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晨說完王安石變法失敗後,北宋後麵朝代的一些曆史大佬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有正麵評價王安石變法的,也有負麵評價的,更有持中立態度的,眾說紛紜。
王安石沉寂片刻後,重新振作起來,他是不會被挫折打倒的。
既然現在已經知道變法失敗,那就說明變法肯定是有問題的。
隻要知道存在的問題,那就可以想辦法解決。
王安石:主播,老夫想問一下,變法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這才是他最想知道的問題,隻有知道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蘇晨聞言沉默片刻,變法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一時半會兒真不好講清楚。
為了讓各朝的古人,尤其是宋神宗時期的古人清楚直觀的了解王安石變法,蘇晨打算把王安石變法的前因後果簡單說一下。
“光說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很多人聽得一頭霧水,主播從頭到尾講一下,讓大家對王安石變法有個清晰的了解。”
王安石:如此也好,正好老夫看看後世人是怎麼看待變法的。
“首先說一下王安石為什麼要變法,變法的背景是北宋正麵臨三冗危機和積貧積弱的問題。”
“三冗是指冗官,冗兵,冗費。”
“北宋立國後,為了避免出現唐後期藩鎮割據的局麵,趙宋深知權力不能過於集中,所以設定了層層相製的官僚體係。”
“簡單來說就是以前一個人可以乾的活,現在由於分權,需要好幾個人來乾,這就導致了官僚機構的冗雜。”
“短短幾十年,在職的官員數量增加到兩萬多,這是冗官的問題。”
“北宋為了緩和社會矛盾,抵禦遼、夏的侵擾,把流浪在外的農民招募為禁軍,使得軍隊的人數高達一百二十萬人,比趙匡胤建國的二十萬人足足增長了六倍,這就是冗兵的問題。”
“冗官和冗兵給北宋帶來了沉重的財政負擔,這麼多官員,每年的俸祿支出就是一筆很大的數字。”
“當然,軍費的支出更為嚇人,每年高達四千八百萬兩銀子,占了全年財政收入的七成,這是冗費的問題。”
劉徹:嘶!每年的軍費開支就有四千八百萬兩銀子,朕什麼時候也能打這麼富裕的仗。
曹操:真是看得好氣啊!兵力這麼多,財力這麼雄厚,居然還打不過敵人,孤要是有這兵力財力,早就統一天下了。
李世民:北宋這麼多軍費開支,居然還乾不過遼和夏,真是廢物,要是朕的大唐有這麼多銀子,朕早就把天下掃平了。
李隆基:北宋真是個奇葩,官員多,士兵多,財政收入也多,居然還能被兩個番邦小國欺負。
“三冗問題導致北宋朝廷出現財政危機,簡單說就是沒錢了,為了搞錢,趙宋用儘各種手段收稅加稅,讓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走投無路之下紛紛起義反對北宋王朝,使北宋的統治越發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