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全本免費閱讀
第347章 棋聖黃龍士
隨著蘇晨講述一個個聖人,各朝各代很多古人發現了一點。
那就是在大家很多不重視的領域做到極致,也是可以封聖名垂千古的。
比如畫聖吳道子,樂聖李龜年,曲聖關漢卿,這些領域遠沒有詩詞領域受人重視。
在眾人感慨萬千之際,有一人頗為興奮。
他就是康熙王朝的圍棋第一高手黃龍士,在棋壇上被譽為一代霸主。
既然有畫聖、樂聖、曲聖,那是否意味著也會有棋聖?
正如黃龍士所猜測的,蘇晨很快就介紹起了棋聖黃龍士。
“黃龍士,字月天,江蘇泰州人,生於順治年代。”
“康熙朝圍棋霸主,棋風不拘一格,留下十局名局血淚篇,著《弈括》。”
“血淚篇為黃龍士授徐星友三子的十局棋局,為古代讓子棋的名局。”
“黃龍士天資過人,幼小時棋名已聞達四鄉鄰裡。”
“長大點後,父親就帶他到北京找名手對弈,從此黃龍士棋藝大進。”
“康熙三年黃龍士在門寧拜見杜茶村時,他的棋藝距國手還差一截。”
“第二次拜見杜茶村的時候,他已一躍成為國手。”
“黃龍士與在棋壇馳騁五十餘年久負盛名的盛大有下過七局,獲得全勝。”
“有名家說他下棋猶如淮陰用兵,戰無不勝。”
“在清初群賢爭雄的狀況中,黃龍士鶴立雞群,奪得霸主地位。”
“前輩大家周東侯,此時棋力亦在黃龍士之下了。”
“其他棋手見了他更是退避三舍,不敢與之較量。”
“人們將黃龍士尊為棋聖,足見其影響之大。”
“可惜黃龍士命不長久,剛到中年便撒手人寰了。”
“黃龍士具有獨特棋風,著子看似平淡無奇。”
“但寓意極深,對手不易察覺。”
“若敢於用強,他即隨機應變,出奇製勝,迫使對手相形見絀。”
“曾讓三子與徐星友對局,為雙方聚精會神之作,有血淚篇之稱。”
“黃龍士之弈,為有清一代弈家之正宗。”
“當時的圍棋名家吳清源大宗師,評價黃龍士棋力有十三段。”
“圍棋的起源很早,到清初至乾隆中期。”
“中國圍棋藝術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名手輩出,各領風騷。”
“少年黃龍士不滿足偏與一隅,為追求棋藝的發展,他立誌遍訪全國名家。”
“從康熙三年起,十三歲的黃龍士隨父走南闖北。”
“經過二上京城棋壇烽火的磨礪,黃龍士棋藝日臻上乘。”
“十六七歲時弈遍京師,所向披靡,戰績輝煌,被譽為常勝將軍。”
“十八歲時在京與馳騁棋壇五十餘年、久負盛名的領銜國手盛大有對弈。”
“七戰七捷,大獲全勝。”
“戰勝盛大有,標誌著黃龍士登上了清初棋藝的巔峰,奠定了黃龍士棋聖的地位。”
雍正:我大清推舉的十四聖人,黃龍士亦在其列,且是唯一的棋手,圍棋史上享此盛譽的唯獨黃龍士一人。
黃龍士自幼圍棋天賦極高,三四歲看大人下棋時,便不知不覺學會了圍棋。
難能可貴的是,黃龍士的父親比較開明。
並沒有強製黃龍士走科舉功名的道路,而是讓其走圍棋一道。
黃龍士父親見兒子在圍棋上有如此天賦,於是有心想讓黃龍士就走圍棋之路。
把家產變賣後,帶著黃龍士出外遍訪名師,其棋藝得以大進。
十三歲時,黃龍士已經在民間鄉野沒有了對手。
為了進一步提升棋藝,檢測其棋力的水平,黃龍士隨父來到京城北京。
那一年,黃龍士年僅十七歲。
據說黃龍士來到北京近郊的一家茶館喝茶,旁邊一桌幾個業餘高手正在對局,他就湊過去觀看棋手對弈。
看了數十著後,隻見執黑的一方陷入難局,就忍不住指點了一著。
果然,此著一出,黑棋滿盤皆活,形勢一下子翻轉過來。
執白的人沉思了良久,也苦無對策。
彆的棋手見了,就紛紛起哄,不服可以自己上來試試。
黃龍士聽了微微一笑,取出一大塊銀子拋在桌上作為彩頭,等待對方挑戰。
眾人見這錠銀子足有二三十兩重,成色極佳。
又見黃龍士弱不禁風,麵生得很,不像高手模樣。
於是個個都垂涎三尺,爭著要下第一局。
甚至為此吵得麵紅耳赤,不可開交。
黃龍士信心十足,乾脆讓大家一起上,每著都可以商量好了再下子。
眾人聽了心中大喜,立即一擁而上。
眾人為了贏得這錠大銀子,每下出一著,都是絞儘腦汁,冥思苦想。
黃龍士卻不慌不忙,一邊喝茶,一邊不假思索隨手應對。
下了數十著後,眾棋手已經黔驢技窮,棋局形勢已經滿盤受製。
此時這些自信滿滿的高手們,一時間安靜了下來,一個個麵麵相覷,全都沒有了主意。
經
此一事,初來乍到的黃龍士在北京城聲名鵲起。