

回國第一件事,就是找上中影。

雖然現在還處於春節假期裡,但到韓董這個身份和地位,已經沒有假期可言了。

大年初八,吳淵就與他約在了中影辦公室見麵。

依舊老樣子,先在中影內部的觀影室看一遍成片。

隻是比起之前吳淵的“科幻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這次他帶來的《你的名字》,震撼感可就不一樣了。

“吳導,牛逼啊。”106分鐘的電影看完,韓董憋了半天就憋出了這麼一句話。

他有些許激動的說道:“這應該算是國內的第一部特效大片吧?”

是的,雖然這部電影的特效場麵加起來隻有不到兩分鐘,但又是天降隕石,又是毀滅村莊的,這怎麼都能算是“特效大片”了。

華夏特效電影起步晚,甚至可以說都還沒起步,標準自然不能和好來塢一樣。

隻是吳淵卻不認可韓董的說法,“這可不是特效大片,《加勒比海盜》都不敢說自己是特效大片。”

“我這部《你的名字》就是一部青春愛情電影,到時候中影宣發的時候可不能掛羊頭賣狗肉啊!”

吳淵雖然打算將這為數不多的特效場麵做個預告片在網絡上發布,但在宣傳的時候他可不敢掛“特效大片”的噱頭。

必須要清晰的打出“青春愛情電影”的旗號,並且一切宣傳都圍繞著這個點。

“高中生,愛情片?”韓董有些躊躇的喃喃道:“這廣電不太能接受吧?”

“怎麼不能?”吳淵微微一笑:“之前我拿著劇本上報審查的時候,總局那邊沒任何指導意見就通過了。”

“韓董,雖然這部電影的男女主是高中生,但他們並沒有談戀愛嘛,隻是在夢中交換了身體。”

“而在電影的結局,最終他們在京城再次相遇的時候,已經是三年後了,而且我留的也是開放性的結局,可沒說兩人相遇後就談起戀愛了。”

“這樣吧,我們宣傳的時候可以打著“青春校園電影”的旗號宣傳,就不談什麼愛情了。”

眾所周知,在華夏,很多“底線”都是有彈性的。

如果伱是個普通導演,想要拍什麼校園愛情電影,絕對是不行的,總局不可能給你過審。

但如果你是張一謀,是吳淵,那這個底線就有的談了。

吳淵在《你的名字》裡並沒有清晰的告訴觀眾,男女主角是一對戀人或者情侶。

這部電影的核心看點是一場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拯救。

事實上在原版電影裡,男女主角也並沒有捅破窗戶紙,確定戀人關係,隻能說是互相喜歡而已。

這算宣傳早戀嗎?

如果是彆的導演拍,那就算。

是吳淵拍的,那就不算了。

反正吳淵當初向總局申報劇本的時候,是暢通無阻的,一路綠燈就給過了,一個字都沒改。

總局那邊的一位領導還誇他這個結局不錯,男女主角三年後再相遇,留下了一個讓觀眾遐想的空間。

韓董作為體製內的人,自然也是一點就通的。

“也是,既然總局都沒意見,那我就更不用操心了。”

“那打算什麼時候上映,宣發工作是不是現在就要開始了?”

吳淵點點頭:“越快越好,我想趁著這個冬天還沒過去,也趁著春節高中生、大學生都拿到了紅包,手上有點閒錢,儘快上映。”

“就定檔在3月初吧,3月1號怎麼樣?”

還是那句話,現在的內地電影除了賀歲檔外,沒有檔期可言。

暑假離著還遠,吳淵也隻能選擇三月份上映了。

當然,沒有熱門檔期的好處就是現在每個月上映的電影也不多,不存在需要爭排片的情況,吳淵也不怕和彆的導演爭排片。

“韓董,我上次讓你們準備的海報,都弄好了嗎?”吳淵又問道。

“都弄好了,隻要一聲令下,立馬就能在全國一線城市的公交車站、地鐵站、大型廣場上鋪開。”

說起這事,韓董也興奮了起來。

這次吳淵要做的宣發規模,非常的大。

基本和《英雄》上映前搞的宣傳聲勢都差不多了(指內地),光影時代為此砸了一千萬人民幣!

除了《英雄》之外,從來沒有哪部電影砸如此多的宣傳費。

為了配合吳淵的宣發計劃,中影幫忙聯係了海報廠,幫忙和一線城市的政府搭線聯係。

畢竟現在公交車站、大型廣場基本都是政府建的,這方麵的廣告位通過中影比較好聯係。

不過有過這次經驗後,以後光影時代再要做這樣的宣傳,就可以自己聯係了。

“行,海報弄好了就行。”吳淵滿意的點點頭。

這年頭的內地電影,宣傳方法真的超級原始,就連好來塢的三板斧都沒學會。

99%的內地電影,上映的時候隻是在電影院掛一張海報,這就算是宣傳了。

剩下的1%,才會注重宣傳,做一些線上線下的營銷。

為什麼《英雄》是國內的第一部大片,不隻是因為拍的規模大,也因為其宣發水平也是對標好來塢大片的。

《英雄》是第一部在各大城市到處貼海報,廣場上放預告片,網絡上到處發廣告的內地電影。

而現在第二口湯,吳淵要先嘗一嘗了。

而且他準備的宣傳海報,可和當下那種簡單粗暴的宣傳方式不一樣。

和韓董確定了上映日期之後,吳淵就回到了公司,召集公司的宣傳部門,去和中影對接,進行地推方麵的準備工作。

吳淵專門從中關村挖來的幾位負責網絡宣傳工作的員工,也緊急被召回了公司。

春節期間,三倍加班費,大家沒有任何抱怨,立馬就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2月1號,正月十一。

春節的喜慶氣氛,在大城市已經漸漸褪去了,路上穿紅配綠的行人也多了起來。

大部分行業都重新恢複開工了,隻有廣大的學生群體,還在享受他們的寒假。

葉杏梅是京城師範學院的大二學生,今天她就約了幾個同學,打算趁著假期,一起去西城一家新開的溜冰室玩一玩。

現在溜冰可是廣大高中生、大學生最喜歡的運動之一,每到節假日,溜冰室裡都是年輕人滑冰的身影。

生怕自己去晚了沒鞋子了,葉杏梅早上十點多一些,就急匆匆的離開了家,在家門口不遠處的公交車站等車。

隻是等了七八分鐘,她要坐的12路汽車卻遲遲不來。

葉杏梅有些無聊的四處打量著,很快,她就注意到了公交車牌上,出現了一張平常沒看過的海報。

兩個年輕靚麗的男女,分列在海報兩邊,各自背對著對方。

男的留著當下非常時尚的劉海發型,女的一頭過肩長發搭在肩後。

兩人都穿著校服,隻是背景卻不一樣,男生的背景是在一個大都市,女生卻是在一處山坡之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