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全本免費閱讀
第340章 藥聖李時珍
在中國古代醫藥領域,李時珍被尊為藥聖。
不僅因為他的醫學造詣和著作的偉大,更是因為他對中醫藥學的堅守和推動。
《本草綱目》是李時珍終其一生的心血結晶,也是中國醫藥史上的一部偉大著作。
《本草綱目》不僅在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世界醫學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通過《本草綱目》,他將中國傳統醫學的智慧和經驗傳播到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於中醫藥知識。
他的巨著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對世界醫藥學的發展都起了重大的推進作用。
“1518年,明武宗正德十三年,李時珍生於湖北。”
“其祖父是草藥醫生,父親李言聞是當時名醫,曾任職太醫院。”
“當時民間醫生地位低下,生活艱苦,其父不願李時珍再學醫藥。”
“李時珍14歲時隨父到黃州府應試,中秀才而歸。”
“李時珍出身於醫生世家,自幼熱愛醫學,並不熱衷於科舉。”
“其後曾三次赴武昌應試,都沒有考中。”
“所以決心棄儒學醫,鑽研醫學。”
“23歲隨其父學醫,醫名日盛。”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李時珍38歲時。”
“因治好了富順王兒子的病而醫名大顯,被武昌的楚王看中聘請到王府,負責醫藥事物。”
“明嘉靖三十五年,李時珍又被推薦到太醫院任職,授予太醫院判職務。”
“任職一年,因看不慣太醫院的爾虞我詐,便辭職回鄉。”
“李時珍在太醫院任職的這段時間,積極地從事藥物研究工作。”
“經常出入太醫院的藥房及禦藥庫,認真仔細地比較、鑒彆各地的藥材,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同時還有機會飽覽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豐富典籍。”
“與此同時從宮廷中獲得了當時有關民間的大量本草相關信息,並看到了許多平時難以見到的藥物標本,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
“太醫院的工作經曆,給李時珍的一生帶來了重大影響,為編寫《本草綱目》打下基礎。”
“李時珍從太醫院辭官返鄉後坐堂行醫,致力於對藥物的考察研究。”
“在此期間,以自己的字東璧為堂號,創立了東璧堂。”
徐光啟:大明能有藥聖李時珍,這是大明的福氣。
要在一個領域做到前無古人的程度,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而李時珍卻做到了,藥聖就是對李時珍最大的認可。
李時珍的一生都貢獻給了醫學研究,他對醫術的態度是非常認真嚴謹的。
他認為藥材的可貴之處是可以治愈,但是也能害人。
因此要仔細觀察記載,不可有一分的差池。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的編修中,耗時長達近三十年的時間。
行遍萬裡路,詢問了數個人,親嘗了百草,才編修完這樣一部造福世人的巨作。
李時珍用了他畢生的精力完成了這樣一件事,期間即使是翻山越嶺,出入深山老林,都沒有因為路途艱難而放棄。
當時李時珍的年齡也不小了,邁著年弱的雙腳。
永不放棄的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他的弟子和兒子。
李時珍憑借其不畏艱苦的精神完成了這樣一部恢弘著作,對中華幾千年來藥物學做了總結。
不僅豐富了本草的知識,還糾正了過往的錯誤。
李時珍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不為名利的高尚品行。
李時珍作為一名醫術高超,學術知識豐富的名醫,放棄了達官顯貴的生活。
不追求名利,不貪慕虛榮,一心隻為解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
其中李時珍曾在楚王府為官,治好了楚王兒子的疾病。
李時珍拒絕了楚王的重金酬謝,隻認為救助他人乃是醫者之責。
如此高尚的醫者李時珍,不為名利,隻為治病救人的大愛精神值得他稱讚。
“李時珍在數十年行醫以及閱讀古典醫籍的過程中,發現古代本草書中存在著不少錯誤,決心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
“35歲開始編寫《本草綱目》,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參考了800多部書籍。”
“其間,從嘉靖四十四年起,多次離家外出考察。”
“足跡遍及湖廣、江西、直隸許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許多疑難問題。”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和生長的情況。”
“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複的解釋。”
“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
“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