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軍警包圍,彭楚帆、劉複基當場被捕,隻有蔣翊武假扮成廚師趁機逃脫。”
“10月10日清晨,彭楚帆、劉複基、楊紅勝在湖廣總督署東園門外遇害。”
“處決了彭、劉、楊3人後,湖廣總督瑞澂在加強督署的防衛及要道巡邏的同時,還禁止各營官兵串門。”
“不能串門意味著得不到最新消息,估摸著大難臨頭。”
“工程第8營班長熊炳坤趕緊召集蔡繼民、吳醒漢、金兆龍等革命黨人舉行密議。”
“大家一致認為,事情有變,不能再等南湖炮響。”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一擊,成敗在此一舉,就算起義失敗也能青史留名。”
蔣翊武:各位,我們不能再等了,趁此良機現在就發動武昌起義。
他把目光看向身旁文學社的成員,隻見大家一個個激動莫名,熱血沸騰。
彆說是在場的成員,就連他這個社長也是心潮澎湃,畢竟再也沒有什麼比得知武昌起義成功更讓他們興奮了。
不過他也知道現在不是高興的時候,當務之急還是要迅速發動武昌起義才行。
原本武昌起義的發動時間還沒有到,但現在已經暴露了,就不得不發動武昌起義了。
而且有了主播的廣而告之,想必整個武昌城的人都聽到了。
這對他們發動武昌起義有極大的好處,可以獲得更多的支持。
在場的革命黨人早就等蔣翊武這句話了,當即紛紛揮臂呐喊,開始行動起來。
“密議後,幾人分開搞彈藥,通過各種方式弄來6盒150發子彈。”
“當晚,工程營一個叫陶啟勝的排長查房。”
“陶啟勝見金兆龍不睡覺還在擦槍,便大喝道,你要造反嗎?”
“金兆龍早就等著這一刻了,隨即站起來說,你說老子造反,老子就造反,夥計們還不動手,更待何時,說罷就與排長陶啟勝打成一團。”
“隨後,一個叫程正瀛的士兵向陶啟勝開槍射擊,這一槍就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槍。”
“聽到槍聲,熊炳坤衝到室外,又連放三槍作為起義信號。”
“隨後,熊炳坤帶著工程營的數十人趕往楚望台軍械庫。”
“當時的楚望台軍械庫裡儲有數萬槍支,子彈數10萬發。”
“如此要地,幾十個人顯然是拿不下來的。”
“不過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守衛軍械庫的士兵主動打開了大門,表示我們也支持革命。”
“取出軍械庫內的彈藥後,工程營幾十人集體朝天放槍,這一連串的槍聲驚動了武昌城內其他軍營的革命黨。”
“雖然起義領頭人這會都不在,可是先前的謀劃早已布局好,蔣翊武的手令也基本上已經送到各營,大家隻是等待那第一聲槍響而已。”
“既然第一槍已經打響了,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
“很快,各營革命黨人紛紛趕到楚望台軍械庫取彈藥,總計3000人。”
“先前湖廣總督瑞澂為了省事,把新軍的武器彈藥統一鎖放到楚望台軍械庫。”
“但不想這個看似英明的決定,反倒在客觀上讓起義部隊不約而同的聚攏在了一起。”
湖廣總督瑞澂:連守衛軍械庫的士兵都支持革命,也怪不得武昌起義能夠成功。
他雖然知道清政府的滅亡已成定局,但看到革命黨人有這麼多人支持,他明白自己負隅頑抗是沒用的。
就在他準備有所行動之際,手下匆匆忙忙闖進來,稟報武昌起義已經爆發了。
他臉色平淡,無喜無悲,仿佛早已經預料到武昌起義會提前爆發。
湖廣總督瑞澂:你去告訴蔣翊武,就說我投降了。
手下愣了一下,不過很快就回過神來,臉色微喜的衝出去找革命黨人了。
“不過雖然這時候參與起義的人很多,但其中卻沒有高級軍官,中層軍官也沒有。”
“大家相互望去,看到一個叫吳兆麟的連長,於是吳兆麟便被眾人推舉為臨時總指揮。”
“吳兆麟火速上任後,並做出如下部署。”
