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亞聖孟子(2 / 2)

“河東遭饑荒的時候,也是按同樣的法子辦的。”

“其他的國君,可都沒有像他這麼為老百姓著想的。”

“但是,他們的百姓並沒有減少,他魏國的百姓也沒有增加,他不明白這是為什麼。”

“孟子比喻道,兩軍對壘,戰鼓剛敲響,雙方剛交戰,一方就棄甲而逃。”

“有個士兵跑了一百步才停下,另一個跑了五十步才停下。”

“逃跑了五十步的人譏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行不行?”

“五十步也好,一百步也好,都是在逃跑,都是一路貨色。”

“所以天下烏鴉一般黑,你魏惠王隻是沒有彆的諸侯那麼黑而已。”

“魏惠王死後,他的兒子魏襄王繼位。”

“孟子對這位新君印象非常不好,言明看起來就不像是一個國君的樣子。”

莊子:孟子空談仁政治國,缺乏實際操作性,不受各諸侯王待見也是情理之中。

魏國是孟子周遊列國的重要一站,這個曾經在戰國中前期屬於強國,可惜早已不複當年之勇。

對於孟子的到來,魏國國君魏惠王對此相當歡迎,希望孟子能幫助他實現國家複興,並積極征求他的建議。

對此孟子的對策是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賦稅。

並稱如果做到這些,那麼地方百裡而可以王,並進一步規勸魏惠王仁者無敵。

這套理論聽起來相當高明,沒有任何毛病。

然而,其既沒有分析出魏國為什麼會從強權轉向沒落,更沒有提出什麼重振國威的實際建議。

也許對於太平盛世的守成之君還算能錦上添花,但對於正處於危機中的魏國,可謂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在戰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戰國時代,僅僅隻是仁政根本就不可能無敵於天下。

至於土地百裡稱王的,也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更強的大國所吞並。

這和商鞅見秦孝公提出的富國強兵理論形成了鮮明對比。

更何況,魏國之前霸權時代的文武重臣也都是清一色的實乾家。

所以對孟子的治國主張,魏惠王由期望轉向失望也就不足為奇了。

大國魏國不能用其理論,孟子又嘗試著周遊到小國宋國去施展抱負。

孟子的大弟子就對此詢問宋這樣的小國,麵臨齊楚這樣的大國夾擊該如何自保。

對此孟子則認為要效仿商湯行仁政,並表示如果施行仁政則天下無敵,齊楚雖然強大也不用懼怕。

這話回答的確霸氣十足,一副視強國為糞土的豪邁氣概,但在現實中完全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對於宋國這樣的小國來說,還是蘇秦、張儀那套縱橫之術更有效果。

朝秦暮楚的操作雖然卑微,但對於宋國這樣的小國來說卻是真正生存之道。

孟子大概忘記了,宋國在春秋時期曾有個國君宋襄公,就是言必稱仁義,連打仗都要講仁義,最後戰敗身亡。

當時春秋的宋國國力還算尚可,尚且最後慘敗告終。

戰國時期已經淪落為三流國家的宋國要這麼蠻乾,恐怕隻會死的更快。

從這兩個事例可以看出,孟子的理論鄙視實用主義,推行理想主義,妄圖用仁政去治理國家,而不講究實際的對策。

這種完全沒有可操作性的理論,自然會被各諸侯國國君束之高閣了。

“孟子後來又去了齊國,當時是齊宣王在位。”

“齊宣王對孟子那一套王道和仁政不感興趣,於是推脫寡人有疾。”

“此外,齊宣王告訴孟子不喜歡儒家那一套教化百姓的先王之樂,就喜歡聽世俗的靡靡之音。”

“總之,他覺得孟子說的那一套都挺好。”

“但是他這人毛病多,施行不了。”

“對這麼一個不求上進的國君,孟子也有一套說辭。”

“如果有人向大王報告,我可以舉起三千斤重,但是舉不起一根羽毛。”

“我可以看到秋天鳥的細毛,但是看不到一車柴火,大王肯定不會相信這種鬼話。”

“舉不起一根羽毛,是因為不肯舉。”

“看不到一車柴火,是因為不肯看。”

“不實行仁政也是一樣,是不肯乾,而不是不能乾。”

“當時,所有的諸侯國都在變法圖強。”

“各路諸侯也都是崇尚霸道,熱衷於富國強兵,開疆拓土,講求實際功利。”

“但孟子推崇的是省刑罰、薄稅賦,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的仁政。”

“對於國君普遍關心的攻城略地,孟子極為反感。”

“孟子曾說善於打仗的人,要給予最重的刑罰。”

“唆使諸侯拉幫結夥打仗的,要給予次一等的刑罰。”

“強令百姓墾荒種地的,要給予再次一等的刑罰。”

“孟子主張學習堯舜禹那一套,在紛爭的春秋戰國時期根本行不通。”

“雖然政治上不是很得意,但是孟子的名氣卻越來越大。”

“在遊曆過程中,雖然孟子受到了列國的尊崇和禮遇,待遇比孔子那時候也強多了。”

“可是孟子的思想基本沒有被哪個國君推行,因為實際上完全做到仁政是很難的。”

“經過二十幾年的遊曆,沒有啥實際成果。”

“於是孟子歸隱故土,和弟子們著書立說,寫成了《孟子》一書。”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名句,都是出自《孟子》一書。”

“宋代大思想家朱熹把《孟子》,以及《論語》、《中庸》、《大學》並稱《四書》。”

“《四書》是儒家思想的靈魂,也是科舉考試必考的內容,也將孟子的地位推向了高峰。”

“孟子成為儒家思想的代表,開始以孔孟並稱。”

“到了元朝,更是追封孟子為亞聖公,亞聖之名便成了孟子的代稱。”

嬴政:孟子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以致於一生都未能施展抱負也就不足為奇了。

孟子對國君普遍缺乏應有的禮數,和國君對其的尊敬禮待形成了鮮明反差。

總體而言,各國國君對於孟子都是相當尊敬優待,即使他們對孟子的主張思想不予采納。

比如齊宣王,拜孟子為客卿,出門時安排隨從數百人,待遇是沒得說了。

然而,一次齊宣王派人請孟子次日上朝議政。

孟子推說自己有病,不能上朝,結果第二天卻跑去彆人家裡吊喪。

世人認為孟子不應該如此對待齊宣王,但孟子卻壓根不以為然,還認為自己才是最尊敬齊宣王的那一位,因此不必拘於小節。

此外,孟子有時麵見齊宣王一言不發掉頭就走,還說自己是在磨磨齊宣王的性子。

儒生認為這是孟子不畏君權、極具風骨的表現,但其實不然。

自古以來中華都是一個禮尚往來的社會,孔子本人也很重視禮。

且不說是國君,哪怕是一個對你優待尊重的普通人,也應該以禮還之。

但孟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擺出名士派頭,給國君們難堪。

這也是遇上了齊宣王這樣寬宏大量的國君,還有尊重士人的戰國時代大背景。

要是放在他大秦,他肯定不會給孟子好果子吃。

孔子重禮,孟子好仁。

但在禮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