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說,羅懷清其實也是打算擁兵自立,和尉遲虎分庭抗禮!”
康保眉頭一皺,“你不是說這個羅懷清跟隨你父親多年嗎?”
李鴦歎了口氣,“那幾個背叛我兄弟,投奔尉遲虎的中郎將,跟隨我父親的時間更長,可人心總是會變的,現在談這個沒用。”
康保負手走了幾步,又問道:“你是從哪裡得到這個消息的?”
“州衙的好幾個官員都被羅懷清暗中收買了,羅懷清給他們許諾的官職,一個許諾封長史,一個許諾封司馬,還有兩個都許諾為六曹主官。”
無論是刺史、長史和司馬,還是州六曹主官,都是由朝廷任命,羅懷清自己就許諾,顯然是不把朝廷放在眼中,確實有擁兵自立之嫌。
“可羅懷清有七千軍隊啊!我擔心他會做出瘋狂的舉動,說實話,嶺南青壯很珍貴,殺一個就少一個,晉王殿下希望我儘可能少殺!”
“羅懷清雖然有野心,但他不愚蠢,不會做螳臂當車之事,而且他身邊幕僚王凱和我私交不錯,我許他一個南沙縣令之職,相信他會勸服羅懷清。”
康保點點頭,“咱們先禮後兵,先給羅懷清寫封信,要求他率軍前來投誠,如果他不肯,然後我再大兵壓境。”
“那我也給王凱寫一封信!”
康保和李鴦分彆以朝廷主帥和廣州刺史的身份分彆給羅懷清和他幕僚王凱各寫了一封信,康保要求羅懷清他深明大義,早日率軍前來投誠,不要重蹈尉遲虎的覆轍。
而李鴦則許諾王凱,隻要能說服羅懷清歸降,自己就推薦他來做南沙縣令。
增城縣並不遠,兩天後,羅懷清便收到了來信。
羅懷清是召王李偲手下第一心腹大將,他確實是忠於召王李偲,如果李偲尚在,他絕不會造反,依舊會忠心耿耿,但並不代表他沒有自己的想法,兩年前,李偲在一次酒後給他說過一番推心置腹的話,‘吾兒皆為庸人,不足以繼承大位,我若不幸,公可為嶺南之主,給吾兒富貴即可。’
不管李偲這番話是酒後之言,還是故意試探羅懷清,但這番話卻在羅懷清心中生根了,他心裡清楚,召王沒有親生兒子,四個義子皆不成材,隻有長子李鴦稍好一點,但也是一個文弱文生,當個縣令勉強還行,但要成為一方藩鎮,那就差得遠了。
整個嶺南,除了自己和尉遲虎外,再沒有人能勝任藩主之位。
所以李偲死訊傳到嶺南後,羅懷清也開始準備接手經略使之位了,隻是他動作稍微遲緩了一點,想說服李鄜主動讓位,沒想到尉遲虎更狠,直接收買李鄜手下大將,殺了李鄜,奪取了南海縣。
但局勢還不到半個月就發生反轉了,隨著朝廷大軍進入嶺南,尉遲虎迅速破滅,現在終於輪到自己了。
羅懷清當然知道自己已經沒有機會,三萬大軍到來,自己的幾千軍隊根本不夠對方碾壓,羅懷清也死了心,但他還要爭取一下,獲得更高的官職和爵位,曾靖海得到了虎賁郎將的承諾,這是中郎將的最高一級,相當於四品高官,那自己至少也應該是一個衛將軍,從三品才對。
“將軍抱的希望太大,恐怕失望會大!”幕僚王凱見他一廂情願,便忍不住提醒他道。
“為什麼?”羅懷清不解問道。
王凱苦笑道:“晉軍的規矩大家都知道,投誠的將領都會降一級使用,能保留原職已經很不錯了,升一級使用幾乎不可能,將軍在朝廷的軍職是中郎將,卑職覺得維持原職的可能性大一點。”
“胡說!”
羅懷清的臉頓時沉了下來,“曾靖海隻是一個郎將,康保卻承諾他為虎賁郎將,差一步就到將軍了,你怎麼說?”
“將軍,曾靖海情況比較特殊,一方麵是他在剿滅尉遲虎一戰中立了功,其次我覺得因為他是水軍將領,郭宋目光既然投向南方了,水軍將領必然會受重用。”
羅懷清拉長了臉道:“我不管什麼特殊,如果我的軍職連曾靖海都不如,那我還是帶兵去瓊州,在那邊當個島主,比受郭宋之辱要強得多。”
王凱心中暗暗歎息一聲,事情哪有這麼容易,且不說士兵們願不願去,就算士兵們被迫前往,他們家眷怎麼辦?糧食怎麼辦?朝廷大軍會放你去嗎?
王凱迅速瞥了一眼羅懷清,見他站在窗前情緒低落,他便立刻明白了,恐怕這位口口聲聲要去瓊州也隻是說說而已,他沒有那個勇氣。
想到這,王凱勸道:“事情還不到那一步,將軍也不用失望,我覺得關鍵是要讓晉王覺得將軍有用,能做彆人做不到之事,就像曾靖海一樣,相信晉王也會破格提拔將軍。”
羅懷清心中稍稍好受一點,又問道:“你覺得我有什麼本事是彆人做不到的?”
“我覺得有!”,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