“指揮部設在軍械庫南端,以兩個排守衛軍械庫和指揮部。”
“以一個隊奪占中和門迎接城南炮隊入城,派數人向通湘門、中和門一帶偵查敵情。”
“並切斷敵人的電話線,派人分頭遞信,催促武昌城北還沒有起事的各營響應,另留一支預備隊在軍械庫北端集結待命。”
“駐守城北的第21混成協輜重隊、工程隊和炮營收到消息後,本打算就近從武勝門入城。”
“但眾人沒有彈藥,連守衛城門的消防隊都打不過。”
“隻好繞了一大圈,由通湘門和中和門入城。”
“該來的都來了,起義軍隨即兵分三路進攻湖廣總督衙門和第八鎮司令部。”
“進攻期間,第八鎮統製張彪指揮清軍頑強抵抗,以致攻打總督府變成了一場血戰。”
“為了減少傷亡,起義軍在總督衙門附近放火。”
“引導蛇山與中和門附近的炮兵向火光處放炮攻擊,頓時擊垮了清軍的抵抗意誌。”
“湖廣總督見勢不妙,令人打破都署後牆,從長江坐船逃走。”
“張彪聽說湖廣總督跑了,無心戀戰,也帶著人馬退出武昌。”
“如果湖廣總督和張彪不跑,戰鬥估計還得打上一兩天。”
“但兩人倉促逃走後,被甩在城裡的清軍士兵群龍無首,鬥誌全無,隻好投降了革命黨。”
“1911年10月11日上午,武昌城頭飄揚起一麵鐵血十八星大旗,宣布武昌起義勝利。”
“第二天,起義軍乘勝追擊,渡過長江,接連光複漢陽和漢口。”
“至此,武漢三鎮光複。”
張彪:總督大人都投降了,那我也投降吧!
聽到手下稟報從總督衙門傳出的消息,他深深歎了口氣,隨機也心安理得的投降了。
在得知清朝滅亡已成定局時,他就在思索今後的退路。
畢竟清王朝滅亡後,他也要為自己做打算,想著如何在動蕩中保留自己的權勢。
從主播口中得知武昌起義成功之際,他就已經有了想要投降的想法。
現在得知總督大人都投降了,那他自然也沒有什麼好抵抗的。
想到此處,他隨即派人去通知蔣翊武,他要代表第八鎮投降革命黨。
“但還是那個老問題,當起義軍掌控局麵後。”
“大家左看看,右看看,事先製定起義計劃的領導人,現在一個都不在武昌。”
“文學社社長蔣翊武在先前的大搜捕中逃脫,這會誰也不知道他在什麼地方。”
“孫武先前因被彈藥炸傷,這會還在醫院治療,劉公此時也不知道在哪裡。”
“參加起義的人中,最大的官依舊是連長吳兆麟。”
“這種分量明顯壓不住場,也無法激發武漢市民支持革命。”
“所以起義軍接下來隻好另找大人物出任都督組建湖北軍政府,一開始大家決定推舉湖北諮議局議長湯化龍。”
“湯化龍是湖北立憲派領袖,在當地頗有些聲望。”
“如果湯化龍能夠同意當然很好,但湯化龍擔心萬一朝廷反撲,自己會被誅九族,便婉言謝絕。”
“見湯化龍不乾,起義軍又找到第21混成協協統黎元洪。”
“按照流傳的說法,黎元洪是被起義軍從床下拖出來,強行推上都督之位的。”
“不過,最近也有人考證過黎元洪床下都督的說法源自民國初年的戲說。”
“起義發生時,黎元洪確實惶恐過、抵觸過,也親手殺死過一名革命黨士兵。”
“在恐慌情緒的影響下,黎元洪躲到了參謀劉文吉的家中。”
“但當起義軍總指揮部派人來請他後,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出任了都督。”
“事實證明,推舉黎元洪做都督是相當正確的決定。”
“畢竟是旅長級彆,全國也沒有幾個。”
“據曆史記載,當第一份《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黎》布告張貼於武昌街頭時。”
“到處擠滿了圍觀群眾,不識字的人請識字的人念給他們聽。”
“武昌街頭巷尾可謂是萬頭攢動,群情激奮。”
“受此影響,一些隱匿逃竄的軍官紛紛出來表示願意歸附軍政府。”
蔣翊武:兄弟們,我們衝,勝利就在眼前。
就在蔣翊武帶領著眾多革命黨人發動起義之際,湖廣總督瑞澂和第八鎮統製張彪派人傳來投降的消息。
得知還沒有和敵人交戰,對方就投降認輸了,蔣翊武等革命黨人瞬間歡呼一片,欣喜若狂。
