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昆笑道:“但要說限製嘛,也有點,您想啊,比方我剛說的做餃子,如果大家都想做呢,全讓入駐的話,那不成了餃子院?”
周遭哄堂大笑,是這個理兒,大家捋得通。
“我們還是要把把關的,真有這種情況,隻能挑一家口味最地道的入駐。
“另外,乾活的人,我們也得先打個照麵,談不上審核吧,總要了解些情況,可不好把不法份子放進去。”
大夥頻頻點頭。
非但不覺得有問題,反而認為很嚴謹,特靠譜。
有位大爺撮著牙花子,問:“那弄個鋪子,得花多少錢啊?”
這話算是問出了多半人,共同的心聲。
是樁好事沒錯,可眼瞅著地界就那麼大,鋪子隻怕不多,想弄一間八成不容易。
李建昆沒說不要錢,這話暫時不能講,真要講出來,什麼五道口啊,整個海澱的待業青年都得蜂擁而至。
那街道辦的姑奶奶,第一個不能饒過他:
哦,我支持你搞這院子,是想給本街道沒事乾的孩子謀個出路,誒你倒好,鋪子全分給外麵人了!
有得扯!
“大爺,錢不錢的,那是後話,我覺得吧,考慮這個太早。”
李建昆轉移話題,道:“首先還得看會什麼門道,能搞起什麼營生,能不能通過我們的把關,不然談其他的都是空話。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道理肯定是這個道理。
但錢這方麵的事,大夥格外關心,有人想刨根問底,奈何李建昆硬是不說,也是沒轍。
“好啦各位,今兒小院算是頭回開門,要是想看看的,可以進去逛逛。”
嘿!
那誰不想?
湊熱鬨嘛,國人天性。
這便一窩蜂湧向院門。
門是這年頭高院標配的鐵欄杆大門,入門後,腳感立馬不同,是一片平整的水泥地。
正對麵,是一排房子的一堵側牆,有點影牆的意思。
竟還講點風水格局。
這排居中的寬房兩側,各有一條通道,又沿著院牆,另蓋了兩排長條房,一直向裡延伸。
到儘頭處,同樣沿著院牆,橫蓋了一排稍短的房子。
攏共算是五排房子的牆裙處,都刷著綠油漆,裡頭還刷了大白,嶄新嶄新。
亮堂堂的。
長條形的房子,分割出一間間鋪麵,朝通道的這麵,都預留著一扇大窗戶的空隙,花了心思。
以後可以做櫥窗,如果是搞吃食,完全能在後麵搭方灶台,達到臨街售賣的效果。
鋪麵雖然都不大吧,但縱深可以,皆是裡外兩間的格局,後房能拿來住人或者囤貨。
“好地界啊!”
“是啊,乾乾淨淨,亮亮堂堂。”
“鋪麵也好,擱這兒支個小營生,安家在這裡都沒問題。”
“可不是?孩子住房問題都解決了。”
吃瓜群眾細細瞅完後,個個眼神明亮,讚不絕口。
隻怕沒一個人不動心思。
這地方,不知比鴿子市那種,規整體麵多少倍。又比五道口商業片區那塊,散散落落的鋪子,紮堆得多。
大夥雖不懂生意門道,但起碼能預見一點:
這裡頭的鋪子如果全開起來,往後附近一帶,可沒有比這兒更好逛的小市場了。
“諸位,要是看得差不多,覺得還行,趕緊回去商量商量,街坊鄰居,親朋友好,通知一下,能支起小營生的,儘快過來報名。
“大家也看到了,鋪位很有限。”
唰唰!
李建昆這話剛撂完,不少人拔腿便跑。
說得就是!
這地方,妥妥的金窩窩啊,錯過這個村可沒那個店。,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