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陰陽家鄒子(1 / 2)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全本免費閱讀

第328章 陰陽家鄒子

在諸子百家中,陰陽家的創始人是鄒子。

陰陽家存在時間雖短,但其學說貫穿整個中華曆史。

鄒子總結春秋戰國之前的五行說和陰陽說,將二者融合一起,形成對後世影響巨大的陰陽五行思想。

漢代以後,陰陽家作為一個學術流派逐漸消失。

但陰陽五行學說的思想,卻被儒家與道家進一步發展吸收。

陰陽五行學說,以如今現代人的價值觀來看,自有其糟粕迷信的一麵。

不過,它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是古代中國人認識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

“他是戰國時代的超級偶像,列國爭相追捧。”

“他是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目光放眼世界。”

“鄒衍,戰國末期齊國人。”

“因他儘言天事,當時人們稱他為談天衍,又稱鄒子。”

“鄒衍將前人的經驗總結起來並發揚光大,提倡陰陽五行學說,成為陰陽家學派的創始人。”

“鄒衍曾遊學稷下學宮,以學問揚名於齊。”

“到魏國,受到魏惠王出城迎接的尊敬。”

“到趙國,平原君待之以賓主之禮。”

“到燕國,燕昭王親自為他在前麵掃塵,聽他講學,執弟子禮。”

“與孔子周遊列國處處碰壁、風餐露宿的待遇相比,鄒衍堪稱戰國時代的超級偶像。”

“而其創立的陰陽家,不僅被司馬遷稱為稷下學派諸子百家之首。”

“而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談六家要旨》中也把陰陽家放在了首位。”

“由此可見,陰陽家的地位和影響力。”

“不僅於此,日本風靡一時的陰陽師也是起源於先秦的陰陽家學派。”

“日本在唐朝時期向中國派遣遣唐使,將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學習而去,陰陽師開始逐漸流行於日本。”

“不僅日本百姓從陰陽師那裡獲得艱苦生活的安慰,而日本天皇也從陰陽師那裡獲得精神上的安寧和社稷上的保障。”

“在日本蒙昧時期,陰陽師甚至是整個國家的精神支柱。”

“所以陰陽家不僅在中國,也在日本具有極高的影響力,並流傳至今。”

“而以鄒衍為首的陰陽家學派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思想核心就是依靠陰陽五行為核心的五德終始說和大九州說。”

莊子:巧言善辯並非長久之事,公孫龍就是一個例證,終究是被鄒衍斷了生計。

巧言善辯能夠逞一時之能,背後卻讓人唾棄和反感。

那些一味靠巧言善辯為進身之計的人,終究逃脫不了被冷落的命運。

公孫龍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本來屬於平原君豢養的門客。

因為公孫龍善於作白馬非馬的辯論考證,平原君尊他為座上賓。

因此公孫龍自然認為自己要高出他人一頭,於是就開始利用自己巧言善辯來施展自己的才華。

鄒衍途徑趙國,平原君請他與公孫龍就白馬非馬這一觀點展開辯論。

這本來也是一個荒謬的辯題,鄒衍立即拒絕與公孫龍辯論,並闡述了自己觀點。

鄒衍認為,所謂辯論,應該區彆不同類型,不相侵害。

排列不同概念,不相混淆。

抒發自己的思想和一般概念,表明自己的觀點,讓彆人理解,而不是困惑迷惘。

如此,辯論的勝者能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勝者也能得到他所追求的真理,這樣的辯論是可以進行的。

如果用繁文縟節來作為憑據,用巧言善辯來互相詆毀,用華麗詞藻來偷換概念,吸引彆人使之不得要領,就會妨害學問的根本道理。

那種糾纏不休,咄咄逼人,總要彆人認輸才肯住口的作法,有害君子風度,他鄒衍是絕不參加的。

鄒衍一席話贏得了在座人齊聲叫好,公孫龍從這以後就被平原君貶退了。

公孫龍的人品被鄒衍徹底揭穿,他單純倚仗的巧言善辯站不住腳了。

因為公孫龍的巧言善辯是一種不分是非的辯論,是荒謬的行為,導致彆人不願與之為伍,受到冷落也就成為必然了。

“所謂的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行。”

“所謂的終始,指五德的周而複始的循環運轉。”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古人認為,宇宙萬物就是由這五種基本物質構成的。”

“五行的行字,有運行之意。”

“故五行中包含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便是變動運轉的觀念,也就是相生與相克。”

“鄒衍最早把陰陽和五行概念結合起來,在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係統的陰陽五行生克學說。”

“黃帝之時是土德,因為木生土,所以代替黃帝所建的朝代夏朝就是木德。”

“因為金生木,所以代替夏朝的商朝就是金德。”

“因為火生金,所以代替商朝的周朝就是火德。”

“因為水生火,所以代替周朝的秦朝就是水德。”

“鄒衍常常以這個學說來為曆史變遷、王朝

興衰做解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