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全本免費閱讀
第326章 縱橫家鬼穀子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
縱橫家正是這一思想紛爭下的產物,鬼穀子是縱橫家的代表人物。
縱橫家在當時的影響非常巨大,曾經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熄的影響力。
縱橫家的活動足以影響到天下的統一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在當時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鬼穀子一生並未為哪一個國家效力,未曾參與到政治中。
但是因為他的教授,他的徒弟們在戰國時期投身到各個國家的政治當中,為各個國家效力。
他的徒弟們幾乎組成了戰國時期的精彩曆史,出將入相,呼風喚雨,名流千古。
他們用鬼穀子傳授的道家絕學、兵法韜略和縱橫辯術在各諸侯國攪動風雲,左右著戰國亂世的政局。
鬼穀子所著的《鬼穀子》一書,自古以來被人們稱為曠世之奇書,是亂世之中產生的哲學。
作為中國古代外交經驗和技巧的集大成之作,《鬼穀子》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其思想亦深深影響後世。
“他通曉古今,可以預測未來,與孔子和老子齊名。”
“他桃李滿門弟子名震列國,堪稱千古第一奇人。”
“鬼穀子,彆名禪,王禪,道號鬼穀子,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
“他是縱橫家的鼻祖,被後世稱為謀聖。”
“據說其隱居在雲夢山鬼穀,故自稱鬼穀先生。”
“他被上天賜予通天徹地的智慧,所以他通曉古今,可以預測未來。”
“鬼穀子的一生雖然沒有入世,一直隱於山林之中著書立說。”
“但他的弟子卻是眾多,傳言有五百弟子。”
“而鬼穀子的五百弟子中,為人熟知的無疑是被稱為鬼穀四友的蘇秦、張儀、龐涓和孫臏。”
“由此可見,鬼穀子堪稱戰國風雲時代的幕後總策劃師,左右天下局勢。”
“他一生未曾出山,卻能將戰國攪動得翻天覆地,這一切還要得益於他的弟子們。”
“他們掛六國相印,毀合縱之盟,迫強秦遷都,滅魏國武卒。”
“後世更是稱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隻要鬼穀弟子一出山,中原局勢就要為之一震。”
“鬼穀子門下最出名的四位弟子,鬼穀四友。”
“相愛相殺師兄弟孫臏和龐涓,都是鬼穀子最出息的門生。”
“魏國軍隊在龐涓的正確指揮下擊敗了三國聯軍,致使魏國成為戰國時期唯一一個同時擊敗趙、齊、秦的國家,孫臏則是讓齊國成為戰國霸主。”
“明明師出同門,兩人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劉徹:鬼穀子作為縱橫家的鼻祖,其曆史地位依然可以和孔子、老子相提並論。
鬼穀子的主要思想都在《鬼穀子》一書中多有體現,他的著作稱得上曠世奇書。
正因如此,被曆代列為禁書。
鬼穀子所創立的縱橫家,堪稱戰國時代最耀眼的門派。
史記中,為先秦諸子列傳,其中縱橫家的比例最大。
縱橫家是指一個獨特的謀士群體,可稱為中華曆史上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
後世把春秋和戰國作為東周王朝的兩個時代的名稱,前者因為《春秋》,後者則因為《戰國策》一書。
而《戰國策》恰恰就是突出表現了縱橫家思想,反映了縱橫家的人生觀。
後世也對縱橫家學派給出了高度的評價,由此可見縱橫家學派的影響力。
總攬整個戰國時代的曆史可以發現,縱橫家的舞台和市場都是很大的,一般攪動風雲的人都出自於縱橫一派。
由此可見,作為縱橫家鼻祖的鬼穀子被稱為謀聖,絕非浪得虛名。
以鬼穀子為首的縱橫家學派,它的中心思想就是如何通過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等技巧實現既定的目標。
簡單理解,就是如何去說服彆人來實現自己需求。
縱橫家是以一個國家切實的政治需求為目標出發,然後在各大勢力之間進行穿梭。
通過對政治需求的達成來對對手進行迷惑,或者是對自己的國家進行利益收割,這就是縱橫學派對於謀略的體現。
縱橫家智謀是春秋戰國時期特定的國際形式的產物,其興也快,其衰也速。
