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科學家的鼻祖
說起中國古代的科學家,首當其推的則是科學家的鼻祖墨子。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古代的科學家基本上是沿著墨子的道路前行的。
數年前,中國把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送上太空。
令人欣喜的是,墨子號代表了我國在全球量子通信科技領域的頂尖地位。
之所以會用墨子這一先秦思想家的名號來命名量子衛星,是有原因的。
量子的概念,最早源自現代科學對光的認識。
而人類曆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係統研究光學的學者,正是進行小孔成像實驗的先驅墨子。
墨子不僅是先秦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中國早期最重要的科學家。
同時還是中國軍事史上第一位鑽研軍事科技,利用科學原理研發大量重型武器的技術專家。
墨子是中國人民偉大創造精神在曆史上的傑出人物代表,用墨子的名號來命名大國重器量子衛星,確實恰如其分。
“之所以會出現百家爭鳴,從政治角度來說,是因為當時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
“所謂的顯學,是指當時處在熱點上的學說。”
墨子的弟子多達數百人,主要由城市平民和自耕農組成。
“儒之所至,孔丘也。”
墨子雖然是貴族後裔,但墨子出生時家庭早已破落。
“世之顯學,儒墨也。”
“戰國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學成歸來,不受韓國重用。”
“韓非子隻得退居家中,耗儘心血寫下了《韓非子》一書。”
“隻知道墨子有兩個特點,擅長防守、生活節儉。”
比起同時代的學派們,這個隊伍,每一個都如同戰士。
墨家,也從此成為了戰國時代,極為知名的戰鬥團體。
成員稱為墨者,有著嚴格到極致的紀律,甚至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而比起墨子的科學思想,墨子在當時更引起震撼的,當屬十大主張。
“墨之所至,墨翟也。”
墨子的科學思想在接下來的兩千多年裡,恒久閃爍著光芒。
“不是司馬遷看不上墨子,而是因為秦國統一後,墨家思想幾乎絕跡。”
“司馬遷頭疼的是,他找不到相關的資料,無從下筆。”
“可見,即使在戰國後期,墨家學派的影響力仍然不輸給同時期的其他學說。”
為了這個世界,墨子的一生都在布道。
然後從青年時代起遊曆各地,拜入儒學門下,卻終於搖身成了叛逆者。
“韓非子是法家代表,在他看來,在他所處的時代,隻有儒家和墨家才稱得上是顯學。”
儘管如此,墨家子弟赴湯蹈火的精神,依然演繹出無數激動人心的故事。
“可惜的是秦始皇統一七國,儒家、法家、道家仍然存在,墨家卻絕跡了。”
“太史公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為儒家、道家、法家代表人物都立了傳,唯獨沒有給墨子立傳。”
甚至帶領著墨家的子弟,投入一次次戰鬥,用戰鬥的方式去製止戰爭。
“在書中,韓非子認為。”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尊天、事鬼、非樂、非命、節用、節葬。
“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百花齊放,是中國哲學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
“司馬遷搞不清楚墨子的出身,也很難說清楚墨子所處的時代。”
“周天子原來的那一套不管用了,許多士人謀求建立新的社會規則,進而形成了諸多學說。”
墨子不但一生都在與儒家辯論,更拉起奇特隊伍。
每一個,對於征戰殺伐成習慣的戰國時代,都是耳目一新。
徐光啟:墨子,是一個思維領先於當時時代的人。
出身平民的墨子,曾做過牧童與木工。
墨子所追求的,就是這樣一個沒有戰爭,崇尚節儉,甚至不會有音樂亂人心智的世界。
更是介入到戰國時代的各種紛爭裡去,更不停被秦楚各大國的政客們所利用。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像他這樣的中國古代科學家,確實沿著墨子的道路在走。
墨子的宇宙觀念,極限、切麵的數學觀點,還有對於作用力等物理理念的探索,影響都無比深遠。
甚至,在墨子的身後,追求兼愛的墨家。
“在百家學說中,最出名、影響最大的學說有四個,即儒墨道法。”
不過相比於這些思想主張,墨子的科學思想更為超前。
儘管墨家的思想,在戰國之後逐漸隱沒。
但其科學的火花,依然不停照亮前路。
“墨子是平民出身,年幼時曾學過木工。”
“墨子在製造器械方麵的本領,甚至超出了魯班。”
“墨子原本是儒家弟子,後來他覺得儒家思想改變不了這個世界。”
“於是自創一派,開辟墨家思想,並且廣收弟子。”
“墨家學派和其他學派有一個本質的不同,那就是他們實在太簡樸,類似於苦行僧。”
“眾所周知,孔子、孟子以貴族自居。”
“他們出門,後麵車馬排成排。”
“而墨子四處遊學,身穿布衣草鞋,和儒家截然不同。”
“兼愛,非攻,這是墨家思想中最核心的四個字。”
“墨子剛創建墨家學派的時候,或許並不起眼。”
“在龐大的儒家學派麵前,墨家學派最初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但隨著墨家的弟子越來越多,儒家開始緊張了。”
“孟子在詳細研究過墨家思想後,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墨家學派的言論太可怕,如果不加以製止,將來天下就是他們的了。”
“可見墨家學派的崛起,對儒家的威脅之大。”
“孔子創建了儒家學派,墨子則創建了墨家學派。”
“儒墨之間的碰撞,才是戰國時期最偉大的思想碰撞,是正負兩極的碰撞。”
“孔子自詡貴族,擁護傳統的等級製度。”
“而墨子自詡平民,追求兼愛的新社會秩序。”
“孔子養尊處優,隨從數百人。”
“墨子粗茶淡飯,甘願做個苦行僧。”
“孔子主張動口不動手,墨子則是一名防守的戰士。”
“孔子認為一切手工都是奇巧淫技,而墨子則是一位機械大師。”
“孔子和墨子,是價值觀的兩極,注定不能和解。”
“儒家學派一向注重理論,而墨家則注重埋頭苦乾。”
王陽明:墨子的兼愛非攻思想,其實也是一種俠義精神。
墨子在遊學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係。
在愛這個問題上,墨家與儒家有很大差彆。
墨子明確地指出,人間的禍亂皆起源於人與人的不相愛。
臣子不愛君王隻愛自身,因而損害君王的利益使自己得利。
小偷隻愛他自己的家而不愛他人的家,因此偷竊他人的家來使自己的家獲利。
依此類推,國家之間的戰爭也是由於人與人之間的不相愛,因而攻占他人的國家來使自己的國家得利。
既然人與人的不相愛是人世間各種災禍的源頭,那麼隻要人人都能做到兼愛,必然可以構建的和諧理想社會。
墨子要求的兼愛顯然是一種拋開等級觀念的無條件和無差彆的愛,同儒家以禮為原則的仁愛是大相徑庭的。
墨家和儒家思想上的差彆,也是導致兩者矛盾的根本。
說到俠,通常的感受是俠肝義膽的英雄形象。
然而,有關俠的具體思想卻是由墨子最早進行規範的。
墨子的俠義精神體現於,為了實現天下大公而赴湯蹈火的獻身精神。
對社會的道德責任感,儒家的本質都是濟世救民。
但是君主不肯任用,便隻好獨善其身了。
墨子的態度,比儒家更為積極。
墨子兼愛天下,肯為天下大眾而犧牲自己。
相較於墨家,儒家來得更為圓滑。
也正因如此,墨子的社會責任感是其俠義精神的體現。
兼愛和非攻,共同建構成為墨子心懷天下、堅守正義的俠義胸懷。
不得不說,墨子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確實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