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銜在從九品下,並不符合他的意願,所以不久他即辭官離去。”
“當時正是宗教壁畫盛行時期,尤其是東都洛陽寺觀極多,需要大量畫工從事壁畫創作,於是吳道子便去往洛陽。”
“他在寺觀的壁畫創作上顯示出驚人的才華,使他名聲變大。”
“吳道子一生創作勤奮,據他自己所述。”
“當朝拜相國時,每日做壁畫數十幅,做寺觀壁畫時,亦無時斷絕。”
“他曾奉詔在寶應寺牆壁上畫鬼神像,一夜間就畫成了,人們都稱讚他生而知之者上也。”
“天寶年間,吳道子因在長安、洛陽兩京廣泛布施佛道壁畫而名聲大噪。”
“他先後在洛陽和長安兩地寺觀作壁畫數百幅,其中最有名的有洛陽龍門山開鑿的幾座大石窟,在窟內塑像做壁畫,如釋迦摩尼講經圖等。”
“吳道子繪畫題材廣泛,無所不能。”
“他在繪畫藝術上繼承並發展了前人的傳統而有所創造,首創用雙鉤畫廊敷彩著色的辦法,被稱為吳帶當風。”
“用色明麗多變,非常和諧悅目,從而改變了前人以來青重於白的習慣作風。”
“因此獨樹一幟,變古象形畫出了美不勝收的效果。”
“他所畫的打粉白臉,青綠色眼窩的紅衣侍女,更使他成為美女畫家。”
“傳說曾命少女數千扮演蠻夷之人,須發顏色各不相同。”
“由於他具有卓越的繪畫才能和廣大的社會影響力,被後人尊稱為畫聖。”
王安石:曆史上的全才畫家本就鳳毛麟角,可吳道子還不滿足於此,首創了吳帶當風的畫法。
吳道子下筆非常迅疾,所描繪的線條,特彆的靈動與圓轉。
所形成的衣服形態,也特彆顯示著飄動的一麵,有一種輕飄飄的好像在風前被吹動著的感覺。
所謂吳帶當風,正是專門來形容他的這一特征的。
吳道子的藝術成就表現在很多方麵,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獨具風格的宗教畫和人物畫。
吳道子草根出身,他的宗教畫也具有濃鬱的世俗化傾向。
吳道子的這些宗教畫善於塑造人物特征,形象真實生動,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在當時影響很大。
相傳,吳道子得知某地強盜曾在夜間作惡不止,於是他便在強盜必經之路的牆壁上畫上一隻猛虎。
當晚強盜們路過此地,看見牆壁上的猛虎凶惡無比,誤以為是真虎,嚇得拔腿就跑。
這雖為傳說,但足以見得吳道子的畫是有多麼的生動逼真。
據說,唐玄宗一次夢見大鬼,正是專為人間鏟除妖孽的鐘馗。
唐玄宗夢醒後便叫來吳道子,向其描述夢中大鬼的模樣,並命吳道子把大鬼畫出來。
吳道子當即完成,唐玄宗驚歎和夢中的形象絲毫不差。
畫家若目睹實景,再現原貌已實屬不易。
而吳道子僅憑描述即可成畫,還竟與原貌分厘不差,此畫技可謂登峰造極。
“唐玄宗李隆基即皇帝位後,將吳道子召入宮中,民間畫工吳道子也就成了宮廷畫師吳道子。”
“吳道子原名道玄,入宮後為避唐玄宗的名諱,才改名道子。”
“初入宮時吳道子為供奉,後又被授予以博士的職銜,從此結束了他的浪遊生活。”
“後來又被晉升為寧王友,相當於從五品官的地位。”
“在這段時間,吳道子畫名如日中天,名震天下。”
“吳道子入宮之後,就主要在宮廷裡作畫,為皇室貴族服務,非有詔不得畫。”
“但也不完全如此,光是長安洛陽兩京一帶的寺觀裡,他就畫了三百多幅壁畫。”
“開元中,為將軍裴旻畫壁畫於東都洛陽的天宮寺。”
“隻要有酒有錢,他都儘量答應。”
“甚至夜間一手執蠟燭,一手進行作畫。”
“但他大部分時間,還是要聽從和跟隨皇帝。”
“開元十一年,吳道子受詔畫鐘馗像。”
“開元十三年,唐玄宗在山東封泰山時。”
“吳道子和另外兩位宮廷畫家跟隨而往,回經山西長治的金橋。”
“唐玄宗騎在名馬上,看到自己一行人浩浩蕩蕩,數十千裡,十分興奮,便下詔他們三人合作一幅畫《金橋圖》。”
“其中吳道子畫了橋梁、山水、車輿、人物、草木、鷙鳥、器仗、帳幕等。”
“天寶年間,唐玄宗想看四川嘉陵江山水的奇麗景色,就傳令吳道子去寫生。”
“吳道子複到蜀地遊覽一番,回來時唐玄宗問他畫在何處,他表示已經記在心上。”
“於是在大同殿上,吳道子憑借遊覽印象,嘉陵江三百餘裡山水,一天就畫完了。”
“傳說他畫嘉陵江水圖時,一日間風雨驟變,雷電齊鳴,仿佛山水躍然紙上。”
“他畫筆如神,畫一張絹畫隻需半天功夫,人稱吳帶當風。”
“吳道子繪畫創作能力很強,內容新穎彆致,構圖完整巧妙。”
李時珍:吳道子堪稱繪畫全才,山水、花鳥、橋梁、房舍等方麵無一不精,更是輕鬆征服當朝天子唐玄宗。
唐玄宗東封泰山回來時途徑金橋,道路兩旁軍隊肅穆,綿延千裡的景象十分壯觀。
吳道子和其他兩位宮廷畫家合作完成的《金橋圖》,獲得唐玄宗的讚譽。
當然了,真正征服唐玄宗的,還是吳道子當場作畫的嘉陵江水圖。
天寶年間,唐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遂命吳道子趕赴嘉陵江去繪畫。
到了嘉陵江,吳道子漫遊江上,縱目遠眺。
此地好山好水,一幕一景地掠過。
當時的體會與感受,便深深銘記在心上,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