在高祖皇帝建立了大一統的大漢帝國以後,縱橫家智謀就很難再有用武之地了。
“戰國紛爭,因魏惠王戰事需要廣招天下賢才。”
“所以龐涓學業未成就拜離了鬼穀子,早早下山大展宏圖去了。”
“初入魏國,龐涓因治軍有數,加上是鬼穀子門下。”
“名氣大、聲望高,很快就被委以重任。”
“隨後在麵對趙、韓、秦三國的討伐書時,更是一路高歌。”
“節節戰退三國聯軍,最後打得三國同時和魏國簽訂結盟條約。”
“龐涓也因此升至大將軍,統帥全國的兵馬。”
“不過,龐涓並沒有因此得意忘形,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同門師弟孫臏才是那個讓他瑟瑟發抖的對手。”
“後來得知孫臏下山的
消息後,龐涓名義上派人將孫臏請到魏國共事,實際上卻是為了監視孫臏的一舉一動。”
“孫臏來到魏國後,逐漸得到魏王的器重。”
“龐涓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決定先下手為強。”
“捏造罪名汙蔑孫臏,導致孫臏被砍去雙腿,臉上也遭刺字毀容。”
“不解氣的龐涓甚至為了檢驗孫臏是否裝瘋,逼其吃豬糞。”
“龐涓之所以不乾脆直接殺了孫臏,是想讓孫臏成為一個活著的廢人,看著自己功成名就。”
“其次就是想得到《孫子兵法》,受儘折磨的孫臏在齊國使者的暗中幫助下才得以逃亡齊國。”
“按理說,孫臏和龐涓本是師出同門,可龐涓為何執意要加害於孫臏呢?”
“孫臏是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後人,就是《孫子兵法》的作者,其家世要比龐涓高。”
“《孫子兵法》在當時是天下第一兵書,龐涓下山前懇求師傅將《孫子兵法》傳授給自己,但師傅卻把兵法傳授給了孫臏。”
“由於出身卑微加上師傅偏心,心生怨恨的龐涓便把這些怒火都發泄在了孫臏身上。”
“然而,以聖人著稱的鬼穀子真的會偏心嗎?難道不是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華和智慧嗎?”
“相傳鬼穀子給師徒二人出過一道題,問誰有辦法能讓他從屋子裡走出去。”
“龐涓威逼、水淹、火攻,鬼穀子都不為所動。”
“而一直沒有說話的孫臏突然開口,我沒有辦法讓老師走出去,卻有辦法讓老師走進來。”
“鬼穀子下意識站到了屋外,想看看孫臏會用什麼辦法。”
“而此時孫臏臉上卻露出了笑意,老師你已經站到外麵了。”
“由此可見,孫臏總是能打破常規,換一個角度看待問題,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鬼穀子提出這道題時,心裡堅定的設置了牢固的防線。”
“他們一定會拚命讓我出去,隻要我不出去,我就贏了。”
“然而令他萬萬沒有想到,孫臏將這道題改成了如何讓老師進來。”
“這一瞬間打破了固有思維,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孫臏與龐涓雖為同門,但是出身地位、目光才智、思維格局都有著天壤之彆。”
“龐娟本是心胸狹隘之人,這也注定了二人相愛相殺的命運。”
嬴政:鬼穀子告誡龐涓說遇羊而榮、遇馬而瘁,沒想到最後還是應驗了。
世人最美最快樂的時光,無疑都是在求學時代留下的,那時候的友誼也是最真實的。
龐涓和孫臏都是在鬼穀門下學習的弟子,兩個人也是這時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龐涓心懷大誌,想要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
在學習了三年後,想要離開鬼穀子。
老師看龐涓的心早已飛向了朝堂和疆場,也就不再挽留。
作為老師也是擔心學生的,就讓龐涓到穀中去采朵花,給他占卜一下。
龐涓來到穀中,采摘了一朵小花,可心中覺得這小花無法體現自己的氣量,就放在袖子裡麵,回去告訴老師穀中沒有花。
鬼穀子看見龐涓回來,告訴弟子做人不該騙人,騙人的人最後也會被人所欺騙。
於是龐涓就把袖中的野花拿了出來,鬼穀子也給弟子進行占卜。
此草花一開十二朵,意味著將來有十二年的榮華富貴,而現在豔陽高照,將許多花都被曬得枯萎了,鬼字旁伴著委,你發跡的地方一定是魏國。
龐涓心中竊喜,言明將來發達了一定會將老師接來一起享福。
鬼穀子畢竟是老師,害怕自己的這位學生最後走向歧途。
讓龐涓記住遇羊而榮、遇馬而瘁這句話,將來就不會有性命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