他們原本還以為會經曆一番苦戰,沒想到湖廣總督瑞澂和第八鎮統製張彪直接投降了。
激動過後,蔣翊武很快做出部署,率領著大隊伍去接受湖廣總督瑞澂和第八鎮統製張彪的投降事宜。
不過蔣翊武也沒忘了把武昌起義成功的消息散布出去,讓眾人在彈幕上發布勝利的消息,以便迅速讓各省的革命黨人得知這一喜訊。
“之後幾天,各省雲集響應。”
“10月22日,長沙新軍起義,湖南巡撫逃走,湖南獨立。”
“同一天,西安新軍起義,宣布陝西獨立。”
“10月23日,革命軍在九江發動起義,建立革命政權。”
“七天後,江西全境宣布獨立,吳傑章出任江西都督。”
“10月29日,太原新軍士兵起義,山西獨立。”
“10月30日,蔡鍔率領雲南新軍發動起義,雲貴總督被禮送出境。”
“11月3日,上海獨立,陳其美被推選為都督。”
“11月4日,貴州巡撫主動辭職,貴州獨立。”
“11月5日,浙江革命軍攻入巡撫衙門,生擒浙江巡撫。”
“同一天,江蘇巡撫在蘇州宣布反正,被推舉為江蘇都督。”
“隨後,江蘇、浙江革命軍組成江浙聯軍攻打南京。”
“兩江總督逃跑,江南提督兵敗,退走徐州。”
“11月7日,廣西巡撫效仿江蘇巡撫宣布廣西獨立,並被推舉為廣西都督。”
“11月8日,安徽各方人士請求巡撫響應起義。”
“巡撫最初不同意,後在袁世凱的默許下又改變主意,宣布安徽獨立,就任安徽都督。”
“11月9日,福建新軍發動起義,閩浙總督拒不投降。”
“並率領駐防八旗與革命軍激戰,兵敗自殺,隨後第十鎮統製被推舉為都督。”
“同一天,廣東民眾要求兩廣總督宣布起義,一開始假意接受,被推舉為軍政府都督。”
“但隨後借機逃跑,胡漢民接任廣東都督。”
“11月13日,山東巡撫迫於壓力宣布獨立,被推舉為山東都督。”
“但十幾天後,在北洋軍的壓力下,山東又取消獨立。”
“11月27日,四川總督無力控製局麵,主動釋放原諮議局議長,並移交大權。”
各省的革命黨人聽到主播宣布一個又一個省份獨立,紛紛欣喜若狂,恨不得大乾一場。
從主播講述武昌起義成功的那一刻,他們各省的革命黨人就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
隨後,各省的革命黨人看到彈幕上蔣翊武等人的消息。
頃刻間得知了武昌起義已經提前發動,並且取得了成功。
這下子,他們完全坐不住了,也紛紛迅速行動起來發動武裝起義。
“四川的獨立,讓此前率軍入川的端方很尷尬。”
“為了籠絡人心,端方為每名士兵頒發銀質獎章一枚。”
“然而收效甚微,端方最終死於軍隊嘩變。”
“除了這些地區外,革命黨在東北、河南、甘肅、新疆也發動了起義。”
“其中東北、河南、新疆的起義失敗,甘肅起義反複多次。”
“直到1912年3月才迫使陝甘總督移交大權,成立甘肅臨時政府。”
“回看武昌起義,前後可以用一波三折來形容。”
“自始至終,充滿了偶然性和不確定性。”
“但就是這麼一場意外頻發的起義,卻讓清王朝這家百年老店最終垮台。”
“如果當時的清政府不搞什麼皇族內閣,不打破政治平衡。”
“即便武昌起義能夠成功,後麵也很難引起十五省響應起義的連鎖反應。”
“但當皇族內閣名單公布後,立憲派內部發生分化,許多人憤而倒向革命派,清政府也失去了統治根基。”
各朝古人看到彈幕上蔣翊武等人的消息,無不感慨萬千。
他們在傾聽主播講述武昌起義經過的時候,另一個時空的蔣翊武等人已經提前發動了武昌起義,並且也非常順利的取得了起義的成功。
相比於其他朝代的古人,晚清時期的老百姓則更為興奮。
蔣翊武發動武昌起義成功的消息,讓他們老百姓歡呼雀躍。
他們知道武昌起義的成功會極大的激勵其他省份的武裝起義,他們相信其他省份的起義也會像原先曆史那樣取得成功。
一旦各省相繼獨立,也就預示著清政府的滅亡進入了倒計時,而他們老百姓也將擺脫清政府施加的沉重的負擔。,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